一個村支書的兩場“戰鬥”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睿君 通訊員王文霞

深秋時節,秋風瑟瑟。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裡,修葺一新的小康屋在大山深處格外醒目,說起眼下的好日子,村民們個個對村裡的好書記——馬正明豎起了大拇指。

一个村支书的两场“战斗”

馬正明(中)在田間地頭查看中藥材長勢。

小關鄉地處積石山縣西南角,是全縣出了名的深度貧困鄉,而唐藏村更是小關鄉人口最多,貧困面較大的村莊之一,是全鄉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2004年,在外打拼十多年的馬正明看到家鄉父老鄉親的生活條件依然異常艱苦後,決定放棄留在城裡的機會 回到村裡擔任起了唐藏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

開荒築路、建房修渠、發展勞務……十幾年間,馬正明帶領群眾想盡辦法謀富路,一心一意奔小康。2018年年底,唐藏村實現了整村脫貧,貧困人口從2014年初的714人減少到現在的71人。

正當村民們沉浸在脫貧摘帽的喜悅中,一個噩耗從天而降——馬正明被臨夏州人民醫院確診為尿毒症,每週至少需要三次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這真是個晴天霹靂,沒想到我會這樣倒下來。”馬正明的心情瞬間跌入冰點,他覺得村裡雖說已經脫了貧,但是鞏固脫貧成果也很重要,“村裡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不能因為我個人的原因影響全村的工作進度。”

思前想後,馬正明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踏上一條一邊和病魔作鬥爭,一邊和貧困作鬥爭的道路。為了確保村裡的工作不被落下,馬正明總是在結束醫院的治療後第一時間趕回村裡,整理戶籍資料、收繳兩費、抓控輟保學、整治環境衛生……每項工作他都細緻安排,每件事情他都親身參與。

一个村支书的两场“战斗”

馬正明在查看自來水入戶情況。

今年3月開展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中,唐藏村村民高有布家的環境衛生狀況成了馬正明的一塊“心病”。“我跑了很多次,每次都耐心地開導勸說,讓他們注意衛生,可是收效甚微。”馬正明說。

一次次上門、一遍遍勸說,高有布一家終於被村裡這位“鐵支書”的工作勁頭所打動。他心裡盤算,馬支書的病情這麼嚴重,為了這點小事一遍遍地跑上門來,再不把房前屋後打掃乾淨,真的對不起馬支書。

在馬正明看來,打掃衛生雖然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能直接反映出村民們的精神面貌,“脫貧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物質上,更應該體現在精神上,只有村民們精神面貌好了,才能有十足的勁頭繼續奮鬥,實現長期穩定脫貧。”他說。

馬正明成為身邊其他幹部的“一面鏡子”。在唐藏村長期開展幫扶工作的縣衛生健康局幹部肖遠成眼裡,馬支書是個在工作上“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正是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帶頭作用,才使村裡各項工作都幹在了前面。

“唐藏村脫貧成效明顯,在短短几年內,他們由一個後進村變為一個先進村,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有一個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村級黨組織。”小關鄉黨委書記朱育昌說。

一个村支书的两场“战斗”

馬正明在群眾家中查看危房改造進展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