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村民挖防空洞發現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寶!送到北京去展覽

1969年,甘肅省武威縣境內,村民們正在挖防空洞。當一個村民,舉高鋤頭挖下去的時候,傳來了“叮噹”的脆響,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了過來,他們發現了一塊大青磚。

村民們意識到了,土層下有古建築,他們清理土層,不斷髮掘,發現了一個用大青磚砌成的牆體。整個牆體構造精密,青磚之間縫隙極小,村民們將牆體拆掉後,發現了一個古墓的墓室,也就是武威雷臺漢墓。

甘肅村民挖防空洞發現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寶!送到北京去展覽

村民們在前、中、後墓室中,發現了金銀製品、玉器、陶瓷、石器、銅製品,等文物231件,其中包括99件工藝水平極高的銅馬車儀仗俑。這麼一大批文物,究竟該怎麼處理,挑動了全體村民的心。當時,人們對文物的認識極為有限,文物換棉衣、食鹽、一丁點錢財的例子,並不少見。上交充公,村民們心不甘;但私下賣掉,也沒人有這個膽子。

因此,這批出自東漢年間的文物,被送到了大隊部,經過會計清點、登記之後,堆到了大隊倉庫,並對外封鎖了消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公社幹部以視察防空洞為名,找到了這批文物。並作了明確批示:文物誰也不能動;誰也不能賣;誰也不能毀。必須彙報上級單位,等得到指示後,統一處理。公社幹部得力的處置,使得這批東漢文物得到了保護,否則在那個年代,村民對陳舊文物價值估量偏差下,木質文物當柴燒都有可能發生。

甘肅村民挖防空洞發現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寶!送到北京去展覽

武威縣相關部門得到消息後,非常重視這批文物,工作人員親自用架子車將文物拉到了縣裡,並進行了上報。但這批大費周折,得以保全的文物,長時間內無人問津,沒有人認識到它們的實際價值。一個偶然的機會,考古學家郭沫若見到了銅奔馬,並將其定為稀世珍寶。除去人品上的瑕疵,郭沫若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他很真誠地說道:“這東西弄到北京一定會引起轟動,你們好好宣傳,我也幫你們走動走動,爭取在北京弄個展覽”。

在北京的展覽會上,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的銅奔馬,引起了人們由衷地讚歎。一匹身材修長的駿馬,騰空而起、奔走如飛;馬蹄下一隻龍雀,左右觀望、展翅疾飛。這種大膽地設計方式,既顯示了駿馬奔走如飛的風采,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展現了東漢工匠高超的鑄造手段。它被稱為“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

甘肅村民挖防空洞發現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寶!送到北京去展覽

1986年,“馬踏飛燕”評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馬踏飛燕”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目錄》。這個曾經架子車拉到武威縣的“小銅馬”,經歷無人問津的待遇後,最終成了甘肅省博物館的重寶,也成了國寶級文物。這個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公社幹部處理得當,文物得以保全;武威縣工作人員,用架子車將文物拉到縣城;郭沫若慧眼識珠,做出不懈努力。任何一個環節,都是“馬踏飛燕”成為國寶,必不可少的背後努力。

從“馬踏飛燕”構造的精妙,不難看到漢代對於“戰馬”,那種由衷地愛護與敬重。而這份對於“戰馬”的熱愛,換來了漢地的安寧,在“戰馬”的背上,曾經有著無數英勇的戰士,為這片河西走廊而揮灑熱血。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大地上,有著太多的傳奇,今天我們視之如故事,曾經漢軍用熱血在演繹傳奇。

甘肅村民挖防空洞發現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寶!送到北京去展覽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遣霍去病襲擊隴右匈奴,設置河西四郡。河西走廊位於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從這裡我們的先民走上了探索世界的道路,這片如今歸屬甘肅省的土地上,有著太多的傳奇與輝煌,它承載了華夏大國夢想的起源。甘肅省古稱“涼州”,“涼州”並不繁華,但它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說不出的厚重,一種飽經滄桑的沉重感,而這一切都是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支撐的。

甘肅村民挖防空洞發現一文物,郭沫若:稀世珍寶!送到北京去展覽

涼州這片土地,少了一份奢靡,多了一份沉重,這是一片有溫度的土地。它就像“馬踏飛燕”一樣,貌似平凡無奇,最初甚至無人問津;但細細的觀摩,那份沉重感可以直入人心,讓人心馳神往。上千年前,河西走廊溝通東、西,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時至今日,它仍然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樑;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條路更寬了、更廣了、更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