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繼位後,儘管千瘡百孔的明朝已經搖搖欲墜,但他還是想通過對內勤於政事,剷除閹黨,對外勵精圖治、厲兵抹馬來挽回局勢。然而,他最終無力無迴天,成為一個悲催的亡國君。
崇禎朱由檢能繼位原本就是一個“意外”。天啟七年,崇禎的哥哥“木匠皇帝”朱由校到西苑乘船遊玩,結果掉到水裡,雖然沒被淹死,卻因驚嚇落下了病根,後來飲用了尚書霍維華進獻的“仙藥”後,很快便臥床不起,過多久便一命嗚呼。由於朱由校當時沒有生下一兒半子,崇禎便這樣成了繼位者。
崇禎帝繼位伊始,就大力清除閹黨。在整個過程中,崇禎帝所展現出來的隱忍與果斷確實非同凡響,他先是麻痺魏忠賢及其黨羽,在魏忠賢試探性地遞交辭呈時,他一方面果斷回絕,另一方面極力誇讚魏忠賢對朝廷的巨大貢獻。
隨後,崇禎抓準時機先後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客印月及兵部尚書崔呈秀,奪回兵權,徹底孤立了魏忠賢。此時朝中的大臣們看到了形勢的轉變,於是紛紛彈劾閹黨集團,崇禎於是藉著海鹽縣的貢生錢佳徴彈劾魏忠賢十大罪狀的時機,把魏忠賢革職問罪,最後處死。其閹黨也是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朝中煥然一新。
根據史料記載,崇禎帝為了重振朝政,以身作則,做到了: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他宵衣旰食,光《罪己詔》都寫了六次,可最終也沒有迎來大明王朝的復興,因為崇禎隨後犯了兩大致使的錯誤。
第一錯——錯用身邊人。他重用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結果東林人士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使得剛有轉機氣象的朝政又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去了。
據史書記載,崇禎帝臨死前留下了這樣一道遺詔:“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其中諸臣誤朕這4個字道破了明朝滅亡的真正內因。
崇禎帝后來發現這些東林黨人能力確實很一般,並沒有真正解決內憂外患,於是再次啟用身邊的太監。結果再次形成宦官奸臣當道的局面。再加上崇禎性格急躁、剛愎自用,國勢一落千丈。
第二錯:處死袁崇煥。
明末袁崇煥算得上是三朝元老,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天啟七年,崇禎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同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崇禎於平臺召見袁崇煥,袁崇煥只一句就贏得了崇禎帝的歡心,4個字:五年復遼。為此,崇禎給了一項特權:尚方寶劍。於是崇禎搖身一變,成了東北地區和渤海灣部分地區的最高指揮官。
攝於袁崇煥的威名,清皇太極於是積極聯繫袁崇煥,聲稱願意“去帝稱汗”,積極尋求與明廷和議,但崇禎認為流匪不足為懼,一進議和一事被擱置了。後來清軍大肆入關報復,明朝也集中軍隊與清朝開戰。此後中原叛亂再起,明廷疲於兩線作戰。同樣,李自成攻入北京前,曾給崇禎明確表過態,只要明廷能封他作河南王,他可以馬上調轉槍口跟八旗開戰,但崇禎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崇禎二年十一月,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分別進入龍井關、大安口,袁崇煥聽聞後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但不久之後,遵化、三屯營都被後金軍攻破,後金軍越過薊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煥忙率兵護衛京師與後金軍鏖戰,經過艱難的戰鬥後,皇太極率軍撤退。
金軍退兵後,袁崇煥卻被治罪,原因是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有謀反之心。生性多疑的崇禎於是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處死了袁崇煥。
可以說,崇禎殺袁崇煥確實是自毀長城。
崇禎十七年月十八日晚上,李自成兵臨內城,宮中大亂。崇禎帝命人將太子等人送到外戚家中避難,之後傳旨讓後宮一應人等自盡。周皇后及中嬪妃、宮人都遵旨自縊,隨後崇禎先後砍死昭仁公主、砍傷長平公主。
第二天,見無一人前來護駕,崇禎長嘆一聲,與王承恩一起登上皇宮後的煤山,以發覆面寫下血書後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子槐樹上。王承恩隨後也吊死在旁邊的一棵海棠樹上。
兩天後,崇禎與王承恩的遺體被發現。李自成面對著崇禎帝的慷慨殉國的行為著實感動,於是便下令厚葬崇禎帝,但是由於崇禎沒有修陵墓,李自成只能將他和周皇后葬在田貴妃的墓中。在下葬前,李自成先將崇禎和周皇后的遺體放在東華門外,但前來哭祭的明朝臣子只有寥寥數人。李自成失望之餘下令將崇禎和周皇后葬于田貴妃墓中。
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後,順治帝當即下旨要以明帝王禮儀改葬崇禎帝,據《清世祖實錄》記載,清廷下令以禮改葬崇禎帝后,並營建思陵建築。
閱讀更多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