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开始学习一直很好,后面迷上游戏了老是玩手机怎么办呀?

剪辑狂魔琴



空灵刀哥


我身边也有个成绩非常好的孩子,也是突然疯狂迷上了游戏。别人家的孩子突然变成令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孩子,唉,真的是亲者痛仇者快!不过他妈妈急归急,但也没有表现得过于焦虑,也没有像祥林嫂一样逢人就唉声叹气,原本怎么对孩子的还是一如往昔。没有往死里打,也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没有像有些担心孩子打游戏饿坏的家长一样把他当宝宝伺候着。他妈妈本来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了,可令人惊讶的是高二的时候,这孩子突然不再玩游戏了,而是像疯狂玩游戏一样疯狂的学习起来,不得不佩服,最后他还是考上了比较理想的本科院校。有好奇的人问他怎么不玩游戏了,他说玩腻了。

这个算是比较幸运的例子,大部分玩物丧志的人都浪费了光阴,醒悟过来的时候年华老去后悔不已。手机里的世界充满了诱惑力,孩子本来好奇心就强,我们大人都人人手机不离手,何况是孩子呢?如果孩子小,家长还能用陪伴引导他们转移注意力;初中以上的孩子沉迷游戏就比较麻烦了,上学的时候有学校管着还好,一旦放假,家人们几乎对孩子玩手机的事情束手无策,正是叛逆期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不管又不行,真的是焦头烂额。

其实手机游戏也不是毒蛇猛兽,从前没有手机,也不见得所有的孩子最后都成了社会精英,人生赢家,该熊的还是熊,该辜负光阴的还不是照样辜负了光阴。家长们反应不能过于激烈,尤其不能把孩子送去什么”机构“戒网瘾,虽然大孩子已经不怎么稀罕父母的陪伴了,但是如果父母非要带他们去外边看看世界,用心的爱护引导他们,我想他们也不会拒绝你们的好意。

教育本来就是长期的事,为人父母多点耐心,慢慢引导,如果可以,大人们不如先放下手机,以身作则。


桃李不言2014


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是现在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你家小孩儿开始学习一直很好,后面迷上游戏了老是玩手机

说明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遇到小孩迷上手机游戏,不要感觉如临大敌,应当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也可以与家人一起讨论商量,分析一下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共同克服困难,把孩子出现的问题解决好。


下面我讲一讲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生活中我观察到,大多数的家庭中,如果遇到孩子出现沉迷于手机游戏,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比较强硬的家长,他们会时刻防着小孩玩手机,把手机里的游戏APP都卸载,如果发现小孩偷偷玩手机,轻者批评一顿,重者打骂一通,用强硬的态度,坚决制止孩子玩手机游戏;另外一种则是比较软弱的家长,他们受不了孩子的撒泼哭闹,更受不了孩子不吃不喝。所以当制止孩子使用手机玩游戏时,说的好还行,说不好,孩子就会大哭大闹,胡搅蛮缠或者生气不吃饭时,家长就只好举白投降,听之任之。

以上两种家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第一种家长可能短期会起到明显的效果,但首先会影响亲子关系,其次造成孩子自律性不强,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第三浪费家长的精力,影响家庭和谐。而第二种情况影响可能会更大,他会造成孩子为所欲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长此以往,孩子会变的无法管教,最终害了孩子。


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做,才能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呢?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和认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小孩子都对新鲜事物有深厚的兴趣,特别是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人们都时刻离不开手机,更别说自控力不强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孩子在8岁左右,就会对智能手机产生拥有的渴望,他们希望父母能给自己买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渴望,不是为了通讯交流需求,而是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好奇。而且,他们会发现,当其他同学有手机,而自己没有手机时,会感到不合群,被孤立,会觉得与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话题。我同事9岁的孩子就是这样,平时家长对手机管的较严,很少让他接触手机。有一次在和父母聊天时,他给父母说,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他感觉很孤单,因为同学们在聊手机游戏时,他什么都不知道,根本都插不上嘴。他父母也感觉很纠结,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我们要适当让孩子接触和使用手机。


第二让孩子使用手机,家长要学会“约法三章”。我们孩子清晰的指出沉迷手机游戏的害处,约定他玩手机的时间和时长。比如一天玩手机的时长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的时间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约定要细化、具体、明确,便于孩子操作。制定了约定,还要有将惩措施。明确完成约定会得到什么,没有完成会失去什么。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约定,周未可以去看电影”,而不是“没有完成约定,周未就不可以去看电影”。两种说法意思相同,但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制定的约定最好能够书面化,大家确认画押,并张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让大家时刻都能看到。如果制定了约定,就一定要坚持约定,不要有任何妥协,否则约定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三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孩子都喜欢模仿,父母在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如果父母在家只要求孩子要遵守约定,而自己在孩子面前总是手机不离手,那么孩子就会心理不平衡,他们会想,为什么你们只会要求我,而不要求自己。即使他们能够按约定落实手机使用要求,也是会带有怨气的,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以父母要从自己做起,在孩子的面前尽量不要碰手机,即使接电话也不要当前孩子面接。给孩子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父母还要尽量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多和孩子玩一些互动的游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够通过做游戏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发展。


总之,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玩手机。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味放纵。要在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的同时,注意孩子在手机上都玩的是什么,要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橄榄树根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人跟手机在一起的时间已经超过跟自己父母、爱人、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了。更别说比较爱玩的小孩子,如果家长不能正常的引导,会玩物丧志的。

今天还看到一个视频,讲的也是关于教育孩子玩手机的事情。大概意思是,合理安排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引导孩子。跟孩子约法三章,周一到周五每天玩40分钟,周六到周日每天玩两个小时,并且是在做完家庭作业之后玩。再给孩子买手机或者让孩子开始玩手机前约法三章,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停止玩手机会有什么奖励,超出规定时间会有什么惩罚。这个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说,然后签订协议。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做什么事儿都是有规矩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有空陪孩子做做游戏,辅导孩子做作业,多跟孩子互动。适当放下手机,拾起该有的东西,做好父母应该做的。劳逸结合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只批评,也要适当地夸赞孩子,鼓励孩子。

小孩子没自律性很正常,在学校老师会教他(她),回家就需要大人去 交了,不要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不管了,这是错误的做法。一定要配合好,教育好孩子。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筱然1987


这就要看父母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和态度了。作为父母,态度要明确,不能心软纵容。坚决没收手机,适当的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沉迷于游戏。

父母本事就是一个活例子!你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的同时,那自己是不是也要做到这样呢?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这样那样的时候,自己手上却拿着手机刷新闻,刷视频,刷朋友圈,更甚至于玩游戏。试问旁边有一个这么爱玩手机的父母,你怎么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呢?

所以要求孩子的同时,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真的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就让我们一起进步!


糖菇娘


父母是小孩最好的老师,反思一下你和你爱人是否有抱着手机的习惯。小朋友的可塑性强,找到根源加以引导,习惯是可以改正的,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灶头烟


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孩子迷上手机的行为背后,是什么?

一定要相信,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做某一件事。

像题主所说,孩子开始的时候学习好,后来迷上游戏,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孩子为何开始玩手机了呢?

原因,无外乎如下两个。

一是游戏好玩。

要知道,能火起来的游戏,开发的团队中,一定有心理学大佬全程参与设计,目的是让你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然后充钱消费。

所以,要与之对抗,就得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爱好,大于游戏。

当然,这很难。不过,孩子还小,父母的权威还在,可以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那么在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期间,就不能光是让他一个人呆着了,父母需要陪着他,出去散散心,做些亲子活动。

二是孩子受到了影响。

孩子玩手机,哪来的手机?跟谁学的游戏操作?很显然,要么是同学,要么是家人。现在的学校里,尽管禁止携带手机,但是孩子偷偷摸摸带到教室的现象,依旧有,所以,从自身做起,别给孩子准备手机就好。

有时候,家长也喜欢玩手机放松一下。

你自己玩游戏,让孩子写作业,这让孩子心里不平衡。因此,在孩子面前,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玩手机就好。


尚书谈


首先规定玩游戏的时间,适当的玩游戏可以锻炼大脑的成长。

之后,可以和孩子一块玩玩游戏交流心得。

经常组织家庭活动,带孩子多做下室外活动适当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


大远


孩子教育的全面化,让孩子知道除了学习和玩手机之外,还有其他的娱乐方式。比如说打篮球,比如说一起通过跟其他小伙伴互动玩游戏也能获得有意思的东西。为什么通常会拿着手机不放,是因为手机很多东西给我们的反馈是很快的,就如同嗑瓜子一样,也如同垃圾食品。所以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讲,要让孩子参与到一个通过跟小伙伴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某个好的结果,意义更大。孩子也会体会其中的快乐,从而不再认为除了学习就只有手机是消遣方式了。


猪能飞上天sky


不能放任,给孩子定规则,完成多少作业才能玩几个小时的游戏,游戏可以打,但是有时间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