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往事:“賽軍艦”的羊皮筏子


這組照片拍攝於1934~1935年的蘭州城,拍攝者是當時的美國駐華記者福爾曼。這些照片記錄了蘭州城當時的風土人情,尤其是黃河邊的羊皮筏子和水車,給當時的拍攝者以及後世的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蘭州羊皮筏子始於何時 , 無從稽考。相傳很早以前 ,蘭州西七十里處,有位老漢趕牛過河,牛雖沉入河中,但還游到了對岸,老漢回家後殺牛剝皮,將皮縫成袋形過河成功,這便是蘭州牛皮筏子的來歷,乘牛皮囊過河的消息迅速在黃河岸傳開,人們也都效仿起來。其中有位住在蘭州下小峽口的郝老頭兒 , 用羊皮代替牛皮,他便是蘭州羊皮筏的創造者。



製作羊皮筏子,民間有"殺好一隻羊,剝下一張皮,吹入一口氣,曬上一個月,抹它一身油"的製作口訣。首先要將宰殺好的牛羊脫毛,吹氣使皮囊膨脹,再向皮巧內部灌入清油,之後混合食鹽和水,最後將皮巧的頭部、尾部及四肢用麻繩紮緊,經過數日暴曬,最終皮胎呈黃褐色。而剝皮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整個製作過程,更決定了這隻皮裹的使用壽命。



宰殺牛羊後,需要去頭及後肢,再將其倒掛起來,從臀部開始往下剝皮,剝至前肢時,將蹄割去,剝至頸部,牛羊皮能夠完整的被取下。而後把皮浸泡在水裡,待幾日後皮囊會發酵,就可取出漸幹,並用刀去除殘留肉絲、脂肪,通常在制皮囊過程中會將皮囊翻過來,然後腳踩制,使其變軟,最後注入適量清油、鹽水,不僅能使皮柔初,還可防腐。蘭州人將這個過程叫做"熟皮子"。

最後,將浸過清油的麻線將皮囊的頸部、臀部、一隻前肢扎死,從另一隻前肢充氣,再用活釦紮緊,一個羊皮筏子就這樣成了。




羊皮筏子在古代和近代的蘭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蘭州古稱“金城”,是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兵家必爭之地。在"蘭州黃河鐵橋"修建之前,蘭州人民大多依靠羊皮筏子載貨過河。



近代,從蘭州起始的批發運輸地域西起青海貴德,北達寧夏、緩遠。抗戰前,由西北各省出口的皮毛木料、糧食、藥材、水煙等都是通過皮俊運至綏遠、包頭,再通過平綏線裝車陸運。根據路程的長短,運輸工具也不同,牛皮筏承擔長途運輸,而短途多用羊皮筏。批發運輸約自每年河水完全解凍時起,至十一月河水封凍時止,而蘭州兩岸的擺渡者一般在二月中旬就開始使用羊皮筏運載貨物、渡人過河。



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小說家張恨水曾來西北採風。路過蘭州時,他將所見到的羊皮筏描寫為"可順流而下不用筏工操作,並且速度很快",沿著河邊"每天都能夠看到撐著牛皮筏的筏子客,背上馱著一大排牛皮大泡泡招搖過市,乍見之下,東方人式,是不能不笑起來的"。民國三十二年,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前來甘肅講學和考察。他在蘭州期間,也乘坐了一回羊皮筏子。



在抗日戰爭時期,蘭州的羊皮筏子被”請”到 四川 , 徵眼了以淺灘多而聞名的嘉陵江,把當時急需的汽油,大批地運到了重慶。據說,“羊皮筏子賽軍艦”這句民謠,就是此次航行後人們對羊皮筏子航運隊的讚歎而來。1954年,蘭州的羊皮筏子又遠赴西藏,幫助西藏的宗教人士渡過黑河、通天河等,然後去北京。

據說工農紅軍在甘肅時,都是用羊皮筏子星夜從蘭州出發運送物資,上岸後用騾馬馱運到目的地;一次住靖遠的國民黨反動派,妄圖秘密的向甘肅水泉進攻,我黨地下工作者得知消息,乘坐羊皮筏子提前通知水泉,爭取了主動。


進入現代,羊皮筏雖然已經不再承擔著運輸大型貨物的工作,但是一些農業生產和交通不便的灘塗仍然需要羊皮筏子。1953年,葉聖陶乘羊皮筏子從中山鐵橋順流而下至雁灘時,寫了名為《坐羊皮筏到雁灘》的文章。直到八九十年代,羊皮筏才逐漸消失在了蘭州的黃河兩岸。



如今的蘭州,雖然不再有羊皮筏子渡河,但是其承載的歷史意義已經超越它的實用價值。它與蘭州的地理環境、民族意識和文化也理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已然成為了蘭州黃河文化的象徵之一。隨著蘭州旅遊的興起,羊皮筏子作為旅遊項目又重新回到的人們的視野,我們祝願它世世代代存在下去。 參考文獻: 1.尚言,《羊皮筏子考證及開發研究》 2.邵永強、魏通,《黃河上的天之驕子——羊皮筏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