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曹州耿餅“試水”產業化

菏澤:曹州耿餅“試水”產業化

深秋時節,耿餅又飄香。

耿餅和牡丹、木瓜並稱為菏澤三大特產,擁有精細的製作技藝和豐厚的文化積澱,歷史上曾聞名遐邇。近年來,朱家鵬、白晉濤等“80後”新生力量,努力擴大原料來源、開拓銷售渠道、註冊商標、提高包裝檔次,“試水”曹州耿餅產業化,重新擦亮這一古老的名片。

菏澤:曹州耿餅“試水”產業化

難捨“耿餅情緣”,傳承製作工藝

“煙臺蘋果萊陽梨,樂陵小棗德州驢,棗莊石榴寧陽姜,曹州耿餅自來霜,章丘大蔥蒼山蒜,平度葡萄榮城鮮。”不少菏澤人也許還記得,這是歌唱家彭書民在1991年央視春晚中演唱的 《誇山東》。這首歌褒獎了山東幾大特產,曹州耿餅名列其中。

據《曹州縣誌》記載:“柿出耿氏園者佳,曰耿餅,四方爭購之。”據介紹,明朝時期耿氏園有位師傅,被選到宮中做御廚,皇帝曾讓他品嚐過其他廚師貢送的柿餅。這些柿餅個小有核,霜薄味淡,遠不及曹州的柿餅。到了第二年冬天,這位御廚從曹州帶了些柿餅貢獻給皇帝,皇帝及嬪妃品嚐後,都認為曹州柿餅個大無核,霜厚肉細,味道香甜。用文火烤食,豆瓣霜化為蜜糖;用沸水浸泡,可膨脹為旋柿原形,於是賜名為“耿餅”。因擁有精細的製作技藝和豐厚的文化積澱,《菏澤縣鄉土志》記載:“曹州耿餅每年充貢品,因之名譽益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由於多種原因,曹州耿餅曾一度面臨湮滅的命運。2001年前後,市民宇中輝聯合其他人“復活”了已中斷二三十年的曹州耿餅傳統制作工藝,併成立了市耿餅協會,他任會長。多年來,他的耿餅情懷、專業精神、敬業態度打動了很多人。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菏澤市內很多柿樹消失,幾年前,宇中輝帶領朱家鵬、白晉濤等人在牡丹區何樓辦事處建立了柿樹種植基地。去年去世前,他將有關耿餅製作和耿餅協會的相關信息傳遞給了朱家鵬、白晉濤。

呂善民擁有20餘年的曹州耿餅製作經驗,也是傳統耿餅製作工藝的主要貢獻者,近年來不遺餘力地推廣耿餅製作工藝。“近年來,柿樹越來越少,耿餅產量越來越小。有一天,我老伴把耿餅製作機器當做廢品差點兒給賣了。”呂善民遺憾地說,“當時已經交給收廢品小販了,我趕緊攔下來了,心裡真不捨得這個‘老夥計’。”

曹州耿餅流行“私人訂製”

經過多年的歷史積澱,曹州耿餅已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代表著菏澤的食品文化和品牌形象,見證著菏澤的滄桑。

站在市場經濟的門檻前,菏澤耿餅產業的發展面臨三大制約因素:柿樹保有量減少,缺少龍頭企業帶動,品牌知名度亟需擴大。“柿樹是‘1’,發展是‘1’後邊的‘0’,沒有柿樹,一切無從談起。”朱家鵬說,“當下最緊迫的任務,是保護現有柿樹,並繁育新樹苗。”在他看來,古老柿樹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它的園林景觀價值上,還體現在它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中。

創新是一個產業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去年,為開拓市場,滿足客戶需求,朱家鵬、白晉濤推出了不同包裝、不同標準的“私人訂製”產品。“實踐證明,這種模式非常受客戶歡迎,產品比較暢銷。”白晉濤說,核算下來,去年的曹州耿餅價格在每公斤200元左右,不同包裝價格也不同。

菏澤:曹州耿餅“試水”產業化

曹州耿餅產業化呼之欲出

購進臭氧殺菌機、計劃成立柿樹種植合作社、建立暢通的銷售網絡……種種跡象表明,曹州耿餅產業化正呼之欲出。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穩定的原料來源、健全的銷售渠道是一種商品佔領市場、獲取利潤的前提條件。由於缺少穩定的原料來源,曹州耿餅多年來只能小打小鬧。缺少基本的營銷網絡,曹州耿餅只能被菏澤本地的消費者所認同。另外,缺少合適的包裝也是阻礙曹州耿餅“走”出去的主要因素。原來,曹州耿餅多出自家庭小作坊,產品很難登上大雅之堂。

成立柿樹種植合作社可以保證曹州耿餅的原料供給。去年,朱家鵬、白晉濤註冊了“耿柿緣”商標,設計了專用的曹州耿餅包裝盒,提升了曹州耿餅的檔次。“在銷售方面,我們也有自己的規劃。今年重點做市區水果店和特產店,等曹州耿餅產量上來,我們將設法打通電商銷售渠道。”朱家鵬說。

曹州耿餅產業化,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牡丹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