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2019年10月17日,我來到了敦煌莫高窟。

對於莫高窟這個佛教文化藝術寶窟,我向往已久,今天可以親眼見識了。

從遠處看莫高窟所在的山,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大,山前的一條河已經乾涸。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地。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景區內的塔林。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的形成,起源於公元366年。有一天,一位法名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敦煌。他看到鳴沙山上金光萬道,好象有千萬個佛在金光中出現,樂尊和尚心想:“這裡肯定是聖地!”於是,就請人在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佛窟。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樂尊和尚成了莫高窟的創始人被後人頂禮膜拜。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的興建,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前後長達1000多年。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元代以後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

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衛為敦煌縣,敦煌經濟開始恢復。莫高窟開始被人們注意。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當時佛教興盛,王公貴族們把建窯當作最大的修行。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在歷史的歲月中不斷擴大。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窟內的神像雕塑栩栩如生。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臺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等。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壁畫的色彩鮮亮,據說畫壁畫的顏料從外國經絲綢之路運來的,價格昂貴,但千年不褪色。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王圓籙,湖北麻城人,約1850年出生,卒於1931年。農民,略識文字,年少時因災荒逃難至西北肅州一帶(今甘肅省酒泉市)。清光緒初年,王圓籙入伍當了一名兵勇,退伍後,他在當地出家成了名道士,道號“法真”,歷史上稱其之為“王道士”。

王道士雲遊到莫高窟,被眼前的景像震憾!他決定留在聖地。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當時一片殘破,無人看管,洞窟大多倒塌,被風沙掩埋,一片破敗景象。經濟蕭條,地域荒涼,人們生活困難。莫高窟香客稀少,只有幾個僧人活動,這些僧人並無看管洞窟的意識。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看到神聖寶窟無人管護,受到嚴重的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使王道士自覺自願擔當起了“守護神”的重任。他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用於清理洞窟中的積沙,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王道士在清理出了第16窟後,僱敦煌貧士楊果為文案。光緒二十六年(1900)初夏,楊果坐在第16窟甬道內,返身於北壁磕煙鍋頭,發覺有空洞迴音,懷疑有秘室,就將此事告訴王圓祿。於是夜深人靜時,二人悄悄來到壁畫前,把牆壁扒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藏經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稱。此窟原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時開造,為當時河西都僧統洪辯的影窟。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約在11世紀,西夏統治敦煌時期,元代統治者佔領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們,考慮到戰爭的災難,於是就把寺院歷代保存下來的經卷、文書、檔案以及佛像畫等全部封存在此洞裡,然後外築補壁,並繪壁畫掩人耳目。後因僧徒也逃戰爭之難未歸,洞窟頹廢,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風沙淤塞,竟因此幽閉近900年。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當時的藏經洞,經卷一層一層地堆在那裡,密密麻麻,散亂無章。經卷堆積的高度約有10英尺,後來測算的結果,總計約近500立方英尺。藏經洞的面積大約有9平方英尺,藏經洞被幾乎全部堆滿。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在藏經洞中的四萬多件寶貝中,所藏經書以佛教典籍最多,還有天文、曆法、歷史、地理、方誌、圖經、醫書、民俗、名籍、帳冊、詩文、辭曲、方言、遊記、雜寫、習書等等,其主要部分又是傳統文獻中不可得見的資料,成為研究中國歷史珍貴資料。敦煌藏經洞的發現,被史學家視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四次大發現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王道士雖然文化不高,但是他深知藏經洞裡的東西肯定是珍貴的,才會被先人珍藏。

他馬上把發現藏經洞的消息書面報告敦煌的縣府官員,還把藏經洞的資料送了一些給官員看。可惜,這些東西都好比泥牛入海,渺無音訊。

王道士實在沒辦法,只好鬥著膽子給清朝皇帝寫封信,報告藏經洞的情況。可惜的是,他等了一年又一年,無任何消息。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來到了敦煌。他對藏經洞的寶貝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但王道士把藏經洞鎖好了,他無法看到。

斯坦因知道王道士很崇拜唐玄奘,他就通過宗教精神的交流將王道士俘虜了。斯坦因說:“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國話向王道士述說我自己之崇奉唐玄奘,以及我如何循著他的足跡,從印度橫越峻嶺荒漠,以至於此的經過,他顯然是為我所感動了。”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這次,斯坦因拿出200兩白銀,讓.守護莫高窟的王道士幫助打開了藏經洞,連續盜寶七個晚上,共運走了24箱敦煌寫本經卷,近萬卷。5大箱絹畫和絲織品,約500幅。斯坦因僱了40多頭駱駝才運走。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在大型情景劇《又見敦煌》中,再現了這段歷史。人民群眾在譴責賤賣國寶的王道士。王道士痛苦地為自己辯解。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運輸國寶的挑夫們把自己塗成紅色,讓“老天爺”看不見自己,讓自己免遭天譴。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挑夫們仰天長嘆,為國寶流失國外而悲哀!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即將運往國外的箱子裡的國寶文物也在為自己的命運悲泣!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英國人斯坦因先後三次到莫高窟,成功騙取藏經洞文物一萬多件文物後,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國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藏經洞發現古代寫本後,趕到敦煌。他在藏經洞中揀選了三個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精華的敦煌文書,後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當時的莫高窟,可見外國人身影。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法國人佰希和1907在莫高窟拍攝的照片。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直到1910年清政府作出決定,把剩餘的敦煌藏經洞的文物卷子全部運往北京保存。在運送的路途中,幾乎每到一處都失竊一部分。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王道士到晚年得了精神病,抑鬱而卒,他的弟子給他立的道士塔。

王道士發現了藏經洞,他把藏經洞的部份寶貝賤買給了外國人,造成文物的流失,給國家造成損失。

王道士把一生獻給了莫高窟,他為保護莫高窟作出了貢獻。他在貧瘠荒原長年累月地建窟修窟,清理埋沙,修復壁畫,這些工作都是需要經費的。而當時腐化昏庸的清朝官員對此沒有提供過一分錢。

王道士一生有功有過,功過與否,讓世人評說吧!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我們開始了莫高窟旅遊。因為莫高窟每日旅遊的名額有限,所以莫高窟的門票要提前半月預訂。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景區導遊把我們分成小組,每組約20人。我們這次遊,只能遊八個洞窟。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最高的窟叫九層樓,高45米,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九層樓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裡邊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內盤腿而坐的泥胎彌勒菩薩的造像。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的第一大佛高35.5米,兩膝間寬度為12米。根據敦煌遺書《莫高窟記》記載,這尊大佛為695年由禪師靈隱和居士陰祖所建,是佛國三世中的“未來佛”彌勒佛。

此大佛的製作方法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體上鑿出佛像的大體形狀,再用草泥壘塑、用麻泥細塑,最後著色而成。這尊大佛氣勢雄偉壯觀。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內常見的千佛圖,這麼小的圖案,還雕塑得神態各異,真不容易。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窟裡的神像,雕塑的栩栩如生,還打扮得很時髦。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這是莫高窟有名的九色鹿經圖。

古印度恆河邊,有一隻美麗的鹿,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種不同的顏色組成,姿態健美,動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在恆河裡奮力救起一個失足溺水者,當溺水者要報答它時,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守見過自己這個秘密來作為回報。溺水者滿口答應,謝恩而去。豪華的宮殿裡,王后夢見美麗的九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用鹿角做佛柄。在王后一再的懇求下,國王愛妻心切,最終答應了並以重金昭告天下懸賞九色鹿。重金誘惑之下,那個溺水者向國王透露了秘密,並給國王和他的軍隊帶路去獵殺九色鹿。九色鹿雖有好友烏鴉的報信,終還是沒有來得及避開。當它見到那個溺水者時,悲憤的眼淚流下了眼角。它用人語向國王說明了一切,被感動的國王從此下令不許任何人傷害、捕捉九色鹿。而那個溺水者因為自食其言,頓時渾身長瘡,滿口腥臭。

這個故事說明了人要有善心,知恩圖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著名的《五臺山地圖》,成了後人研究五臺山佛文化,尋找五臺山古蹟的寶貴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講解員說,當時建一個窟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工匠和畫師們耗盡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著名畫家張大千臨摹的莫高窟壁畫。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著名的反彈琵笆圖,造型靈動優美。

這幅壁畫,人物造型豐腴飽滿,線描寫實明快、流暢飛動,一氣呵成,天衣飄颶,有“吳帶當風”的韻致,體現了唐代佛教繪畫民族化的特色。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常書鴻 (1904年—1994年),畫家、敦煌藝術研究家,滿洲人。因一生致力於敦煌藝術研究保護等工作,被人稱作“敦煌的守護神”。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大概是1935年秋的一天,當時在法國留學常書鴻在巴黎塞納河畔一箇舊書攤上,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編輯的一部名為《敦煌圖錄》的畫冊。全書共分六冊,約400幅有關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為了敦煌藝術寶庫,他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為籌建敦煌研究所工作。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1944年的秋天,成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常先生任所長。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當時在莫高窟工作面臨的是重重困難,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與在法國的條件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對於常書鴻來說,人生第一次到了如此艱苦的地方。按他自己的話說:“從我們到達莫高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感到有種遭遺棄的服‘徒刑’的感覺壓在我們的心頭,而這種壓力正在與日俱增。”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1945年春天,正當他們克服困難,發奮工作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才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研究所,因政局不穩,財力緊張,教育部宣佈解散“敦煌藝術研究所”。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俗話說,禍不單行,常書鴻的妻子因忍受不了這裡艱苦的生活條件,清貧的生活,決然離家出走,丟下兩個孩子無人照管,生活的重擔,一切落在他的肩上。

工作生活的雙重困難,沒有壓倒常書鴻這個硬漢。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常書鴻任所長。他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組織大家修復壁畫,蒐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寫了一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臨摹了大量的壁畫精品,並多次舉辦大型展覽,出版畫冊,向更多的人介紹敦煌藝術,創立了敦煌學,為保護和研究莫高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奉獻精神得到了廣大人民的高度讚揚,他的一生為莫高窟做出了光輝的業績,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這裡是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 ,這裡的核心展示內容為“數字敦煌”與“虛擬洞窟”,主要藉助當代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展示手段,向觀眾呈現敦煌莫高窟絢麗多彩的石窟藝術經典與氣勢恢宏的歷史文化背景,使觀眾在進入洞窟之前就能與敦煌莫高窟進行全方位、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球形幕電影,人們舒服地仰面而坐,莫高窟的窟內景象奔來眼前,讓人們盡情享受莫高窟視覺盛宴。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洞窟管理得很好,環境乾淨、防雨、防塵、防輻射等等。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為了保護洞窟,洞窟內不通電,講解員用手電筒照明講解。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每個洞窟都加了門,看完即鎖,儘量避免人為的干擾和日光的照射,窟內禁止攝影照相。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在莫高窟美術收藏館內,我們看到了莫高窟1650年的發展歷史,震撼人心!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世界文化遺產,國之瑰寶,集千年民族文化之精華的寶庫,一生中一定要去看看的地方!

(文中部分圖來自網絡,向提供者致謝!)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