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林:“廣州值得我為之奮鬥一生”

陳江林:“廣州值得我為之奮鬥一生”

“奮鬥了八年,現在落戶在黃埔這片熱土之上,一家人都成了新廣州人了!”“我喜歡的粵菜太多了,數不過來啊!”作為一名音視頻領域智能化行業的貢獻者,陳江林對廣州這個第二家鄉的喜愛溢於言表。

在他看來,廣州是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大都市,廣州人低調務實很“可愛”,廣州菜精細美味很“豐富”,廣州是一個值得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城市。

最自豪: 用聲光電“描繪”廣州

2006年,陳江林從宜春學院計算機本科畢業,先是在一家智能化公司找到職位,隨後在2011年3月份進入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廣州),成為一名音視頻領域的智能化行業工程師。

從2011年至今,陳江林所在的公司承接了多個大型項目,其中包括奧運會、亞運會開幕式多媒體音視頻系統,春晚音視頻系統,今年的軍運會開幕式等。不過最讓陳江林自豪的還是他們為廣州做出的各種亮麗光電工程。

“廣州塔小蠻腰每年春節假期期間的燈光秀,就是我們做的。每年春節我都帶家人和朋友去看,每次都看不厭,因為上面凝結了我的心血。”“能用自己的專業,做出美麗的聲光電去吸引遊客,推進廣州的城市消費,增加廣州的GDP,這是我覺得最自豪的事情”。

陳江林:“廣州值得我為之奮鬥一生”

在廣州工作的這幾年時間裡,陳江林碩果累累,包括完成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轉播視頻交換機維護工作,保障了轉播工作順利進行;2011年廣州歌劇院演出的技術保駕護航工作,保障演出的順利進行;2016年又承接廣東保利總部辦公大樓以及洲際酒店旗艦店項目,項目採用頂級的聲光電設備,服務廣交會。

也正是由於陳江林的專業技術價值,以及他為公司和廣州做出的貢獻,他成為了落戶廣州的“幸運兒”之一。“當時我們一家人都很開心,因為奮鬥了這麼多年,終於成為了新廣州人,在廣州真正有了家的感覺”。

最感激:廣州對打拼人士的包容

陳江林表示,剛開始到廣州打拼的時候完全沒有想過能夠落戶,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時我甚至都沒有買社保的概念,而且總想著要回老家,對於入戶的事情是想都不敢想。”

2012年,陳江林在廣州成家,隨後女兒出生,讓他萌生了落戶廣州的想法。“那時候感覺自己在廣州的生活各方面都適應了,而且希望女兒能有個更好的生活和讀書環境,所以落戶廣州的想法就越加強烈了。”

陳江林在工作上多年的突出表現和貢獻,也為他的入戶增添了有力的籌碼。當時因為工作上要經常出差,所以公司替他辦理了大部分入戶申請手續,包括他在廣州的經歷、項目上的貢獻、技術上的優勢等,公司都詳細做了文字材料並提交了申請。

最終,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工作上的努力,使他能夠得以在2018年順利落戶廣州。“所以我特別感謝廣州這座城市對我們這些打拼人士的包容,特別想為廣州做點什麼”,“8年的生活時間不算長,但是我真的愛上了廣州”。

不過有意思的是,陳江林剛來廣州的時候並不是很適應。或許因為什麼都聽不懂,覺得粵語的語氣很生硬。

陳江林回憶起剛來廣州的時候,有一次去一位要好的同事家裡吃飯。同事父母是地道的廣州人,一進門老人家說話聲音很大,讓他有點不知所措。“後來聽同事解釋他父親的意思,我才發現這是誤解,老人家其實很歡迎我”。

在不斷的相處中,陳江林也慢慢和身邊的廣州同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的公司裡有不少從廣州大學畢業的技術同事,普遍不愛多說話,但是做事情卻很給力,為了趕項目經常通宵加班而毫無怨言。 “他們喜歡用文字描述創意,而且創意反而比話多的人更好”,“他們為人低調、包容,不張揚,做事務實。這些優點我特別欣賞。”“我現在覺得廣州話其實很好聽,廣州人其實很厚道。我現在還喜歡聽電臺的粵語節目,打算帶女兒去學粵語”。

8年的廣州生活,也讓陳江林體會到了廣州這座大都市的包容性。“我母親從老家過來,完全聽不懂粵語,更不會說,但是和廣州本地人溝通卻一點都不費力,因為很多本地人都說普通話。他們還經常一起跳廣場舞、看錶演、聽講座,在一起很融洽”。

最吸引:被廣州的美食“俘虜”

陳江林介紹,剛到廣州那幾年,他對粵菜完全不能接受。“江西人都是無辣不歡的,剛到廣州發現辣椒的影子都見不到”,“味道清淡不說,特別是青菜,開水燙一燙就撈上來開吃,簡直不能理解”。而現在的他,卻已經完全被粵菜“俘虜”,不但不吃辣,還帶著全家人愛上粵菜。

說起粵菜的品種,他更是津津樂道。芋頭排骨、南瓜葉、椰子燉雞……他覺得每個菜都好吃。“比如說南瓜葉這個菜,在江西是沒人吃的,在廣州就能做得這麼好吃!”“我尤其愛吃廣州老城區、老餐館的粵菜,經濟實惠又好吃,用料新鮮”。“我喜歡炳勝、點都德、銀記腸粉。”說起廣州的老字號餐館,陳江林這位新廣州人也是如數家珍。

在他們一家人眼裡,廣州最大的亮點就是飲食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作為國內幾個大都市之一,廣州的幸福指數很高。“四季如春,冬天也不冷,溫暖是廣州這座城市給我們的感覺。”“有朋友來到廣州,我會帶他們夜遊珠江、喝早茶、吃大排檔,各種消費性價比都很合適。”

陳江林:“廣州值得我為之奮鬥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