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立冬預示著冬季正式來臨

此時天氣漸寒

草木凋零,蟄蟲休眠

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

但在民間卻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第五期的《唐小姐知食》

就來全面地介紹一下

立冬養生食譜都有啥?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一、冬季養生重在養陰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黃帝內經》第二章《四氣調神大論》中寫道:“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冬季三個月的養生主要是,順應太陽的起落來作息,避免腎氣受損,避開寒冷,保持溫暖。具體怎麼做呢?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1.少食鹹,多吃苦

《四時調攝箋》裡說:“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祖國醫學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

2.少食生冷,也不宜燥熱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3. 千萬別熬夜

冬季夜晚是養腎陰的時間,冬季熬夜時耗損腎陰,就是在該養陰的時候沒有收藏,好好休息,使腎氣外洩,所以更易導致腎虛,而且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冬季晚上熬夜的話,身體越來越冷,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梗塞等猝死的發生。

二、冬季養生粥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人體容易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並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便秘等症狀。那麼,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1.山藥粥

材料:山藥,小米,白糖少許。

做法:山藥切成小塊備用。先煮小米粥,待到小米粥6成熟的時候加入山藥一起煮,再加入適量白糖或鹽即可(山藥粥不可煮太稀)。

功效:山藥有健脾胃、益氣補虛的作用。山藥小米粥可起到強健體魄的功效,對於小兒消化不良也有很好的作用。

2.栗子粥

材料:粳米,栗子。

做法:將栗子洗淨,用水煮熟。將栗子去皮。在鍋中倒入水,把剝好的栗子還有粳米放入水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適宜於腎虛腰痠、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3.黑芝麻粥

材料:粳米,黑芝麻,冰糖。

做法:把黑芝麻放到乾淨的鍋裡炒熟,把剛炒好芝麻放涼後放到攪拌機的研磨器裡打成細細的粉。再將大米放到攪拌機中,研磨成碎米。攪好的碎米不僅簡短了熬粥的時間,還能讓粥熬得更黏稠。在碎米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熬成黏稠的白粥,粥煮爛後放入冰糖煮融後關火。

功效:黑芝麻不但有烏髮的作用,還可以補益肝腎,滋養五臟,尤其是在冬天幫助養腎有很好的功效。

4.桃仁百合燕麥粥

材料:桃仁、百合、燕麥片。

做法:將核桃炒熟之後,磨成粉狀,然後和百合、麥片一起煮成粥食用即可,也可加入些許蜂蜜或者冰糖。

功效:桃仁百合燕麥粥可以作為日常的三餐食用,有養陰活血之功效。



三、冬至養生水果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許多人因為冬季天氣寒冷就不愛吃水果。其實,冬季氣溫低,氣候乾燥,陽氣不足,更應該多吃水果維持必要的營養元素。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1、山楂

在寒冷的冬至節氣到來之時,吃一些美味又營養的山楂,讓它來幫我們調節我們的身體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每百克山楂果肉中含膳食纖維3.1克。俗話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

膳食纖維是身體的“腸道清道夫”,充足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有利於食腸的消化和廢物的排洩,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果膠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糖、預防膽結石形成的功效。

2、橙子

橙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β胡蘿蔔素、檸檬酸、橙皮甙等營養物質。研究顯示,每天喝3杯橙汁能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另外,適量吃橙子還能緩解咳嗽,保護肺臟。

3、石榴

在石榴裡面含有天然的雌激素,能夠有效的保護皮膚同時含有的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能夠保持皮膚的彈性。最好是飯後一個小時之後再吃石榴,千萬不能空腹吃,不然會導致胃酸大量的分泌。

4.鮮棗

立冬以後,人們會長期處在室外嚴寒和室內溫暖的交替環境中,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冬棗的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鮮棗可以洗乾淨直接入嘴就吃,但蒸熟的棗相對於生棗更易消化,脾胃功能比較弱的人可以把大棗放入碗中直接蒸熟後食用。對於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者,還可以將大棗與枸杞、雞蛋一起蒸著吃。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期總結

1.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因此進補也有區別。

2.因人而異,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3.在補冬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