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地十村牵手光伏 点亮“消薄”路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1.88万余元就装进了村集体的钱袋子里,真正实现了‘消薄’项目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见效的计划目标。”十月,荷地镇光伏“消薄”项目秋实结硕果,这让参与联建的村集体负责人们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荷地十村牵手光伏 点亮“消薄”路

是什么成了“消薄”“造血”的主力军?这很快引来了隔壁镇村的关注。带着问题来到荷地中学教学楼屋顶,成片的太阳能分布式光伏板通过接收太阳光,将热能用相关设备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据项目经理吴宏清介绍,该片光伏板共计装机容量350kW·h,自9月31日光伏并网发电起,截至10月30日,已累计发电3.6万kW·h。

近年来,荷地镇外出人口流失严重,产业单一,各村集体经济较薄弱,经营性收入低,个别村甚至出现零收入,发展受到限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荷地镇借平均海拔980米的自然优势,谋划出“光伏发电”“消薄”联建项目。

荷地十村牵手光伏 点亮“消薄”路

谋定而动。大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范飞明是最早一批支持光伏项目落地建设的人员。光伏发电,不但清洁环保、技术可靠,而且收益稳定,对村集体经济增收及产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得知项目建设的利好,他立马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最终大岩村拿出20万元投资到该项目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村也相继参与。最终,“光伏发电”项目打破村级行政界限,由底墅村、苏湖村、杨朗坑村、际面村、大岩村、东坪村、高家庄村、黄洋村、联丰村、杨桥村等10个村自筹资金155万元“抱团”联建。项目选定荷地中学和荷地中心小学,在5幢教学楼屋顶安装标准太阳能光伏组件,共计1272块,每块组件最大功率均为275Wp,总装机容量350kW,年发电量约40万kW·h。

收益方面,光伏所产生的电量输送至国家电网,每度电获益0.4153元,另获国家政策补贴0.1元,每年预期收益将稳定在21万元以上,收益期在20年以上,各村根据投入比例获取资金分红。

目前,该项目是我县建成集中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荷地镇党委书记吴应洪说,“光伏发电”项目不仅通过走市场化运营路子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还发挥了生态优势盘活光能源,培育起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