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姬姣姣 通讯员 张 蕊 徐帅帅

秋风到,寒凉起,焦作市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老人们都盖上了干净松软的被褥,心里暖暖的。

“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这温暖来自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三伏天,正热时,冯营街道东苑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秀叶带着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为辖区26户孤寡和独居老人拆洗了30多条被褥。

暖心的不仅仅是这条被子的热度。东苑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今年累计开展清理下水道、整理杂乱电线等志愿服务400余次,改善了辖区环境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全市“四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马村区坚持党群共建、为民创建,实打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群众的参与度和幸福感都大大提高。

“一条被子”的热度,在马村区被延伸为党员服务群众的热度、党建带动群建的热度、“四城联创”为民惠民的热度……如今,这样的热度还在持续升温。

“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党员带头:“一定二创三带动”

去年夏天,马村区待王街道和谐家园社区94岁老党员程传信带头捐款支持“四城联创”,邻居们被老人的精神感动,争相捐款,支持创建。

诚然,城市创建需群众参与,群众参与靠党建引领。今年“四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马村区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创新实施“一定二创三带动”党员带动模式,以党建促创建。何为“一定二创三带动”?“一定”即定党员中心户,在摸清辖区楼院、楼栋底数和党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楼院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体系,民主推选有能力、威信高、作风好的优秀党员作为楼栋党员中心户;“二创”即创样板单元和示范标准,由党员中心户率先根据创建标准,将自己家和本单元环境卫生整理好;“三带动”即创建一户带动一个单元,创建一个单元带动一栋楼,创建一栋楼带动一个社区,大家共同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

马村街道中兴社区通过实施“一定二创三带动”,分别在所辖4个小区成立了楼院党小组和居民议事会,有效发挥社区2个党小组的牵头引领作用、51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社区1688户、3478人全覆盖。

“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党群共建:“小手拉大手”

在待王街道的孩子们心中,积攒一张小小的“验收卡”成为一种时尚。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卡片呢?原来,待王街道与待王学校、焦作七中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由学生带着家长进行房前屋后整治,完成一家、验收一家、合格一家,发放一张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卡。学生们还通过“一带二”“一带三”的形式,带着同村的七大姑八大姨参与到活动中,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环境整治推进模式。目前,已发放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卡5000余张。

待王村推行“1+N”网格化党建工作模式,将全村分成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指定1个街长,每个片区下面又划分为不同的N个网格,由责任心强、有威信的党员担任网格长,对网格内群众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等多层次的会议,动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发挥表率引领作用,带头参与到“四城联创”活动中。

如今,走在待王村待丰路上,只见路面是刚刚铺设的12米宽的柏油路,道路两侧150余家商铺招牌全部更换一新,还新建了花墙,铺设了草皮,以前坑洼不平的待丰路颜值大大提升,成了村民口中的“民心路”。

“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一条被子”的热度——马村区党群共建助力“四城联创”掠影

为民创建:让老百姓得实惠

先来看一组数据:计划投资9300余万元新建改造10条城市道路,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

投入750万元,以鸿运国际商城绿化提升项目为抓手,对入市路口形象进行提升;

投入160多万元,对城区15条主次干道路面破损和坑洼积水、人行道、盲道等市政设施进行维修;

投入2000余万元,对部分居民楼体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外立面美化,改变脏破形象;

......

在老旧楼院创建工作中,马村区鼓励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主动认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集资捐款700万元,全部用于老旧楼院整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整修20多栋楼的楼顶,硬化地面约4000平方米,绿化3000平方米,粉刷墙体楼道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200多立方米。

丽景小区是南水北调搬迁安置小区,硬化、绿化、亮化不到位,小区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很大。2017年以来,马村区先后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对丽景小区全面改造提升,建设了塑胶环形跑道、篮球场、门球场和羽毛球场,设置了健身器材,清理了私搭乱建及菜地,硬化了地面,种植了花草树木,实现了亮化和监控全覆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许多居民从最初抵制清理楼道乱堆乱放到自发清理门前杂物,从垃圾随手乱扔到自觉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成为小区环境的守护者。

全民共建:凝聚创建合力

马村区创新探索实施“双评比双积分”制度,即在楼院党组织之间开展“创建引领作用发挥”评比,在楼院单元与单元之间开展“动手参与创建成效”评比;同时,通过评比为楼院党组织和每个单元累计积分,根据积分进行奖惩。这一举措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荣辱感,激发了全民共建的热情。

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区由于楼院基础设施差,创建工作推进缓慢,在2017年全市“四城联创”评比中领了蓝旗。

面对蓝旗,九里山街道提出“拆旧建新,彻底改善楼院环境”的思路。拆迁之后如何规划建设楼院新环境?大家通过居民议事会讨论,决定把拆迁腾出的空地硬化成停车位,并且对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楼院环境。该街道党工委尊重居民议事会的决定,并据此进行拆旧建新。一时间,张国保等一批党员干劲十足,奉献在社区创建一线;曹梦竹等一批居民从楼院建设的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如今,九里山社区西街楼院实现了从落后楼院向先进楼院的逆袭。

从局外人到局内人,从不理解创建到积极创建,从创建为民到人民创建……当每一位马村人都在为马村增色添彩的时候,相信马村一定会变得更有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