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飛上太空,遨遊宇宙星辰,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無比的艱險,看似風光無限,可對於執行任務的宇航員來說,需要經歷九死一生。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在幾百萬年時間裡,人類從未真正離開過地面。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人類插上想象的翅膀,並且逐漸利用科學來探索宇宙,由於技術和資金所限,人類最多也只是利用望遠鏡進行觀測。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太空,直到1969年,這顆星球上的第一個人類終於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縛,踏上月球的土地,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儘管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依然甚囂塵上“登月騙局論”也為這場迄今為止規模最為浩大的太空項目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月球距離地球大約為38萬公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宇航員不僅要跨越很長的距離,而且沒有了大氣層的阻擋,宇航員還要直接暴露在160度的高溫和各種致命宇宙射線下,重要的是,他們必須確保安然無恙。除了登陸月球以外,返回地球也是又一項艱鉅的挑戰,畢竟宇航員無法在月球上長期定居下去。那麼問題來了,登月和返回地球到底哪個更難呢?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我們以阿波羅11號飛船舉例,首先是登月過程。與地球軌道飛船不同,美國登月飛船採用的是三艙式,分別為指令艙、登月艙以及服務艙。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將上百噸的飛船送上太空,在與第三級火箭分離後阿波羅11號並不是立馬就飛向月球的,而是沿著過渡軌道飛行了2.5天后,才開始接近月球,此時飛船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進入繞月軌道後登月艙和指令艙開始分離,登月艙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帶著著陸火箭及工作儀器,上部帶著返回火箭及相關人員。當登月艙下落時,下半部分的的火箭工作,讓飛船減速並平穩停在月球表面。接著就是宇航員出艙,進行各種探測活動。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在宇航員返歸地球時,情況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服務艙和登月艙在完成任務後留在了月球,只剩下指令艙,加上許多設備和儀器用品沒法帶回地球,只能就地丟棄,這就造成飛船返回時的質量大大減輕了。而且月球重力僅僅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還沒有大氣,所以需要的燃料遠遠比脫離地球表面小得多。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返回時,返回艙先利用返回火箭離開地面,返回艙火箭只需提供1.6噸推力,就能在4分鐘內將返回艙送入月球軌道,指令艙在規定時間內主動與返回艙對接,並把宇航員接回指令艙,隨後丟棄返回艙,然後開始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當宇航員回到地球時,只剩下一個小小的著陸艙了,著陸艙靠大氣層和降落傘減速,最後掉進大海中實現軟著陸,最後,地面工作人員將宇航員打撈上船,至此,整個返回過程才算正式結束。

登月跟成功返回地球哪個更難?阿波羅迷來討論下?其中有你嗎?

看到這裡,你覺得登陸與返航哪一個更難呢?其實對於登月這樣的工程來說,任何一個環節都是容不得有半點疏漏的,稍有差池,宇航員就得付出生命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