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存一系列政策和监管风险 稳定币发展何去何从

Libra的出现让稳定币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也将其潜在的一系列有关金融稳定、政策和监管风险问题摆到人们面前。尤其在近期,Libra越发艰难,6个Libra协会成员先后退出,G7发布稳定币报告称Libra等在没有充分解决相关挑战及风险,七国集团将不允许任何全球稳定币计划的启动。可以说,从Libra开始,有关稳定币的讨论从未停歇。那么,稳定币近期监管走向如何?未来的推进将遇到哪些阻碍?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缘起——连接数字货币世界与法币世界

稳定币诞生的背景是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巨大,其作为一种交换媒介,来连接数字货币世界与法币世界。稳定币最早起源于 2014 年 Bitfinex 组建的泰德公司(Tether Limited)发行的 USDT,即一种具有稳定价值的加密货币。

目前最常见、也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是法定货币抵押的稳定币,其中包括上述提及的Tether (USDT) ,此外还有TrueUSD (TUSD)等。它们试图与法定货币挂钩(例如 1 美元)。在假设支持是合法和定期审计的情况下,法定抵押的稳定币预期是稳定的。它们高度集中,必然与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银行挂钩。但也因中心化和透明度缺乏等问题使得稳定币难“稳定”。此前USDT暴跌也反映了其中存在的信任度缺乏问题。

除去上述法定货币抵押的稳定币,目前还出现了加密货币抵押的稳定币、无抵押/算法式的稳定币。

仍存一系列政策和监管风险 稳定币发展何去何从

热议——Libra浩浩汤汤的推进

虽然稳定币发展数年,但真正将其大规模引入大众视野的是Facebook发布的Libra项目。

北京时间6月18日下午5时,Facebook旗下加密项目Libra正式发布白皮书,有关Libra的项目愿景、应用场景、协会情况、参与方法等信息,正式与大众见面。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白皮书概述指出:我们努力打造一个新的去中心化区块链、一种低波动性加密货币和一个智能合约平台的计划,以期为负责任的金融服务创新开创新的机遇。

Libra 的目标是成为一种稳定的数字加密货币,将全部使用真实资产储备(称为“Libra 储备”)作为担保,并由买卖 Libra 并存在竞争关系的交易平台网络提供支持。这意味着,任何持有 Libra 的人都可以获得高度保证,他们能够根 据汇率将自己持有的这种数字货币兑换为当地货币,就像在旅行时将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一样。这种方法类似 于过去引入其他货币的方式:确保这种货币可以用于换取真实资产,比如黄金。目的是为了帮助培养人们对新货币 的信任,并在货币诞生初期实现广泛使用。尽管Libra 不会使用黄金作为支持,但它将采用一系列低波动性资产(比 如,由稳定且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政府证券)进行抵押。

值得注意的是,在Libra发布后,遭到多国围攻与频繁听证。G20更是直指Libra在监管等方面“面临严重的风险”。有关稳定币的讨论和其中蕴含的风险可以从Libra听证会内容中窥见一二。Libra听证会总结丨扎克伯格6小时舌战群儒 都说了什么?

可以预见的是,Libra越发艰难,6个Libra协会成员先后退出,G7发布稳定币报告称Libra等在没有充分解决相关挑战及风险,七国集团将不允许任何全球稳定币计划的启动。听证会后Libra能否顶住压力,何去何从,我们还未可知。但从Libra的推进可以窥见,稳定币的路还有很长。

政策——肯定创新效应 警惕潜在风险

Libra风险解决前不应发行

美国当地时间18日下午(北京时间19日凌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讨论。在当天的会议上,与会各方就Facebook计划发行的加密货币Libra达成共识,称其在监管等方面“将引发严重的风险”。

作为轮值主席国召开记者会的日本银行总裁黑田东彦表示:“G20全体一致认为,在解决风险之前不应发行。” 围绕Libra,防止恶意洗钱和保护使用者的权利等很多课题被指出。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G20成员都提出了否定的意见,因此facebook的计划或将面临大幅度修改。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了Libra的便利性,但他同时也指出,如果在监管出台之前普及的话,会有人遭受不利影响。”

“G20全体一致认为,在解决风险之前不应发行。”这就是G20对Libra的态度。

肯定稳定币创新效应

七国集团(G7)发布报告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提供了可提供廉价且近乎即时的国内支付系统。但是,当前的支付服务仍然存在挑战。最重要的是,跨境付款仍然缓慢,昂贵且不透明,特别是对于零售付款(例如汇款)。在全球范围内,尽管有11亿成年人拥有手机,但仍有17亿成年人无法使用交易账户。鉴于基础技术的创新潜力,最初设想了加密资产来应对其中一些挑战。但是,迄今为止,它们遭受了许多限制,不仅是严重的价格波动。因此,对于某些投资者和从事非法活动的投资者而言,加密资产已成为高度投机性的资产类别,而不是用作付款的手段。稳定币具有加密资产的许多特征,但试图通过将其价值与资产池的价值联系起来来稳定“币”的价格。因此,稳定币可能更有能力充当支付和价值存储的手段,并且它们有可能为全球支付体系的发展做出比现有体系更快、更便宜和更具包容性的贡献。也就是说,稳定币只是试图解决支付系统中现有挑战的众多举措之一,而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未经测试。G7财长和央行行长要求在2019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召开之前由稳定币工作组提交一份报告,包括其建议。

不同于G20,G7对稳定币的态度友善的多了。G7的报告认为,稳定币可能更有能力充当支付和价值存储的手段,并且它们有可能为全球支付体系的发展做出比现有体系更快、更便宜和更具包容性的贡献。

增加联合监管解决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消息,2019年10月17-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政和央行部长级和副手级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发布G20关于稳定币的声明,肯定金融创新的潜在效益,同时指出稳定币具有一系列政策和监管风险,尤其是在反洗钱、反恐融资、消费者保护、市场诚信等领域,有必要在稳定币项目启动前评估和解决这些风险。会议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基金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等国际机构继续研究稳定币的相关风险和影响。

全球主要国家政府开始联合起来监管了。G20发布关于稳定币的声明,认为稳定币具有一系列政策和监管风险,尤其是在反洗钱、反恐融资、消费者保护、市场诚信等领域,有必要在稳定币项目启动前评估和解决这些风险。这意味着新的稳定币项目启动遇到的障碍会越来越多。

标准制定提上日程

此外,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发表主题报告指出,将存在洗钱风险的「稳定币」和其他新兴资产列为重大的战略举措,而目前是中国央行条法司司长刘向民作为 FATF 的轮值主席。该报告称,诸如稳定币之类的新兴资产,由它们提出的全球网络和平台,有可能导致虚拟资产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有可能产生洗钱等风险,一般而言,稳定币及其服务提供商都应该受制于FATF的标准。FATF正在积极检测包括稳定币在内的新兴资产,将继续检查他们的特征和风险,并考虑进一步阐明FATF标准如何应用于稳定币及其服务供应商,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更新。FATF 认为各国主管部门有责任通过国家法律法律在其辖区内实施AML和CFT的规则,FATF将努力促进适用于虚拟资产和其他新兴资产的FATF标准在全球有效的实施。

设在巴黎的FATF是一个政府间组织,该组织是在七国集团(G7)倡议下于1989年成立的,旨在制定打击洗钱的政策,并一直在呼吁加强全球各国的监管力度。 这一举动反映出,加密货币部门实际上已成为国际执法机构日益关注的问题,并且该领域缺乏监管可能会助长洗钱,资助恐怖主义,逃税等想法。

可以看出,监管真的越来越严了。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未来肯定会制定应用于稳定币和其他虚拟货币及它们服务供应商的FATF标准。

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创新的发展势必要与社会发展与监管协同发展。有关稳定币的讨论和未来走向,我们将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