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1

南岸苏家坝立交下,出了一幢全国闻名的“网红独栋”!

如果用软文的标准口吻,应该这样描述:

他,绿植包裹,私密性极佳;

同时,享有超大花园,可耕种,可种花,亦可栽树!

地处城市交通咽喉之上,繁华之中。

独栋旁,那一条幽深的小径,是唯一的向外连接通道。

正所谓,隐于闹市之中,却又出则繁华。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是的,大明星,易烊千玺,就曾住在那里。

周冬雨,也有同居几天。

最近这里红的不得了。

微博上,有人明确表示,要“高价购买”。

不知道有没有开发商来这里开发开发!

2

红得让人同样意外的,还有另一个地方--回兴。

因为是个老城,回兴很少有新房,所以基本上是存在感很低的区域,他的大表弟中央公园才是男一号。

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大表哥回兴倒是赢了大表弟三回。

1)4月的回兴地王,土拍价是超过中央公园的;

2)网红XX姐,就住在回兴;

3)回兴的新房价天花板,居然超过了中央公园!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当初11149元/平的地价,折算下来。

变成了现在套内31000元/平的新房价。当然,这套带花园,户型也很霸道,算是楼王!普通房源,也并不都是天价。当然,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议论的焦点!

文案我都替中央公园一众楼盘想好了:“XX都3万了,咱们这真不贵,刷卡吧”!

但我相信,相比这个,更多人好奇,回兴,凭什么卖得和两滨一嘴一个价?

有什么支撑呢?

3

半年前,类似场面,是真壮观。

全是土拍,到处王炸,北有水土,南有滩子口。

吃瓜群众最大的乐趣,就是争论地价和房价的关系,有些人说,地价贵了,房价便宜不了;有人说,房价预期决定地价,但地价不一定决定房价!

后面一句,是我的观点。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图中所示,正是昨日卖出去的地。

环线旁,大石坝,妥妥的主城核心地块。邻居保利香雪,二手房房价卖上了16000(建面),新房旭辉星奕,套内也喊上了20000。

结合行情,虽不说上万,但开发商轮流举牌抢着意思意思,还是有必要的。

但很可惜,7145元/平,底价成交。

是捡漏还是接盘?

客观来讲,原因很多。

1)单说大石坝土拍为什么低?一是他有商住用地,需要自持5万方商业,剩下的地,只能做点高层产品。

2)商业难做,是共识,而且本地块还有招商限制!需要引进世界500强!这就相当于捆绑销售。对于大多只想修住房卖的开发商,一担心自己,二担心市场。

3)当然,今年尤为特殊,下半年融资渠道的收紧,打乱了很多房企的计划。

4

总之,不太高涨的购房欲望,不太热情的土拍市场,造成大家看不清未来预期的状况发生。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其实是从有限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别忘记一个事实。

上轮行情启动之后入市的新地块项目,跟之前的老项目,有本质上的不同,土地成本,品质定位,盈利预期等,都要好。

这是回兴地块出现31000元/平房价的支撑。

一些老项目,是地价4、5000,市场价10000元/平上下的时候,做的产品定位;

全新项目,是地价10000上下,按照预期房价20000元/平做的品质定位。

本质上,房子的确会变得更好。

于重庆楼市,良好循环的过程,是螺旋式缓慢上涨,成本高,又想卖好价钱,那就必须拿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去打下市场

难度增加,但却是正确的事啊!

回兴地王,不会是个案。

坚持更好的产品,还是向市场妥协,是个艰难的选择题!

5

说说另一件事。

昨天,整个朋友圈都被一个叫XX天宸楼盘的刷屏。

原因只有一个:便宜。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小户型公寓,单价算下来,不到8000/平;总价算下来,10多20万!

还能分期!

渠道上,也发了狠,中介的成交提成,按总房款,能达到8%

重赏之下,听闻隔壁龙湖租售中心的人都安耐不住发朋友圈卖友商的房子了!

价格,分销,再加上区域本身有概念...

现场,成了这样。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如果不是看过视频,我也以为中介兄弟在围殴,仔细看,他们手里拿的都是认购单。

几者因素共振,还管什么商业公寓再交易税费高?不易出手,缺少流通性?

那一刻,大家热血上头,抢!

甚至还惊动了派出所?

回兴卖上了30000?西永开始抢房?重庆楼市有奇事

抛开这房子到底买不买得的问题。

就此现象其实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几点:

(1)市场购买力依然旺盛;

(2)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出口的投资需求,仅仅需要一个触发的契机,就点燃了?

当然,对于我们,见多了套路的人,搞清楚背后的逻辑。

自然就会不慌,不忙。

不大惊小怪。

6

房地产这行,如果一定要听观点,其实建议听地产老板的。虽然面对公众媒体,老板们更多时候会站在自己企业的立场,表达观点和诉求。

但超大型企业老板的判断,一定不会错到哪里去。

在前几日中国民生银行主办的2019中国不动产金融年会上,融创老板做了演讲,用很多浅显的语言,说出了他对后市的预判。

于是,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分享给大家。

大致如下:

1)关于趋势。

目前房地产政策环境,是让经济不依赖房地产,这是一个国家战略,是一个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国家战略。

改变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已经是一个国家的政治高度和长期战略选择了,我们要理解这次的调控。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压力那么大,憋不了太久,就会放松。

孙老板说,不太可能。

2)未来房地产整体市场规模还是很大。

一个是城市化的需求,另外是改善性需求,这个行业据他估计还会保持很多年,今年大概是16万亿左右,这个规模大概还会保持很多年。

这个行业还有一个变化,到15万亿的量级的时候,从增量市场往存量市场变,很多开发商在这些年里面一直在抢占的是增量,有那么多增量,所以大家日子都好过。

但是到了现在以后,就是存量了,就是这15万亿存量,在这上下,这个时候就难做了。从大家抢增量到抢存量,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化。

3)本来一线和二线库存就很小,一轮去库存,基本上把一二三线的库存去没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把风险挤到了低线城市,下面四五线城市、五六线城市,低线城市房价翻了一番,供应量增加很多,有风险吗?要看结构的话,风险大了去了。

4)今后负债总量管理情况下,想增加负债是几乎不可能的。这种管理下,这个行业的杠杆肯定在下降。



因为限价把整个行业的风险定住了,把建设总量控制之后,把杠杆率降下来了。所以限房价对这个行业是好的,即使有泡沫也罢,没有泡沫也罢,开发商好干,最起码风险性小。

5)企业要有综合竞争力。

第一步,先是库存别有问题。如果库存有问题,土地储备布局不对,贵了,那基本上就是别说综合竞争能力了,就是能不能活着。

第二就是品牌、产品、服务,这是个综合竞争力。

第三就是坚定的布局消费升级,像文旅、文娱、教育、医疗、大健康等等。

这里面,你看到了什么呢?

关于未来更靠谱的判断,上面几点,非常有参考意义。

当然,大势如此,而不同城市的差异性会非常之大,微观层面,不同区域,不同品质房产,也会有不同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