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品鑑】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銅質,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鑄造,直徑4釐米,重19克。現藏河南博物院。

【國寶品鑑】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

該枚銅錢呈橄欖綠色,外圓方穿,正背兩面均有內外廓。其正面有鑄文“大觀通寶”四字,直讀,錢文為宋徽宗親書的“瘦金體”。素背。地張平滑(地張:錢幣內外廓之間除文字的部分),上沾有少量土漬,穿郭勻稱規整,整體造型古樸美觀。錢文“大觀通寶”字體纖秀細挺,氣韻貫通,字口無一絲粘連,“通”字為宋代方頭通(通字“甬”頭寫作方形)。“大觀通寶”四個字,有簡有繁,在圓錢上本不易處理得當,但該錢文部署、配置得恰到好處,令人賞心悅目,精美絕倫。由大小推斷,此錢應為大觀通寶當十錢。

大觀通寶當十錢是宋徽宗在大觀年間(1107-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錢文為徽宗御筆瘦金體,是大觀錢中鑄造最為精美的,其精美程度可說是北宋錢幣書法及鑄造工藝的代表之作,在中國錢幣史上也留下了極為濃重的一筆,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受到許多古泉愛好者的追捧。大觀通寶當十錢在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都多有出土。

比較研究

宋徽宗書法、繪畫造詣極高,其獨闢蹊徑創造的“瘦金體”楷書,被認為是中國書法史上最燦爛的一筆。“瘦金體”以硬毫作書,法度嚴謹、結構緊密;瘦挺爽利、冷豔如蘭;筆法蒼勁、筆墨不浮,既表現了書畫家的筆老氣足,又顯得風神飄逸。

北宋在流行御書錢,即皇帝親書錢文,宋徽宗亦將瘦金體書法應用到了錢幣書法中去。宋徽宗在鑄錢上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他與王莽、咸豐皇帝共稱為中國古代三大鑄幣能手。他在位時期,錢監林立,鑄造了大量的形態、錢文各異的錢幣,一直以來學界都認為徽宗朝的錢幣是中國方孔錢中製作最精美的,並將這一時期形容為中國錢幣藝術的頂峰,

徽宗在位期間共用了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六個年號,鑄造了一種非年號錢和五種年號錢。其中建中靖國年間,因年號為四個字,不適於為錢文,也不能仿太平興國年間的例子鑄建中錢,因建中是唐朝的年號,故鑄聖宋元寶、通寶,傳世極少。崇寧年間,鑄崇寧重寶、通寶、元寶錢,均有銅、鐵兩種。通寶銅錢以當十錢為主,小平次之。重寶則只有銅、鐵當十大錢。政和通寶、重寶鑄於政和年間,銅鐵皆有,錢文對讀,小平、折二錢分篆、隸、真三體,版別複雜。折三錢只有鐵錢。重寶為折二型鐵錢,真書體。重和年間鑄重和通寶,僅有小平銅錢,此錢製作精緻,文字秀美,錢文對讀,篆、隸成對,但重和時短,所鑄錢遺留下來的甚少。

【國寶品鑑】大觀通寶

徽宗朝錢幣

1-2.聖宋元寶對錢 3-4.聖宋元寶對錢(小字) 5-6.政和通寶對錢(細筆大字) 7-8.政和通寶對錢(廣和背四決) 9-10.重和通寶對錢 11-12.宣和元寶對錢 13-14.宣和通寶對錢 15-16.宣和通寶對錢(遒勁)

徽宗朝所鑄的錢幣錢文,部分為徽宗所親書,但除了崇寧錢的大部分和大觀錢的全部以及陝字宣和錢用其所獨創的瘦金體書寫外,其餘則為真書或行書,比如大觀通寶小平錢的行書錢為其手筆;政和錢中也有瘦金體,但經考證不是徽宗所寫。還有一部分錢幣的錢文傳為蔡京所書,如崇寧重寶錢隸書體,書法嚴謹規整,渾厚有力。

【國寶品鑑】大觀通寶

徽宗朝的錢幣

1-3.崇寧通寶 4.崇寧通寶當十錢 5.崇寧重寶當十錢 6.大觀通寶 7.大觀通寶折二錢 8.大觀通寶當十錢 9.大觀通寶折三錢

考察徽宗所寫的瘦金體御書錢,可以看出崇寧至宣和年間前後二十餘年,錢文上的瘦金體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崇寧初,趙佶20歲出頭,精力充沛,崇寧通寶四個字一位地瘦硬,所謂鐵畫銀鉤應指的是此時的字。大觀年間的徽宗剛滿30歲,正由年輕氣盛轉向內斂與成熟,在書法中充滿了灑脫和意氣,行文更加舒展。到了宣和年間,他已是四十多歲的人,暮氣沉沉,宣和錢文更加綿軟,一點圓融的勁道也沒有了。書法就如人一樣漸漸衰老,失去了精神,隨著徽宗時期錢文書法的衰落,興盛一時的宋代錢幣藝術也逐漸走下了頂峰。北宋王朝也在這樣衰落無力的統治中,走向末日。公元1127年隨著金兵的鐵騎攻佔開封,徽、欽二帝被俘虜北上,北宋帝國最終滅亡。

【國寶品鑑】大觀通寶

崇寧通寶

【國寶品鑑】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

閆睿,女,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碩士,現就職於河南博物院陳列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