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北大門韶關特產~南雄板鴨

南雄板鴨


廣東北大門韶關特產~南雄板鴨


簡介

南雄板鴨為地理標誌產品,又稱南雄臘鴨,為廣東韶關市南雄的特色產品,以珠璣巷臘巷的出名。板鴨市場售價約每公斤50-60元左右。當然板鴨除了整隻之外,還有臘鴨腸,臘鴨腳翼,臘“符翅”(即鴨腎)。2009年5月26日,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南雄板鴨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品質特點:

“南雄板鴨”已經有千年的歷史,當地亦稱這為“曝醃”。它造型美觀、顏色金黃、香氣濃郁、油尾豐滿、皮薄肉嫩、肉紅味鮮、骨脆可嚼。與之相比,“南雄板鴨”又以珠璣巷臘巷的板鴨最為出名。

據清代《南雄州志》記載:“雄鴨,鴨嫩而肥,脆之,漬以茶油,日久鮮紅而味美,廣城甚貴之。” 南雄臘鴨又稱板鴨,具有造型美觀、鴨皮白中透黃、油尾豐滿、皮薄肉嫩、肉紅味鮮、骨脆可嚼、風味獨特、質量上乘的特點,是人們饋贈親友的美味佳餚,每年都有不少珠三角及港澳地區客商前來採購。

品質前提:

首先製作的鴨子品質好,屬於麻鴨類,而南雄當地水塘眾多,很適合飼養鴨子,這裡長的鴨子皮薄肉厚,味道鮮美。二是南雄地處粵北山區,晝夜溫差大以及霜凍等因素,使得“南雄板鴨”有特殊的香味。在秋冬北風呼呼刮來,家家戶戶都忙著曬板鴨。

原產地介紹:

南雄美食-----南雄板鴨

南雄最出名的土特產當數板鴨,即平時所說的臘鴨。“南雄板鴨”又以珠璣巷臘巷的板鴨最為出名。臘巷是珠璣巷中的行業作坊街巷之一,以精製臘味而聞名遐邇,舊時,臘巷居民以製作臘味為業,尤以臘鴨享有盛名。

臘巷的臘鴨又稱板鴨,具有造型美觀、鴨皮潔白、油尾豐滿、皮薄肉嫩、肉紅味鮮、骨脆可嚼、風味獨特、質量上乘的特點。南返路過珠璣巷的商旅,在此都要品嚐或購買臘巷精製的臘鴨,拿來送禮等等。

一般是年前兩個月左右開始製作,每戶人家一般都會板上10只左右,不過最地道的南雄板鴨是農戶家自己製作的,在市場在買的一般都沒有農戶家裡做的可口,所以如果你想嘗口正宗的南雄板鴨就要到農戶家裡吃了。

做法

製作工序

據瞭解,板鴨的製作很傳統:

1、先選鴨,愈肥愈好,最好是未下過蛋或未換過毛的嫩鴨。

2、然後把鴨子拔毛弄乾淨後,剖開去內臟, 用鹽及香料醃一個晚上,並攤開擺在竹撻上,鴨子上加適當的重物壓住。

3、把成型的板鴨用乾淨布擦去附著在板鴨上的雜物,再用“頭酒”塗在板鴨上,這樣可增加板鴨的香味,處理好後就可以拿去曬太陽了,如果晚上讓其在室外“打霜”,則其味更佳,吃起來連骨頭都是香酥的。

4、曬至一定程度,再掛在屋簷下風乾。天氣好的話,一週左右,那散發著濃濃香味的板鴨就完成了。

當地村民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將做好的板鴨用幹稻草儲藏起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或蒸或炒或煮湯。儲藏到第二年的開春也照樣誘人口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