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十四年來首次虧損,孫正義的"投資神話”不再?

14 年來首個季度虧損,日本軟銀集團早些時間發佈了截至今年 9 月底的第二季度財報,運營虧損達 7040 億日元(約合 65 億美元),情況遠遠差於分析師之前預期的 480 億日元的運營虧損。而 2018 年同期的運營利潤則是 7060 億日元,基本在一年的時間裡來了一次盈虧值的顛倒。

其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投資了包括共享辦公空間公司 WeWork 和以打車業務為主的 Uber。在這次慘不忍睹的虧損發佈之前,軟銀集團經歷了一段動盪,軟銀 CEO 孫正義因其對初創公司的一些投資策略而遭受批評。孫正義在財報的發佈會上自己也承認:"我在投資的判斷上出了問題,目前正在深刻地反省自己。"

但同時,孫正義也嘗試讓投資者們相信,軟銀因為對 WeWork 和 Uber 投資而帶來的創紀錄虧損只是發展道路上的一點小波折。即便這一次的虧損很大,大到讓他自己都形容為:"就像颱風過境一樣,這是我創業以來從沒有過的虧損。"

不過,儘管孫正義承認公司的"利潤糟糕",認為高估 WeWork 是自己的判斷失誤,但是在隨後近兩小時的電話會議中,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為其投資辯護,並強調軟銀在科技投資領域的潛力,拿他的投資回報率與傳統風投作對比。

他表示:"時間會處理好任何事情。"同時,他試圖為自己的 1000 億美元願景基金籌集更多的"繼任者"。但由於這次虧損,質疑者的隊伍在不斷擴大。部分人士認為,這些新創公司的價值被高估了,而且缺乏相對明確的盈利模式。

願景基金(Vision Fund)一向是軟銀利潤增長的驅動力,在過去兩年中貢獻了超過 140 億美元的賬面收益。但現在,作為曾經軟銀投資企業中最為耀眼的明星之一,Uber 和 WeWork 的估值縮水會加大其投資組合進一步減記的可能性。因為願景基金對那些將增長置於盈利之上的業務有著很高的風險敞口。

受到本次財報的影響,軟銀股價 11 月 7 日在東京交易所早盤交易中最高下跌了 4.2%,創下一個半月內的最大盤中跌幅。但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 Chris Lane 建議投資者買入軟銀的股票,因為他看好願景基金的潛力,並認為軟銀所持資產的總價值目前被打了折扣。Chris Lane 表示:"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對於下一步計劃,孫正義並沒有表現出喪失信心的跡象。他認為,扭轉 WeWork 的困境是相對"簡單"的,其下屬團隊已經制定好了將 WeWork 救出泥潭的方案。他說,WeWork 的共享辦公空間是可靠的,並指出軟銀對日本的許多 WeWork 辦公室感到很滿意。

不過,孫正義也承認高估了 WeWork 的價值,因為之前沒有發現該公司存在各種各樣的治理問題,比如聯合創始人 Adam Neumann 過大的權力。他也明確表示,雖然軟銀接手了 WeWork,但它會是最後一個救助對象。因為軟銀有"不救助"的政策,在其投資的公司中不會再有任何其他的救助對象了。

WeWork 的本質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只不過它是以"租賃+裝修"為一體出售給企業。因此它可以被理解成為一家長週期性收入的經典高固定成本業務,其收入來源就是這家公司資產置地的利用率,一旦利用率低於 60%,那麼 WeWork 就會虧損,高於 90%,則會帶來鉅額的利潤。

軟銀十四年來首次虧損,孫正義的

隨著互聯網企業增加,這種輕型置地類企業的價值會愈發體現。然而,目前 WeWork 並不能達到如此高的利用率,華爾街方面也認為 WeWork 模式即便是在未來也不具備和其他地產商抗衡的理由。相較之下,作為 WeWork 的頭號競標公司,IWG 的市值只有 40 億美元。以此看來,WeWork 的 80 億美元市值確實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

"自由現金流的潛力將是評估願景基金未來投資的主要標準。"孫正義說道。

願景基金的投資策略是用鉅額資金(向給定類別中最成功的科技創業公司投入鉅額資金,最小的交易額約為 1 億美元,最大的交易額可達數十億美元),以迫使創始人收取比實際需求更多的投資,否則會威脅將把資金投給競爭對手。據一些合作伙伴稱,軟銀在硅谷的經營規模是前所未有的,這推高了很多科技公司的估值,使得傳統風險投資公司難以參與進最熱門的交易中。

但孫正義明確回覆,他並不想讓硅谷動盪不安並引發外界對創業公司估值泡沫的擔憂。實際上,他表示第二期願景基金的募集正在按計劃進行,該基金將很快推出。同時,首期願景基金除了會留下 15% 的資金用於追加投資,其整體的投資使用已於上個月結束。

孫正義一直被奉為投資界的神話,靠著 20 世紀 90 年代對雅虎、阿里巴巴等企業的投資,他一度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軟銀願景基金,其本質是軟銀股份進入 2.0 時代的發力重點。孫正義想要聚焦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應用技術上,因此才加大對願景的注資。

軟銀十四年來首次虧損,孫正義的

當然這種類型的投資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願景基金成立於 2017 年,隨著 WeWork 上市失敗,Uber 和 Vir 生物股價暴跌,這筆鉅額賭注以及它的負面戰績著實影響到了軟銀股份本身的收支平衡。

事實上除了軟銀以外,很多企業都在投資科技領域創業公司,比如谷歌、亞馬遜、微軟。和軟銀相比,這些公司營運收入很高,即便是投資失敗也難以對財報造成實質影響。相反,軟銀原有業務是跨國電信運營商,運營收入無法彌補投資失敗後的虧損,這才導致了企業整體的收入下滑。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es 首席財務官 Vitaliy Katsenelson 在 2019 年 11 月 6 日發表文章"為什麼我們選擇出售軟銀",在該文章中評價孫正義具有沃倫·巴菲特的眼光、理查德·布蘭森的勇氣,以及史蒂夫·喬布斯的遠見。但是他認為,致使軟銀虧損的原因可能來自於 DotCom 2.0 的破滅。

DotCom 指的是 1994 年至 2000 年互聯網泡沫,在 2000 年到 2004 年期間,許多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相繼倒閉,因此互聯網泡沫徹底破裂。DotCom 2.0 則指的是新時代的互聯網技術,如 VR、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等。在 2013 年到 2016 年期間,這幾個技術名詞不斷出現在各大媒體報刊之上,衝擊著大眾的視野。這也讓這些領域的私募大行其道,從而生成了泡沫。

截止至 2018 年年中,DotCom 2.0 去偽存真的過程開始了。相關公司要不倒閉,要不市值暴跌,DotCom 2.0 的泡沫正在被抽乾。願景本身就是打著 DotCom 2.0 的理念去進行投資,其投資虧損也實屬情理之中。

此外,債務也是困擾軟銀的核心問題之一。首當其衝自然是 WeWork 的無底洞,軟銀目前正在成立二號願景基金,池中資金為 380 億美元。不難猜測軟銀是想借助二號願景來為 WeWork 填補漏洞,同時開啟新一輪的投資或者新方向的投資。

其二則在於 Sprint。目前軟銀因為 Sprint 揹負了 390 億美元的債務,此前 T-Mobile 有意收購 Sprint,但是交易遲遲未成功,這也讓軟銀的債務壓力加大。可是就算軟銀成功出售 Sprint,其價值也很難達到願景二號基金的需求,孫正義還需要另尋東家。同時阿拉伯王儲方面也沒有表示願意跟進願景二號基金。

軟銀十四年來首次虧損,孫正義的

Sprint 對於軟銀來說,類似於銀隆與格力之間的關係。2015 年時,拯救 Sprint 迫在眉睫。孫正義在當時自詡為"Sprint 首席網絡官",企圖扭轉 Sprint 的頹勢。但時至今日,Sprint 的情況並沒有好轉太多,依然是孫正義心裡的疙瘩。所以當 T-Moblie 提出併購時,許多人都認為孫正義應該出售 Sprint。2019 年 11 月 8 日,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了 T-Mobile 併購 Sprint,成交價為 265 億美元。但是,這並不代表雙方最終會完成這筆交易。

在願景基金中,85% 為新投資,即和軟銀投資毫無關聯的投資。可截至目前,孫正義對待願景二號基金非常慎重,只有 15% 為新投資。而且願景基金首席財務官 Navneet Govil 表示,願景二號基金全部部署時間需要 4 到 5 年。相較於 1000 億美元的願景一號只花了 2 年半就完成部署,可見願景二號的策略異常謹慎。

根據軟銀向東京證券提交的報告書,願景二號的有限合夥人包括微軟、蘋果、富士康、瑞穗銀行、渣打銀行和哈薩克斯坦主權財富基金。孫正義拼殺多年的情誼在此時幫了大忙。

債務和泡沫破裂讓軟銀的股東失去信心,孫正義必須讓願景二號在短期內實現更高的利潤才行。當然這不代表願景基金沒有回報了,事實上,軟銀堅稱投資者會有 15% 的回報率,只不過從時間表上來看要等到 2040 年。

孫正義表示:"我們的旅程沒有改變,我們的願景也沒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