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神祕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張姓,人口數量在中國高居第三(前兩個是王姓、李姓),多達9540萬人(2018年統計)。

在中國歷史上,張姓可以說是最神秘的一個姓氏。張姓裡並沒出過正統的皇帝,但對歷史的影響卻是最大的。在兩千多年裡,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很多關鍵事件,都是張姓人物作為主導,或開闢歷史,或力挽狂瀾。然而,張姓的起源卻是一個謎團,似乎是在西周後期突然出現的。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蜀漢大將張飛

幾十次影響中國歷史走向

張姓,之所以被認為非常神秘,就是因為他們往往在關鍵時間點上,擔當引導歷史發展的主導人物。因此有玩笑說,“張家人”是開辦時間管理局的,局長就是玉皇大帝(也姓張),副局長是道教的張天師。

我們列舉下例子看一看,這些歷史史實可說非常令人難忘:

第一,結束春秋時代的“三家分晉”事件,幕後關鍵主導者是趙襄子的第一謀士張孟談。

張孟談,被認為是晉國大夫張孟的後人。正是在他的謀略指導下,趙氏果斷堅守晉陽,並由張孟談潛入敵營,說服魏氏、韓氏倒戈一擊,消滅了不可一世的智伯。

第二,為秦國平定六國,制定連橫策略,是張儀。

第三,為建立漢朝,運籌帷幄立下策定之功的,是張良。

第四,開通西域,打通東西方經濟文化聯繫的,是張騫。

第五,創立天師道,成為中國道教文化始祖的,是天師張道陵。

第六,製造地動儀,寫下《傷寒雜病論》的,是張衡和張仲景。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張騫出使西域

第七,引發東漢滅亡的,是太平道創始人和黃巾起義領袖張角。

第八,東漢末年每一個大勢力,必有姓張的名將或名臣輔佐,曹操有張遼、張郃,劉備有張飛,孫權有張昭,袁術有張勳,劉表有張允,劉璋有張任。

第九,西晉短暫的治世中,最重要的名臣是張華。

第十,唐朝最有名的宰相,有張柬之、張九齡。

第十一,安史之亂,死守睢陽保護南方不受侵害,有張巡。

第十二,唐朝末期,領導河西走廊十三州起義歸唐,有張義潮。

第十三,輔佐西夏建國,為李元昊出謀劃策的,是張元。

第十四,南宋滅亡一戰,滅宋的是張弘範,為大宋戰至最後一刻的是張世傑

………………

歷史上類似的例子,其實遠不只這些。張姓,可以說風雲人物輩出,在中國歷史上發揮出了非常不一般的作用。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周宣王卿士張仲

張姓,是西周後期突然出現的嗎?

關於張姓的起源,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有說法稱,張姓源自於黃帝之孫“張揮”,但這個已被確認是後世杜撰。一般來說,把始祖定為黃帝的某個子孫,基本都是不可靠的。黃帝的歷史本身不可考,所有將祖先攀附於黃帝身上的家譜,大多是明清時代的虛構。

但是,張姓的來源在史書上還是有不少線索的。不過,張姓人物的最早記錄,似乎是西周後期突然出現的。

張姓第一位出現的人物,是《詩經》記載的西周後期周宣王的卿士張仲。《詩經·小雅·六月》: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這裡談到的張仲,是周宣王中興功臣尹吉甫的一位朋友,也是輔佐周宣王的大臣。但是,張仲的記錄僅限於此,張仲,也是有史可考的張姓公認始祖。到了春秋時代,晉國有大夫張孟、張趯、張骼等人,史書才有了比較詳細的人物事蹟。

但是,張仲真的是張姓第一人嗎?根據考古發現,張姓的真正起源,可能比張仲早得多。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商周時代的武士

首先,有一個關鍵依據是通過考古研究才發現的。那就是“張”姓在春秋之前,並不是寫作“張”,而是“長”。

證據就是一組出土的戰國兵器:1971年,河南省新鄭的鄭韓故城出土了一批韓國銅兵器,其中兩件銅戈銘文分別為:

“四年鄭命:韓囗,司寇長朱,武庫工師:囗囗,冶尹皮攴造”;

“五年鄭命韓囗,司寇張朱,右庫工師:春高,冶尹:濡造”

由此可見,張字和長字在戰國以前互為通假,張姓本來應該稱為“長”姓。這樣一來,我們再重新審視考古發現,就能找到很多“長”姓的起源線索。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長子口青銅器

張姓的源流:長子國與長狄

1997年,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發掘出了著名的“長子口”墓,這一發現在當時震驚了國內學者。

長子口墓出土了大量西周時代的青銅禮器,其中54件有銘文,其中39器銘文帶“長子口”字樣。這說明,墓主本人叫做“長子口”。長,是墓主的氏名或國名,子是爵位,口為名。這也就是說,河南鹿邑曾經有一個叫做“長國”的西周子爵諸侯國。很有可能,這個就是周宣王卿士張仲所屬的封國。

此外,在湖北黃陂魯台山M30曾出土一件圓鼎,銘文“長子狗乍父乙尊彝”,該墓年代為康王晚期或昭王。這也是長國存在的一個證據。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長子狗銅鼎

不僅是西周,甲骨文三期卡辭中出現有“其又長子唯龜至王受又”的記載。這說的是,商代也有一個名為“長”的方國,這個長國要定期向商王貢龜。

同時,地名也是重要的歷史證據。春秋戰國的三晉地區有長子、長社、長治、長平等地,春秋史書裡還出現過長丘,這些都可能與長姓或長國有關。

另外,春秋時代還出現過一個奇怪的狄人部落——長狄,這個長狄曾經對齊國、宋國、晉國、衛國都造成了嚴重威脅,甚至滅亡邢國,攻破衛國。在《左傳》中有記載稱:“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以敗狄於長丘,獲長狄緣斯”。長狄位於長丘一帶,再將各方線索統統聯繫起來,我們可以認為,長狄就是“長姓之狄”,或者乾脆就是“張姓之狄”。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最有意思的是,長狄的地盤,正是張姓公認的祖源地——河北清河縣,即“天下張姓出清河”。

據記載,公元前661年,狄人破邢,次年,狄人滅衛。而今天的清河縣,正在邢臺市(古邢國所在地)轄區內,位於邢國都城以東不過二百里,位於衛國都城東北不過四百里。清河縣,正是長狄的大本營。

由此可見,春秋時代的長狄,很可能是西周滅亡後產生的,是長國開始“不服王化”,走上戎狄化的一個產物。這個情況非常類似楚國,楚國被稱為荊蠻,而長國就被稱為長狄。事實上,無論是楚國還是長國,都是華夏文明的分支,並非外來的民族。

中國最神秘的張姓:幾十次影響歷史走向,姓氏在西周突然出現?

周平王東遷

重新梳理後的張姓起源

我們通過研究史書,再加上考古發現,就可以總結出張姓的真正來源:

張姓,至少在商代就已經出現,是位於中原的諸多方國之一。在西周時期,張姓是長國國君的氏名,被周王冊封為子爵,地望在河南、山西或河北一帶,甚至有可能長國不止一個。長國在周宣王時期,湧現了張仲、張象這樣的名臣。

但是周幽王後期,太子宜臼(周平王)引來申國、犬戎等勢力,殺死幽王推翻了西周,造成天下大亂,國有二王(周平王、周攜王並立)。在此時,長國很可能處於反東周陣營(支持周攜王)一方被誣衊為戎狄,或者本國統治階層崩潰導致了戎狄化。

在此後的春秋歷史中,長狄作為參與混戰的一員,逐步被別國兼併,長姓家族也逐步分散融入各國,並湧現出了一批卓越人物——晉國的張孟、張趯、張骼,宋國的張匄,以及趙氏軍師張孟談等人,從此張姓開始發揚光大。

由於張姓的興起遠早於春秋,所以在張孟等人在晉國出名的時候,張姓以長國、長狄為基礎早已經在北方開枝散葉,所以才能夠在今天成為中國第三大姓氏。(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