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徐靜,一名急診室年輕大夫,來自山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是她的自述。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拼盡全力地搶救

換不來一句“謝謝”

凌晨2:00,急診室來了一位心梗患者,70多歲的老人已經處於休克狀態。情況很緊急,我跟幾位護士必須抓住黃金四分鐘進行搶救,全力以赴為老人做心肺復甦。

連續40min的按壓,我們汗流浹背。幸運的是,老人恢復了心跳!

當時很興奮,一條生命能從自己的手中活過來,這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了。一晚所有的疲憊,在那一刻瞬間煙消雲散。

搶救完,我開始跟病人家屬溝通,安排後期的治療方案。然而在溝通中,家屬非常急躁。他對我提出的治療方案及費用都產生了質疑。我費勁口舌解釋病情的嚴重性,家屬依然認為醫生為了從中得到提成而過度治療。

最終,家屬決定不接受治療,甩手帶著老母親離開了。

望著患者及家屬離去的背影,我分外心痛,又如此的無力。患者回去隨時都有復發的可能,我們拼盡全力搶救回來的生命,彷彿沒有任何意義。

在急診室,類似的情況太多了。

為什麼醫患之間沒有最基本的信任?我盡心盡力,對病人這麼好,家屬為什麼不理解?為什麼他們的第一感覺永遠都是——醫生就想讓病人花更多的錢?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拍案而起

我成了“聖鬥士”

同事經常跟我開玩笑,“靜姐,跟你一塊上班真是太刺激了。”面對患者或家屬的無理取鬧或過分要求,脾氣越來越火爆的我幾乎每天都會拍案而起,成了一名“聖鬥士”。

其實,我並非天生暴脾氣的人。但是在急診科,每天爭分奪秒地工作,急救中搶佔黃金四分鐘、黃金十分鐘,都是為了從死神的手中奪回患者的生命。長期在高度緊張和高強壓力下,我的語速變得越來越快,脾氣也越來越急躁。

面對患者家屬的困惑,為了徵得信任,我都會用最專業的術語,詳細地為他們“解釋”。每一次,我覺得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然而家屬就是聽不懂。我想不明白,為何自己如此專業卻仍無法贏得信任?

另外,患者隱瞞病情,不配合治療的情況也很多。有時候,

哪怕患者能多說一句話,我們的治療就少走很多彎路。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 徐靜

患者那些不信任的眼神,常常刺痛著我的心,也激起我的怨念和怒氣。我覺得醫患之間沒有最基本的信任,溝通起來太難了。忍無可忍時,我就拍案而起,因而辦公室裡的一場場“戰爭”就爆發了。

工作五年,我很想做好一名醫生,然而卻陷入了無盡的迷茫和無力感——我真心想對患者和家屬好,但他們全都跟我吵架!

如何才能建立醫患間的信任?我迫切地想找到一種能夠鏈接人心的方法,能讓患者信任醫生!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其實,患者是信任醫生的

2019年8月,一位我十分信任的大姐邀請我參加三小時家庭建設工作坊。沒想到,這一場學習會,給了我答案。

在觀九念環節,我被震撼了。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家庭幸福、工作順利,如此完美。然而,在觀照自己的內心時,才發現心靈家園雜草叢生,傲念、怨念、躁念等等九念,自己全都有。(後附九念圖)


尤其是傲念,我太傲慢了,一直那麼的趾高氣揚,永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他人!我指責患者不信任醫生,可是捫心自問,我值得患者信任嗎?我是真的對患者好嗎?在治療的過程中,自己的念頭真的那麼純粹嗎?

想想自己剛剛工作的時候,面對嚴峻的醫患關係,尤其急診室遇到糾紛的幾率特別大。我的念頭裡都是盤算著如何把自己脫離出來,8年寒窗苦讀,我不想被患者送上法庭,毀掉前程。因而,自己從不敢擔當,能給患者檢查的都安排檢查,寧可多查,絕不漏掉一項。

其實,患者並不是怕花錢,而是怕花冤枉錢;患者也不是有意隱瞞病情,而是真的不瞭解醫學常識。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 徐靜在學習中華文化

在讀懂患者的這一剎那,我終於明白了,患者是信任醫生的。他們來到醫院,醫生就是他們所有的希望。

只要跟他們用最直白的話講清楚做每一項檢查的意義,他們能聽懂,能理解,哪裡會有吵架。

爭吵,映射的都是自己那顆麻木、傲慢的心啊!醫生對患者有怎樣的行為作用,患者自然反饋給醫生怎樣的反作用,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真理如此真實!

我愛患者嗎?

這個問題,讓我淚流滿面。如果每一個患者,都是我的家人,那些爺爺奶奶是我的爺爺奶奶,我就是那個家屬。我還會急躁嗎?還會爭執嗎?我會用怎樣的一顆心對待呢?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謝謝你,徐大夫”

最近同事見了我都說:“靜姐,你怎麼變了呢?怎麼變‘柔’了呢?”

以前,我覺得與患者、家屬溝通好難,因為彼此的不信任總是無休止地爭吵。今天,我覺得溝通好簡單,只要把自己的私心雜念去掉,真誠地對患者好,醫患溝通起來是如此順暢。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徐靜與患者家屬

現在,哪怕再忙,我都會用最通俗的語言,耐心地跟患者或家屬講明病情以及每個檢查項目的價值。

我這個“聖鬥士”,已經很久沒拍桌子了。

有一次,一個“VIP”(多次來過醫院,脾氣很大,很難溝通)患者,來到醫院說自己胰腺炎又犯了。通過診斷我發現患者並不是胰腺炎而是腸梗阻。但這位患者堅持說是胰腺炎,要直接治療,不用檢查,並與我發生爭執。

我沒有憤怒,耐心跟他的家屬講明白症狀,家屬便帶患者做了檢查,結果真的是腸梗阻。在治療完離開醫院時,這位“VIP”患者專程找到我,依然是一副大哥的姿態,但他說:“謝謝,如果你遇到事兒,找我,保證解決!”

有了越來越多好的行為作用,我開始收穫越來越多好的反作用。

有一次在街上,偶遇一位患者家屬,她突然叫住我說:“謝謝你,徐大夫。”她說自己也是一名醫生,但她從來沒見過急診醫生這麼忙碌的情況下,還能耐心照顧好每一個患者。

聽到這句奢侈的“謝謝”,我的眼淚都快迸出來了。

最近,還有很多的患者或家屬在出院時,都會過來跟我說一聲“謝謝”。

沒有人會拒絕你真誠地對他好!當我們真的愛病人,把病看好,病人不會把你送上法庭,而是會謝謝你,會給你寫表揚信!好人好自己,真實不虛!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而曾讓我陷入困頓的醫患信任問題,原來是一個假問題。信任是一種德,德的源泉是道,道的源泉是心。當醫生明心淨心、建設心靈品質,便能感知到患者的無聲呼喚,並與之建立心與心的鏈接!

《人民日報》曾經撰文指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信任缺失的環境下,醫患雙方都是受害者。而要破解醫患信任危機,必須高揚醫學人文精神,只有喚醒人心的良知,醫患關係的堅冰才會日漸消融。

心上一小步,醫患關係一大步。像徐靜這樣,學習中華文化,開始明心淨心,建設心靈品質,便可喚醒醫者仁心,破除醫患關係的堅冰,讓醫學更溫暖!

深深深深地祝福每一位醫生,明心淨心,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新貢獻!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醫患矛盾,是有解的,請聽一位醫生的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