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劉秀、劉備、劉裕就軍事的角度來評價誰厲害?為什麼?

多智星小諸葛


劉邦,劉秀,劉備,劉裕這幾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都是老劉家的人都姓劉,又都是牛人,都曾在我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先說漢高祖劉邦,他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出身比較低微,創業又比較晚,到40多歲的時候,還吊兒郎當的在街上閒逛呢,不但他大哥大嫂看不起他,就連他的老父親也說他不務正業,但是就這麼一位老混混,卻最終成就了一方霸業。


他他依靠著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和漢初三傑的輔佐,(韓信,張良,蕭何)再加上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最終稱帝。劉邦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他的成功絕非偶然,他成功打敗了,事事都比自己強的項羽,可以說劉邦的成功不得不讓人驚歎。

再說劉秀,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是劉邦的直系九世孫(家譜可查)劉秀被人稱為“位面之子”他的成功可以說有很大的僥倖在裡邊兒,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竄奪了正權,劉秀作為劉氏子孫,當仁不讓的扛起了反對王莽的大旗,最終成功,劉秀雖然有一些僥倖,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不亞於劉邦,要不然也不可能這麼輕而易舉的統一天下,打敗那些反對他的人。


接著說劉備,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勝是漢武帝的異母兄,這個王爺沒有什麼猜的,最大的本領就是生兒子,據說有100多個兒子,再說劉備的軍事才能,劉備的半生都在漂泊寄人籬下中度過,在奪取漢中之後,自稱漢中王才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劉備的一生靠著諸葛亮打過幾次勝仗,在他的鼎盛時期,也就是他當漢中王的時候,劉備確實有一些軍事才能,但是要比劉秀和劉邦遜色一些。

再說劉裕,劉裕是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劉邦的這幾位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是,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由於年代久遠沾不著光,致使少年家貧,但是他們又不甘於寂寞,他們覺得自己是漢室宗親必須要做一番大事業,所以就前赴後繼的稱帝,但是這幾個人中做的最成功的是劉秀,他讓老劉家的江山延續了近200年,關於劉裕的軍事才能,和劉備是難分伯仲的,和前兩位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他和劉備可以一教高下。



總結:自西漢末年以來,劉氏稱帝的除了這幾位還有不少,比如,劉盆子,但是這些人都沒有什麼建樹,就直接給略過了,除了劉秀可以和劉邦相媲美之外,其他的在這兩位面前簡直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佳寧姐姐說歷史


都是老劉家人,都很厲害,都是大牛。不過純論軍事的話,把劉裕放這裡跟另外三個比,有點欺負人了。


第一、南朝宋武帝劉裕

雖然劉邦、劉秀、劉備都是帶兵打仗的人,但是跟劉裕這種從底層一點點打上來的,還是沒有可比性的。從自己帶著兵衝鋒陷陣,到帶著千軍萬馬北伐,劉裕都都輕鬆駕馭,他能成為南朝宋的開國君主,真的是靠他一點一點打下來的,論政治、個人魅力,他可能照另外三位差得遠,但是純軍事實力還是可以輾壓的。

第二、漢高祖劉邦

劉邦能比劉秀高,還是在於他的戰績。

雖然劉邦吃過不少敗仗,但也不要忘了他的對手是項羽,楚漢戰爭時期最能打的兩個人之一;還有匈奴史上最牛的單于冒頓。更重要的是,他曾經在滎陽跟項羽對峙了近三年之久,也足以體現劉邦的實力。建漢以後的平叛之旅,尤其是打英布和陳豨,這可都是劉邦率軍親自討伐滅掉的,英布好歹也號稱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第三、東漢光武帝劉秀

跟劉邦相比,劉秀沒吃那麼多敗仗,當然也沒有那麼多勝績,他自己獨立帶兵打仗的時候還是不多的。不過,昆陽之戰,雖有天助,但如果沒有劉秀的果敢和堅決,也是打不贏的,“位面之子”打起仗來也不是吃素的。

第四、蜀漢昭烈帝劉備

劉備很強,很牛,魅力無人可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打下江山。但是,論打仗,跟其他三位相比,他也只能是個“弟弟”,沒事還是少自己帶兵打仗為好。


水一白聊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四位都姓劉,均為開國之帝,都是人中之龍。

雖然本問題的出發點,是僅以軍事角度來評價四位人傑孰優孰劣,但要詳盡的論述,卻不得不拿四位人君其它方面的才能,和所處政治大環境來加以輔助論證。

分析:

(一)劉邦———秦朝暴政在先,人民流離失所,當局離心離德,已盡失人心。於是天下群雄並起,諸侯爭霸。亂世降臨。

所謂亂世不僅出英雄,還出梟雄,謀臣武將,只要你有不世之能,皆可有所作為,創下一番天地。只是此時,豪傑英雄多如牛毛,如走狗屠夫。任誰,在秦朝徹底覆滅之時,都想一統天下。

光會用兵,不行。只會謀略,也不行。兩者兼得,還是不行。怎麼辦?唯有競爭,真金不怕火煉。唯大智大能大勇之大格局者方能最後脫穎而出。

劉邦其人,用兵不如韓信,謀略不如張良,籌措不如蕭何。卻以善將將之能,最終勝出。

難易指數:三星。

(二)劉秀———前有王莽篡政,倒行逆施,冒天下之大不韙,改朝換代,自立為新帝。

熟不知西漢自高祖創業以來,又經文帝景帝歷代休養生息,至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時期,大漢王朝,天下歸心。

武帝雖窮兵黷武,致使西漢國力衰頹,喜的是,又有中興之主漢宣帝,加上託孤賢臣霍光輔佐,硬是將西漢國運延長。

西漢自漢哀帝死後,國運徹底難以再繼。但西漢餘威餘恩尚在,劉秀雖不是嫡出,卻是正統皇家身份。熟不知,劉秀竟是一位不世之全才偉帝。多方有利因素加在一起,還沒怎麼施展自己的軍事統籌才能,便摧枯拉朽,剿滅叛軍,再延大漢恩威。

難易指數:二星。

(三)劉備———東漢末年,大漢四百年氣運,早已消失殆盡。他除了一個可憐的劉皇叔身份,在北方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獨佔天時。東南孫權盡得地利,他劉備只有靠人和。

幸好天將大智大仁之士,之諸葛孔明,計定天下,又添五虎上將傾心輔佐。終於三足鼎立,成就一方霸業。

難易指數:四星。

(四)劉裕———前無聖朝餘威餘恩加身,自身又不是什麼皇家身份,加上五胡亂華時期,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華夏文明,幾盡滅亡,此時中華大地,宛如地獄,而劉裕的競爭者,不是謀士和武將,是披著人皮的“魔”。

劉裕要完成他的雄圖霸業,他既要稱聖雄,又要當魔王,還要做人帝。難啊!但他硬是生生打出一片天地。

先平孫恩和桓玄,再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之統一局面。

隨後又滅南燕、後秦,降仇池,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光復洛陽、長安兩都。南征林邑,使其全境歸附。

原本還想著收復北魏,人老了,也太累了,嗝屁了。

難易指數:六星。

那麼四人,軍事才能如何排序呢?

劉裕:打遍天下無敵手。Number 1。誰叫他又寫了一部兵書呢。

劉秀:天下英雄在我手 。Number 2。昆陽之戰,以少勝多,以一敵四十。

劉備:勤勞致富靠雙手。Number 3。個人戰鬥力強於全局用兵部署力。

劉邦:天下英雄都是狗。Number 4。加一句:我是流氓我驕傲。


月隱生


摘要:就軍事來說,劉裕厲害,其次是劉秀

這四個人都是開國皇帝,且都姓劉,論起關係來,其實都是一家人。

而且幾乎都是白手起家,都是論軍事能力,認為劉裕略強於其三人。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乃是長沙定王劉發(漢景帝劉啟(漢高祖劉邦之孫)之子)之後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劉勝(漢景帝之子)之後。



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劉裕則是漢高祖劉邦的異母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

從軍事角度來看,劉邦的軍事實力是一般的。從彭城之戰輸給到項羽可以看出。依靠的還是韓信超強的軍事實力。

昆陽之戰是劉秀的親自策劃指點,創造了2萬人馬破四十多萬的傳說,這是歷史上比較少見的具有軍事才能的帝王,就是覺得他的對手有點弱。

前期的劉備屢戰屢敗,在諸葛亮出山後,在諸葛亮的一起謀劃下佔領荊州,入主西川,攻佔漢中,可以看出軍事才能仍然存在,但初期力量太小。

劉裕,劉裕統一了大半個天下,年輕時做偵查兵隊長的時候個人戰場殺人記錄是百人以上,軍事才能很強,喜歡打仗。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句話就是描述的,他是第一個在五胡亂華100多年後收回兩京的。 在五胡亂華期間,漢族文明受到遊牧騎兵的極大影響,劉裕一個人獨立創造了南宋。劉裕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勇猛之人,劉裕從小兵開始,常常披堅執銳,身先士卒,每戰都衝鋒在前,劉裕一步步走,且指揮有方,富有智謀,善於以少勝多。他是戰場指揮能力和戰術的領導者。

明人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心語之窗666


關於歷史上劉邦、劉秀、劉備、劉裕在軍事角度誰厲害,歷史上有過這樣幾段精彩的評價,咱們從這幾段評價中看看他們的能力。

  《資治通鑑》有過這樣的評價, 後趙石勒皇帝一次大宴群臣,問大臣勒有一次跟大臣們說起自己能與歷史上的哪位皇帝相提並論,徐光說:“可以和漢高祖劉邦相比,石勒說不,要是在劉邦時代自己只能做劉邦的手下,像韓信、彭越那樣而已,然後說若是和漢光武帝劉秀同一時代,則會和劉秀逐鹿中原,最後鹿死誰手都不一定,而後又說自己無比鄙視曹操、司馬懿這兩個只會欺負孤兒寡母的人,看不起他們。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石勒認為他自己的能力不如劉邦,和劉秀差不多,鄙視曹操。這段話可靠嗎?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奴隸而當上皇帝的,在他統治全盛時期,統一了北方,是當時世界上有數的大國,手下能人輩出,說明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劉邦能力石勒,石勒能力和劉秀大致對等,劉秀又大於曹操。

  那麼,咱們再看《三國志》曹操對劉備的評價,《三國演義》中有青梅煮酒論英雄,在《三國志》當中也有記載,曹公謂先主(先主是劉備)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認為劉備和他的能力一樣高,而藐視袁紹。

   這樣來說,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劉邦能力大於劉秀,劉秀又大於劉備。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劉裕,《讀通鑑論》中提到:宋武興,東滅慕容超,西滅姚泓,拓拔嗣、赫連勃勃斂跡而穴處。自劉淵稱亂以來,祖逖、庾翼、桓溫、謝安經營百年而無能及此。說明劉裕的能力超過了祖逖。

   而我們再看祖逖北伐,《晉書》記載:“石勒不敢窺兵河南,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說明石勒害怕祖逖,但是最終祖逖也沒有北伐成功,祖逖和石勒能力大致對等。

所以我們可以從中的出一個結論劉裕的才能在在祖逖和石勒之上。

這樣我們大致得出一個結輪,劉邦的能力大於劉裕,劉裕大於劉秀,劉秀又大於劉備。我申明一下,我得出的結論是從當時人們的考量來論英雄,而不是看他們的結果、功績,不以成敗論英雄,如果從他們的功績來看,排序是不一樣的。但是我覺得這樣的順序也是有一定合理性,因為上述史料當中人物對人物的評價,都是當時第一流的人才做出的評價,眼光可謂毒辣,並且我覺得是從他們的切身經歷當中得出的,是經驗的總結。








軍哥奇談


軍事分戰略,戰術,這軍事能力可通謀略策劃臨陣和不臨陣也可以得以實施;統兵臨陣,衝鋒陷陣,這軍事能力是又一種能力。

論軍事能力,這四位劉姓先輩還不好分排。只能分別評各自所長。劉裕興宋是從做壯丁開始的,是靠衝鋒陷陣而露出龍角的,自身的優勢是臂力過人,武藝高強,再加上雄才大略而有天下。史評劉袼如能長壽,將有一統中華,做第三劉姓的一統的開國君主。如說劉裕衝鋒陷陣第一,那對光武帝劉秀又失公平,劉秀在為蕭王前一直在戰火中鍛鍊,就昆陽一役就赫赫於天,。誰第一誰第二,我真說不出,只得成立評委會了。

如果說戰略能力,四人怎分第一第二呀!只能說劉備有差。誰叫老人家背隆中初謀,興傾國大軍為兄弟報仇呢!可以有人會說劉邦也是常戰常敗呀?這個就是情況不一樣,那個實力所致,劉邦的軍力根本就不是項藉的對手。在戰略上劉邦在主戰陣牽制強敵,戰略佈置沒問題。

再怎麼說,?排名次對我這隻有驢能力的人就免了。

〈這軍事能力可通過謀略策劃臨陣不臨陣〉


厚德41319



漁樵之人W


劉秀→劉邦→劉備→劉裕

劉秀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品學兼優,德才兼備,難得一見的完美帝王;

劉邦知人善用,機變過人,堪稱一代英主,惜乎人品難稱至善;

劉備承先祖之明,知人識才,青出於藍,德勝高祖,用人以誠,頗得眾心。惜乎用兵之術似有不足,且機變果決稍遜高祖。

劉裕揮斥方遒,進退有度,候機而發,斬將奪權,揮師北上,恢復中原,亦稱一代人傑。惜乎小富即安,不求更進。


逍遙遊ing


光武帝劉秀強於其它幾位,從白手起家在短短的三年內就建立了一個開國皇朝,足夠見證其軍事才能和凝聚人材能力,可稱文滔武略,英明神武。


嶸崢崢


劉邦劉秀劉備劉裕都是歷史上很有作為的皇帝。但光就軍事能力上來講,我更看重的是劉秀。

六邦善於馭人,正像他說的善於將將,本人極善於權謀。但軍事上卻更多的是依賴於一班將帥喝幾個謀士。劉備更是人格或者說是依靠自己的仁義籠絡人心,另一個原因劉備可能是演義中的人物。劉裕出身平民,勤奮自律,清明道義領導治理有方。而劉秀則是比較全面的一個領導,就軍事上也是一個很英明的統帥。有戰略眼光,有軍事領導能力,也有駕馭能力,自己在軍事上也是

英勇善戰者,昆陽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而勝利以後,又能區別於歷代封建帝王屠戮功臣的做法,妥善處理有功之臣,和平的收繳兵權,保持政權的穩定。

劉秀雖然是一個能力很強且很有作為的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很低調皇帝。正因為如此,歷史上劉秀好像顯得不太明顯,其實他是在軍事行動很厲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