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雷:重视质量与成本 欲在2022年初盈亏平衡

谈及国内电动车补贴退坡对拜腾的影响,戴雷表示,早在成立之初,拜腾就认为一定不能做“依靠补贴”的商业计划。戴雷解释到,“补贴对初期的发展确实有帮助,但是长期发展不能靠补贴——我们当时考虑了产品的定价和目标成本,本身就没有把补贴含进来。”

“车卖出去如果没有毛利的话,那么企业肯定会死,”戴雷认为,企业必须有一个路线图,如卖到多少台车时,才真正可以达到(盈亏)持平。 “现在工厂第一期产能是15万辆,我们(销量)达到15万辆之前一定会实现持平,”戴雷道,“我们现在对10万辆的销量是非常有信心的,最近除了欧美之外,像东南亚、中东等区域也对拜腾的产品非常有兴趣,我们希望在2021年底、2022年初达到这个盈亏平衡点。”

11月6日,拜腾M-Byte“点映礼”在南京拜腾工厂举行,活动期间,拜腾首席执行官戴雷博士(Dr. Daniel Kirchert)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也是他自法兰克福车展后的又一次公开露面。

戴雷:重视质量与成本 欲在2022年初盈亏平衡

拜腾首席执行官戴雷博士(Dr. Daniel Kirchert) 张羽摄

“大家刚刚都看到了M-Byte的实车,我个人觉得很多地方是超越概念车的。”戴雷博士开门见山地围绕量产版车型展开了话题,“这里我可以向大家承诺,这是100%可以量产的车——你们看到的是一个中配车型,大概是38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入门级还会更低一些。”

此前,M-Byte的量产车型在9月中旬的法兰克福车展反响热烈,这也给戴雷博士带来极大的信心。“法兰克福之后,我们欧洲14个国家的零售合作伙伴全部定下来了,”戴雷道,“部分零售伙伴已经在争取最好的商场以及最好的位置,基本上欧洲核心的14个国家网络布局已经开始确定——但我们仍会首先开启中国的销售,这个没有变化。”

谈及国内电动车补贴退坡对拜腾的影响,戴雷表示,早在成立之初,拜腾就认为一定不能做“依靠补贴”的商业计划。戴雷解释道,“补贴对初期的发展确实有帮助,但是长期发展不能靠补贴——我们当时考虑了产品的定价、考虑了我们的目标成本,本身就没有把补贴含进来。”

M-Byte量产时间推迟的原因也是人们颇为关注的一个点。戴雷博士表示,量产推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今年行业的发展给了拜腾很多重要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小看品质、质量。“之前我们已经生产了近100辆M-Byte的工程样车并进行各项测试,大家今天参观工厂时还可以看到我们已经下线的PP车(工装件试制车),从这些车到量产,我们还会花6个多月的时间,”戴雷强调,“因为我们是新的产品、新的工厂,真正的质量一定要用足够的时间,通过应有的流程,每天完成工艺、配件的调试来完善。”

戴雷:重视质量与成本 欲在2022年初盈亏平衡

南京工厂内的M-Byte工程样车 张羽摄

“虽然交付延迟了一些,但我依然比较欣慰,”戴雷博士说到,“因为还是有5万多的预订用户,他们依然有非常强的购买意向,表示我们的产品依然值得等待。我们最后一个阶段会通过工信部的验收,这个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谈及融资情况,戴雷博士表示,拜腾的C轮融资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今年的宏观环境,和行业内环境都不是特别好,再加上几个‘前面跑’的企业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这也影响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行业的判断,所以今年的融资环境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拜腾在这个方面还是幸运的,有一些非常强的股东、以及南京市和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次C轮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戴雷补充到,“中国一汽也在B轮之后再次支持拜腾的投入,最近几个国外的股东也进来了。”

戴雷:重视质量与成本 欲在2022年初盈亏平衡

戴雷博士向一汽的合作伙伴介绍M-Byte量产车型 张羽摄

据戴雷透露,C轮融资的部分资金已经到账,另外一部分也会快速完成;融资金额与此前在法兰克福车展发布的一致,约为5亿美元;资金到帐后,拜腾就可以实现量产,但量产后直到拜腾能真正实现盈亏平衡,仍需要一定资金。

戴雷称,拜腾从今年1月便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就是要把两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好。首先便是固定成本,在销量没有上来之前,固定成本太高就会把企业压垮。“如果我们以后开始销售,可以跟着收入的节奏去扩展。”戴雷道。

“其次是控制单车的成本,车卖出去如果没有毛利的话,那么企业肯定会死,”戴雷严肃地强调,“不能说‘这个以后再说,我们先把产品推出再看吧’——不是这样的,一定要在投产之前留出空间!尽管我们可能还达不到行业最高水平,但是至少应该有一个毛利。”

戴雷还表示,企业必须有一个路线图,如卖到多少台车时,才真正可以达到(盈亏)持平。“这是我们今年特别重视的一个工作,也是所有投资人最关注的事儿。”戴雷道,“说实话,前几年整个资本市场有一点泡沫性发展,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造车还是一个实际的业务,不能是炒概念或者是单单看一个好车,最后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是做不下去的。”

“现在工厂第一期产能是15万辆,我们(销量)达到15万辆之前一定会持平,”戴雷说道,“我们现在对10万辆的销量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我们看到产品的反馈,包括全球布局。最近除了欧洲、美国之外,也有一些新的区域,像东南亚、中东也对拜腾的产品非常有兴趣,我们希望在2021年底、2022年初达到这个盈亏平衡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