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關注奇人匠心 瞭解非遺文化

1、竹編有什麼用?

太多的人把手工竹編還依然潛意識劃分為農用器具,壓根不會朝藝術品方面去考慮,這本身就是觀念的偏見。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不知道是誰的論斷,來源於生活不假,但是不是一定高於生活,就有待商榷不是?縱觀人間百態,生活本身莫過於最大的藝術。那麼竹製品有什麼用呢?不只是侷限於上述使用用途,有道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當人到一定階段,或者經歷過竹間雅制的薰陶之後,才能真正體會這一句話的含義。精神層次的用途更被人們所追求,它感覺虛無縹緲,但卻又能真實感受,此為無用,卻比有用更對人有益。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2、竹編顏色不是常綠色嗎?

竹為常綠,絕大多數都這麼認為,但竹有輪迴花開,竹有竹種類別,綠佔據大多數竹類和竹的生命週期,但不是所有,不是百分百。竹為綠色,那竹編應該也是綠色才對啊?這是一個常識見解的不足,也是邏輯推理的強悍。竹綠不假,但竹一旦脫離生命源,沒有養分的供給,要想保持綠色,也就最多一個來月差不多了,綠色會喪失,更多的顯示出黃色。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3、冬竹最好,你為什麼不用冬竹?

很多人都說冬竹最好,不容易生蟲,這種說法可以認可,冬天的竹子因為霜凍的原因,一些寄生蟲及其蟲卵直接被凍死或者因為極寒的大環境處於休眠狀態。表象看起來是比所謂的春竹夏竹秋竹更好,但,冬竹不能完全杜絕蟲蛀發黴。其一,冬竹編製成成品,放置到梅雨時節,氣候適合蟲卵的復甦,如若不注意,該蟲蛀蟲蛀,該發黴發黴,絕不含糊,所以竹製品最主要還是自己要保存恰當。其二,竹編藝人是一年四季都在編制,也是不間斷出成品交換成現金,來維持生存,根本沒法都用冬竹,理論和實際在執行當中是用差距的。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4、什麼年限的竹子編制最好?

很多人認為用於編制的竹子,生長時間越久越好,這個邏輯我不知道如何得出的,任何生命質量都是呈現拋物線方式發展 ,編制對竹的柔性和韌性是用要求的,不是所用的竹子都適合,而不同的竹編制品類別對竹子的年限也還是有講究的,大多數人接觸的是毛竹(楠竹的相似種類),就會以毛竹作為參考中心,認為所有的竹編編制竹子的年齡要求都要到5-6年,但是中國太多的竹編產區,太多的竹編編制竹種,地域差,氣候差,種類差,編制產品差,這些不確定因素就必然導致編制對竹子年齡選擇有區別,根據竹種類和竹編制物的差別,適合編制的竹子生長時間從1到6年都合適,具體看種類和竹編制器物。因為特殊用途,一些竹編編制環節的竹材要求大約是6個月。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5、價格那麼貴,又用不了多少竹子,你還不如去搶?

很多人都會潛意思當中認為,這東西要不了多少竹子,應該不會貴,因為材料成本不貴啊!這樣認為是可以理解的,隔行如隔山,但就有那麼一撮人硬是要說出來,還一口質問的語氣,外加一句你還不如去搶?說出這話的人如若不是故意的,那就是腦子有問題?竹製品用竹多少是在成本上有一定影響,但是那種影響微乎其微,真正的成本是在做工和對材料的處理時間上,又或者精緻的編制器物就得用區別於農耕器具的價值觀來衡量,如若不經過大腦如上一說,得,你已經把一個人得罪透心涼了,別人給你難看臉色不再搭理你是輕的,要是遇到脾氣火爆的,直接掄拳頭招呼你了。所以,人可以不懂,但得虛心學習,還要謹言慎行,適用於任何場合。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你“懂竹”嗎,原來竹編工藝,蘊含東方文化之美

關注奇人匠心 瞭解非遺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