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

​作家史鐵生先生在《命若琴絃》中寫道:

人生有三種根本的困境。

第一,人生來註定只能是自己,人生來註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之間,並且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這意味著孤獨。

第二,人生來就有慾望,人實現慾望的能力,永遠趕不上他慾望的能力,這是一個永恆的距離。

第三,人生來不想死,可人生來就是在走向死,這意味著恐懼。

最近,朋友一直很苦惱他現在的處境。

年齡已經不小了,錢沒掙到,家也沒成,回不到那個屬於自己的農村,也待不了這座沒感情的城市。

畢業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要在這座城市裡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可現在仍然是高不成低不就,人心裡的落差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雨水一樣,不可能一滴都不會被濺到。

許多人都喜歡充當人生導師,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見解去解決別人的處境,並且勸別人如何去做一件讓自己舒服的事情,以此來解決眼前的處境。

卻不知道,其實自己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卻還在想著去勸別人過好生活。

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

我們都是帶著期待來到這座城市,也不想不體面的帶著失望離開。

前些天,他準備考研,一邊忙著工作,一邊忙著複習。

家裡人都勸他放棄吧,畢竟年齡都不小了,不說考上考不上,就算是考上了研究生三年畢業出來都多大了,還不是被社會遺棄。

他年齡比我大幾歲,人生閱歷很豐富,形貌平平,學歷一般,普通的大學,普通的專業,普通的人。

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勸他?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我不清楚他此刻遭受著什麼樣的譴責,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眼前的他與生活中的他我無法分辨究竟哪個是真的他自己。

毛姆說,“好不容易發現自己了自己的平庸,但卻為時已晚,這才是最殘忍的事啊。”

我那天打電話給我媽,問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如果我現在選擇去考研,你們會支持我嗎?

剛開始,我媽是拒絕的,畢竟年齡已經擺在這了,我想估計天下的父母大概都是如此吧,父母支持我們的夢想,但是也在為我們的後半生考慮,夢想和現實是很骨感的。

在我們那裡,許多長輩都是如此,必須按照他們所選擇的方式,結婚的年齡,生孩子的年齡,買房的年齡,似乎每個年齡都必須做那個年齡該做成的事。

後來,我媽說,“我永遠在背後支持你,我不知道你們這代人是怎麼想的,但是我不能用我們那個年代的方式去要求你們,這對你們是不公平的,你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

生而平凡,卻害怕平凡。

我曾在一場心理交流會上聽到過這樣一位問題,“如何使自己不平凡?”

教授說:“有的人三十歲人生剛剛開始,可有的人二十歲的時候人生已經結束了。”

村上春樹對普通人的理解是,“普通人啊,生在普通的家庭,長在普通的家庭,一張普通的臉,普通的成績,想普通的事情。”

成功和成功學的標準一直都是影響我們的慢性毒藥,許多人自以為可以完美的複製前人所走的成功路,就一定能成功。

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

可現實卻是,我們在影響環境,環境也在影響我們,人和環境都是相互的。

我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過著一日三餐的生活,晨起勞作,日落而歸,再平常不過。

人生,看似千奇百怪,其實有跡可循,平凡的生活中,每個人幾乎都是喜憂參半。

我曾在北京實習的時候,和絕大多數的北漂一樣,住在五環之外,房子租的比較偏,坐公交車好幾站才到地鐵站,然後再擠地鐵,爭分奪秒的,懷揣著夢想,在那裡生活。

望著周圍黑壓壓的人群,再看看自己,才知道其實自己也不過是平凡至極的人,在這人群中,自己也不過是個獨體,曾經自命不凡,如今已被現實磨光了稜角。

江南的《此間的少年》中這樣寫道,“那一個接著一個走進我們生命的人,並肩而行,漸行漸遠,再然後,便是決絕與遺忘。當我們懂得這些的時候,我們學會在啤酒與沉默之間藏起自己的心事,卻在記憶中輾轉反側。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這一切都是命運,無可更改。”

其實我們站在一群中也沒什麼不同的,都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都裝著心事然後負重前行。

很多人都是在二十歲的年齡卻幻想著擁有三四十歲的成就。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第一次。

第一次覺得自己不再是中心。

第一次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卻又無能為力

第一次接受並享受自己的平凡。

人生選擇何其多,有人選擇平凡過一生,有的人選擇轟轟烈烈過一生。

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

當你認清楚真相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極簡的生活才是最大的追求所在,繁瑣反而適得其反。

年輕的時候,就多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生活也並不是一定要揪著你不放的,生活是自己的選擇,路也是,你還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不要輕而易舉的就說放棄,也不要說我不行了,一條路不通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為何要執拗的選擇這條路。

平凡不是成為你偷懶墮落的理由,平凡的意義就是為了保持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