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陳耀全

最近幾年,太僕寺旗連續舉辦皇家御馬文化節,錫林浩特市也隨其後打出建設“中國馬都”旗號,都是為了提升地區文化品位。其實,清朝時期的皇家御馬廠,不在太僕寺旗,而在正藍旗。

清朝是畜牧業最為發達的朝代,超過了以前的任何朝代。緣由之一,清代官牧場是一種正規的國營畜牧業組織,是一種典型的經濟實體,但它同時又是一個行政部門,是當時官僚機構的一部分,充分表現出官辦實業的特點;緣由之二,在管理措施上,清政府對官牧場特別是邊塞官牧場實行了責任制,訂立了嚴明的獎懲辦法,用以保證和促進國營畜牧業的發展;緣由之三,官牧場佔據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即我國北部邊疆,山河優美,空氣乾燥,水草豐茂,地宜放牧,有利於官牧場的存在和發展。故康熙帝言稱:“歷觀宋、明之時,議馬政皆無上策”,“唯我朝牧養得法”,康熙四十四年,將軍楊福請求朝廷買馬為兵丁使用,康熙不準,諭曰:“牧馬惟口外最善,水草肥美,不糜餉而孳生甚多。如驅入內地牧之,即日費萬金不足矣。”所言不無道理。

那麼,清朝的皇家御馬廠到底在哪裡,史料記載,清初在獨石口外設立的直屬於上駟院的御馬廠,即上都牧廠,曾經隸屬過御馬監,所以又稱御馬廠,俗稱大馬群,歸內務府。[清乾隆]允裪纂修的《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記載:“建置順治初年設御馬監掌各廄政令。十八年改御馬監為阿敦衙門,康熙十六年改阿敦衙門為上駟院”;“上都達布遜諾爾馬群順治年間設牝馬二十群,騸馬六群。”

上駟院所屬牧廠,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時,牧養著騍馬197群,騸馬46群,走馬2群,駝22群,每群馬200—500匹,每群駝100—200峰。上都牧廠飼養的馬專供御用和皇帝騎乘,上駟院的官吏凡是遇到皇帝出巡,都要隨侍在皇帝左右,管理與車駕、馬駝有關的事務。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親征噶爾丹:“戌辰,上駐蹕諾海和碩,即紅城子,上渡河,居中地方。已巳,上駐蹕博洛河屯,猶華言青城,在諾海和碩正北六十餘里,遺址尚存。是日命阿哥等習射。聖祖仁皇帝發五矢俱中。”

內蒙古方誌《口北三廳志》中也有關於

御馬廠的記載:御馬廠即太僕寺右翼牧廠,亦名上都牧廠。在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羅城。東西距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東至古爾板庫德界,西至鑲白旗察哈爾界,南至插漢噶爾特界,北至鑲白旗察哈爾界。

【威虜廢驛】《一統志》:“今牧廠地,土人呼為博羅城,在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里。明初置驛於此,為開平西南第二驛,週一裡,二百八十餘步。”案:威虜驛城,蒙古呼波羅河屯,猶華言青城也,在明安城東北六十里。

博羅城是上都牧廠衙門所在地,即現在的正藍旗黑城子示範區老黑城子遺址,在上都河(閃電河)畔,上都牧廠以上都河(閃電河)流域為中心,即今天的閃電河畔的金蓮川草原,西南邊界在隰寧舊驛附近,距獨石口37裡,即今天的河北省沽源縣,烏蘭城在牧廠南偏西(今沽源縣東北閃電河西岸小宏城子);金桓州城(四郎城)在牧廠北,元開平城(元上都)在牧廠東北,克蚌河(五一種畜場慧溫郭勒)在牧廠東北,多倫泊(多倫諾爾)亦在牧廠東北,牧廠東界有榆河(蒙古名海拉蘇臺,縣治多倫位於此河西岸)。按今天的範圍看,在正藍旗南部有五一種畜場、上都鎮、哈畢日嘎鎮、黑城子示範區全部,多倫縣大北溝鎮,河北省塞北管理區、沽源縣北部。

太僕寺所屬邊外的兩個牧馬廠,原屬兵部管理,稱大庫口外種馬二場。至康熙九年(1670年)改隸太僕寺,為軍隊牧養或提供馬匹,即軍馬廠,以後分設察哈爾左右兩翼牧廠。位於張家口北哈喇尼敦井的太僕寺左翼牧場,地土遼闊,方圓600裡,即現在太僕寺旗南部;位於張家口西的齊齊爾罕河的右翼牧場,方圓400裡,即現在烏蘭察布市南部的涼城、豐鎮一帶,後來,清朝政府在蒙古地區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將內地的大批漢族農民遷移到邊疆地區墾殖,草場越來越小,乾隆年間,右翼牧廠向東北移到文書檯西路第三臺西馬蓮渠(今張北縣馬藍渠)一帶,嘉慶以後,右翼牧廠再次向東北移,騍馬群移到了上都牧廠所在地,所以清朝文獻上說:“太僕寺右翼牧廠,亦名上都牧廠”。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太僕寺右翼牧廠改為太僕寺右翼牧場。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設察哈爾省後,張家口督統府把太僕寺右翼牧場稱為第四模範牧場,1936年,日偽察哈爾盟公署把太僕寺右翼牧場改編為太僕寺右翼旗建制。由於蒙古語將“黑”“灰”二詞通意,所以民國初期開始把博羅城叫做“黑城子”。

1949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工作委員會決定,明安旗與太僕寺右翼旗合併,稱明安太僕寺右翼聯合旗,旗政府所在地設在哈登胡碩廟。1949年10月,內蒙古西蒙貿易公司在原太僕寺右翼旗南部以黃旗大營子(上都鎮)為中心建立錫察盟最大的公營商品牧場,場名定為中國食品公司內蒙古自治區錫察區黃旗牧場,俗稱黃旗大營子牧場。初建時面積1300平方公里,包括河北省塞北管理區北部,太僕寺旗駱駝山鎮東部,多倫縣大北溝鎮西部,正藍旗上都鎮南部,黑城子示範區,五一種畜場。1958年10月,改稱錫盟閃電郭勒儲備繁殖牧場,1969年1月,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六二六部隊五七軍馬場,1971年11月,稱為錫盟黑城子種畜場,1995年5月,建立錫林郭勒盟現代化草原畜牧業黑城子示範區。

上世紀七十年代,黑城子種畜場(四六二六部隊五七軍馬場)、上都鎮(上都河公社)、五一種畜場飼養馬的數量達到上萬匹,是錫林郭勒良種馬繁育基地。以後,由於草牧場圍欄,馬沒有了馳騁、奔跑的場地,馬的飼養越來越難,目前,上述地區馬的數量不足3000匹。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內蒙古正藍旗,即閃電河(上都河)流域的金蓮川草原。而現在太僕寺旗,是在太僕寺左翼馬廠的基礎上形成的,在清朝以飼養軍馬為主。所以,真正的清朝皇家御馬廠在正藍旗,不在太僕寺旗。

註釋

西蒙貿易公司:1949年10月,內蒙古人民政府從烏蘭浩特西遷時暫住張家口,後勤處組成西蒙貿易公司,即烏蘭察布、察哈爾、錫林郭勒三盟組成的內蒙古西部貿易公司,隸屬中國食品公司。

本文2014年發表於《內蒙古史志》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群眾娛樂活動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老照片,風雪中的草原牧村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現代化的農業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登臨狼尾巴山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幼兒園小朋友的表演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探秘波羅河屯遺址(御馬廠總管衙門)

真正的清朝御馬廠在正藍旗

歡樂的草原小鎮

秧歌表演及上都在線網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