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中國紅——硃砂

大家都知道硃砂能鎮定心神,適用於各種神志不安的病症,還可以用於瘡毒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古時人多視病為邪,而且古代的大夫多用草做藥;少用礦物做藥;因此,當偶然間硃砂被道士發現,又用以驅邪,效果顯現後,硃砂的大名就被“神化”出來了!但你是否知道硃砂也是分種類的?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硃砂到底有多少種。

天然硃砂原礦

一抹中國紅——硃砂


天然原礦硃砂紋路較粗不均勻,顏色不均勻,且含有雜質(白色或黑色),質地不好的可一眼看出,珠子上雜質多有白,灰,黑等顏色,橫截面也是不規則的。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2.0-2.5,密度8.0-8.5,性脆。

還原硃砂礦石

一抹中國紅——硃砂


還原硃砂礦石(簡稱還原砂),由水銀加硫化汞返回來的硃砂磨成,紋路較細且很有規律,沒有雜質,在強光下帶有點點銀絲,顏色會比原礦的暗淡一些且均勻,重量也比原礦的重些,橫截面規則有序。

粉壓制硃砂

一抹中國紅——硃砂


粉壓制硃砂,從天然硃砂原礦中提煉出100%純度的硃砂粉,然後加入少量琥珀粉塑形,經過表面精美雕琢,拋光打磨,製作而成。經此做出來的粉壓制硃砂產品不僅硬度高,耐摔,而且美觀漂亮。常用來製作手串及擺件。

硃砂晶體

一抹中國紅——硃砂


硃砂晶體的特徵為單個晶體,呈厚板狀或菱面體,是長在方解石跟石英石、水晶石上面的結晶體。有一定體積,金屬光澤,打燈呈通透狀。硬度較低,成本比較高,磨出來有裂紋的偏多。硃砂晶體可以說是硃砂裡面最貴的一種,當然也是最好的一種,晶體砂的收藏價值比較高,但硬度低容易碎。

雞血石

一抹中國紅——硃砂


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為硃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中、地開石之中而緩慢形成。雞血的成分是硫化汞,硃砂的成分也是硫化汞,只是硃砂的硫化汞含量更高。雞血石沒有固定的形狀,叫塊石狀,雞血石比較容易雕刻!但由於雞血石色狀分佈沒有規律,所以購買雞血石毛料風險很大。

無根砂

一抹中國紅——硃砂


無根砂是由地殼運動從礦脈上脫落的硃砂,脫落之後生長在泥沙裡經過泥沙的侵蝕形成了帶有蜂窩型的各種孔洞,其形狀自然美觀。一般的無根砂雜質較少。

玩過星月菩提玩家總能聽到一個詞彙“硃砂供”,那麼這個到底是什麼呢?

一抹中國紅——硃砂


對於硃砂供起源,大體上盛傳兩種說法,一是僧人袍子掉色,二是僧人手蘸硃砂長期盤捻。這兩種說法,仔細推敲來並不可靠。第一,僧人的袍子並非採用硃砂染色;第二,硃砂是礦物質顏料,顆粒直徑大,很難憑手工將硃砂盤進佛珠內部。

一抹中國紅——硃砂


有人曾多次深入藏區,與許多長期生活在當地的僧人及牧民交流,也沒有聽說過這兩種方法。而硃砂供的真實起源,是在藏地各大寺廟與唐密祖庭陝西大興善寺,傳承著藏地千百年的古法浸染工藝。

一抹中國紅——硃砂


原來該工藝實源自漢地的煉丹技術,在唐朝由僧人傳至藏地,後經密宗發展衍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硃砂供製作工藝,採用二十幾味藏藥,低溫浸染使珠子上色。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老硃砂供念珠有紫紅色、有棕紅色、有橘紅色,其主要原因為每位僧人所傳承並掌握的藏藥配方不盡相同。因此,硃砂供的顏色,不是簡單的硃砂色,而是多味藥材的調和色,每顆珠子均需歷經數十遍的浸泡和打磨,一串依照古法制作的硃砂供念珠從選料到加工完成,至少需要90天。

一抹中國紅——硃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由於硃砂供必須經過高僧加持並且由硃砂長久侵染才能製成,因此,真正流傳於世的老硃砂供念珠並不多見。所以大家在選購時一定要擦亮雙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