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如江湖,一個人要懂得人,更要懂得事,這就叫做人情世故。

經常聽人說,“你這人太世故了,也太虛偽了。”也有人說:“你這人怎麼這麼單純,連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今後可怎麼在社會上混呀。”

聽到這些話,你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場景,或者會遇到這樣一些事情。

幾個人在一起說話,有的人可以隨時接住別人的話,和別人聊得頭頭是道。而有一些人,只是一味地說著啊啊啊,是是是;有些人更是人家說了上句,他沒了下句,弄得別人非常尷尬;還有些人在和別人說話時,眼睛不盯著別人看,而是東看看,西瞧瞧,到處遊離,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幾個人在一起吃飯,有的人總會在盤子裡挑挑揀揀,把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一直往自己碗裡放,不喜歡的東西堆到一邊。有的人吃完飯後馬上退席,而且邊走邊說:“我吃完了,你們慢慢吃。”絲毫不管別人是不是已經吃完。當盛飯或端茶給別人時,儘管中間隔了人,有人還是習慣於從別人面前直接遞過去,而不是從別人後面繞著遞過去。當有人給自己盛飯時,認為理所當然,只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絲毫沒有一點感激的意思。當倒茶水時,壺嘴對著別人,也不管是不是會燙著別人。當別人給你倒水時,不是站起來用手扶扶,以示禮貌,而是坐在那裡幹看著。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這些看起來都是一些小事,但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格和修養,也能看出一個是否懂得人情世故。

宋朝文天祥在《送僧了敬序》中說:“姑與之委曲於人情世故之內。”這也許是人事世故的最早提法了。

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世故是指世界上的事情,在於約定俗成的規則,在於規矩,在於禮。一個人要懂得人,更要懂得事,這就叫做人情世故。

不同的人對人情世故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標準,表現方式也不盡相同。人情在於同理心,在於理解與包容。

有些人經常被人指責不懂人情世故,其實不然。可能他們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或者說別人沒有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他們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周圍的人用他們認可的人情去要求一個擁有主見而不想被同化的人。

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好像走到哪裡都可以如魚得水,而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似乎就會不太順利。可見,人情世故是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中的重要生存技能。

竇文濤曾經說過:“在這個江湖裡頭混,你總得通曉人情世故,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得這麼說,什麼話得那麼說。不通人情世故,恐怕活下去都有困難。”社會很複雜也很殘酷,人心的複雜,就是令社會變成這個樣子的主要原因。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就是人情世故的力量所在。

有些人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於這樣的人,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有人會覺得這是虛偽的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是真誠的。如果做不到真誠,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面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也是一種智慧。

比如,同樣是告知一個壞消息,如果要對堅強的人說,可以直接一些,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接受不幸的事。但對於一些比較脆弱的人,如果還是同樣直接告知,他們不見得能夠接受,還可能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通知的人身上,破壞雙方的關係。而用詞委婉一些,給他們一些安慰和鼓勵,減輕他們受到的衝擊,讓他們比較容易地接受事實。這樣可能會更好一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念和性格,適當地轉換用詞,既可以顧及到對方的心情,又可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難道不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嗎?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完全地物質化,很殘酷但也很現實。

我們渴望交到真心的朋友,是因為我們想逃離那種互相利用的物質化友情。生活中真正能夠做到無條件付出又不求回報的人並不多。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人的生活也離不開物質,友情也不能例外。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友情很脆弱,經不起現實的考驗。特別是向朋友借錢的時候,最能考驗友情。有能力伸出援手的朋友可能不願意借錢,而生活不寬裕的朋友,卻願意獻上一臂之力。這就是現實。

要維持友情並不簡單,也不容易。一個誤會就可以使朋友反目成為陌生人,甚至成為敵人。一次競爭就可以讓原先互相看著不順眼的兩個人從敵人變成為朋友。朋友和敵人往往只是一線之隔,就看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

通曉人情世故是一種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比較容易成功,而缺乏這種能力的人則容易失敗。

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不是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很多環節和因素的配合,這些都離不開人情世故。“會說話當錢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要以為懂得人情世故是一種虛偽,應該把它看作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智慧。多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也許會讓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