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安为何没有参与吴楚七国之乱,他最后为何败在汉武帝手中?

周智琛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淮南王刘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发明家。人们记住他,是因为他是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吃的一种食品——“豆腐”的发明者,但是,如果你深入了解这个人,你会发现,刘安是个彻头彻尾的草包。



当今社会,人们把对某一项东西特别喜爱的人称之为“发烧友”,而古代,也存在许许多多的“发烧友”,而刘安就是其中一个,只不过,他的爱好一般人学不来,因为他是“造反”的发烧友。

第一次:吴楚七国之乱

要说起刘安对造反的喜爱,可以追溯到他老爸——前任淮南王刘长,刘长作为当时汉高祖刘邦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另一个是汉文帝刘恒),一直觊觎皇帝的宝座,最终兵败身死。到刘安这里,他完美继承了他老爸造反的基因,果然,不久机会来了。

由于汉景帝的削藩政策,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刘安听到造反的消息特高兴,马上准备发兵响应造反。这时,淮南国的丞相向刘安报告:“如果大王真的准备造反,那么我愿意替大王统领部队。”于是,刘安就把军队交给了丞相,可丞相并没有选择叛乱,而是帮助政府打击了吴楚叛军。不久,叛乱平定,刘安稀里糊涂的从造反的帮凶变成了平叛的功臣,他的第一次造反之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第二次:雷被告密

虽然刘安没把握住第一次机会,但是,这点困难可击败不了他。刚巧,刘安的太子刘迁在和淮南国将军雷被比剑时不小心被刺伤,雷被害怕刘安会报复自己,于是要求离开淮南国,刘安同意了,罢免了雷被的官职。

也是雷被自己太胆小,他还是害怕刘安报复,于是跑到长安向政府报告刘安意图谋反。刘安不久听说了,他知道,自己造反的机会又来了。可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来来回回的磨蹭了十几天还没有下文。



那边,汉武帝对这事也是将信将疑,于是只决定剥夺刘安两个县封地,并安排官员到淮南传递这个消息。那边刘安一听有官员来淮南,以为是来找自己问罪的,于是和儿子刘迁密谋杀死官员造反。结果官员到了淮南向刘安道贺,刘安这才知道自己没事了,想造反没造成的刘安又躲过一劫,第二次谋反又破产了。

第三次:亲孙子告状

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实力,汉武帝施行“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其他子嗣也可以成为诸侯。刚好,刘安的长子刘不害不受宠,而且经常被太子刘迁羞辱,刘不害的儿子刘建看不下去,武帝的推恩令让他看到一线曙光,父亲只要被封为诸侯就可以离开淮南不受欺负。可刘安拒绝执行推恩令,这让满怀期待的刘建很失望,于是,他决定破罐子破摔,到长安告状,把自己爷爷和叔叔干的坏事全给抖落出来了,汉武帝听到报告后决定先逮捕太子刘迁。



终于,刘安梦寐以求的造反时刻来临了,可他却不知道怎么造反(确实有点搞笑),和几个亲信商量了半天,决定开个淮南国高层大会,把淮南国的高层全部抓起来杀掉,然后起兵造反。可接受命令前来的只有丞相一个,其他高层都因为各种理由没有来,刘安担心只杀一个没作用,于是又放弃了。

这边,负责抓捕太子刘迁的政府官员已经来到淮南,刘安却还是一点准备也没有,手下亲信伍被把所有事情向朝廷钦差和盘托出,刘安无奈之下自刎身亡,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说实话,我真的没有见过刘安运气这样好的人,这个一生以造反为己任的诸侯王却两次躲过灭顶之灾,老天爷已经对他非常眷顾了。无奈刘安真不是造反的料(连自己的国相也控制不了,发布命令来开会没人来),只怪自己“作”的太狠,老天也帮不了这个“造反”的发烧友了。真是可悲又可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