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明明可以殺了劉邦滅了漢朝,為什麼放棄了?

金國將士xxoo趙宋皇室


簡單來說,冒頓單于只是放棄了殺掉劉邦,他並沒有實力滅掉漢朝。

漢七年(前200年),新生的漢王朝面臨著巨大的危險——開國皇帝劉邦被匈奴軍隊圍困在了白登山,是為白登之圍。在圍困七天後,匈奴軍隊退去,按史書記載,這是陳平美人計的結果。

《史記·陳丞相世家》:其明年,以護軍中尉從攻反者韓王信於代。卒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

這個記載有很多疑點,閼氏是冒頓單于的正妻,冒頓單于出來打仗都帶著她,要麼是很寵愛她,要麼就是她本身就會帶兵,不論是哪種,她都一定居住在匈奴軍帳的核心。

那麼問題來了,陳平是怎麼在七天內摸清閼氏住在哪、喜歡什麼,然後又大搖大擺帶著禮品去賄賂勸說閼氏而不被冒頓單于發現扣留的呢?

除了“使單于閼氏”這段有問題,“圍以得開”這段也有,因為在史書中冒頓單于壓根就不是一個重女色的人。

《史記·匈奴列傳》:居頃之,復以鳴鏑自射其愛妻,左右或頗恐,不敢射,冒頓又復斬之。······居頃之,東胡以為冒頓畏之,乃使使謂冒頓,欲得單于一閼氏。冒頓復問左右,左右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冒頓曰:“柰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遂取所愛閼氏予東胡。

為了訓練死士做掉父親頭曼單于,冒頓單于用老婆當誘餌,凡是不敢朝他老婆射箭的,全部處死,可見這任老婆應該是死了。殺掉父親上位後,東胡王派人來勒索,冒頓單于要馬給馬,要老婆給老婆,唯獨要地的時候發動了戰爭,一戰而勝,這次老婆被當作麻痺敵人的工具,死活也無所謂了。

這樣一位君主,很難想象他會聽從老婆的建議,放棄到嘴的肥肉,更靠譜的原因,應該是劉邦不是肥肉,而是塊不好啃的硬骨頭。

《史記·匈奴列傳》: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

這段記載就把閼氏的建議放到了次要地位,主要是韓王信的部將沒有按時赴約,冒頓單于擔心他們與漢朝聯合算計自己,於是解圍放人,說明冒頓單于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吞掉劉邦。

事實上,被圍在白登山的只是漢軍的車騎兵部隊,此前冒頓單于故意示弱,使得劉邦輕敵冒進,甩開大隊步兵進逼平城,結果被合圍。可劉邦在被包圍的情況下也支持了數天之久,這數天的時間足夠步兵趕上來了,畢竟漢軍不止劉邦一個人會打仗,周勃等人都在外圍,完全可以合圍冒頓單于。

冒頓單于注意到了這種趨勢,不想冒險,就選擇了退兵,畢竟殺掉劉邦可以給漢朝造成致命打擊,可把自己搭進去就太不值當了,尤其這時匈奴還處於上升期,西邊月氏的威脅還未完全解除,沒必要在漢地拼死拼活。


平沙趣說歷史


白登山之圍 ,劉邦雖然中了匈奴人的計謀被圍困在山上,但是匈奴人根本吃不掉劉邦在山上的漢軍,換句話說,劉邦雖然被困,但並沒有被匈奴吊打,反之,匈奴單于冒頓也是殺不了劉邦的。

可以這麼說,白登山之圍,漢朝與匈奴雙方實力是勢均力敵的,誰也吃不了誰。

劉邦對於匈奴這個外族的瞭解更多是來自於同時期的秦國將軍蒙恬,劉邦只比蒙恬大三歲而已,當年蒙恬將軍在秦始皇的命令下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之時,劉邦還是秦帝國沛縣下屬的一個亭長。

估計這事就是劉邦對匈奴的最初印象難以磨滅了,劉邦統一天下後,韓王信與匈奴的作戰中落敗後投降匈奴後,成為匈奴入侵中原的幫兇,這成為劉邦發兵討伐匈奴的起因。

經過三年反秦戰爭 、四年楚漢戰爭,以及剿滅諸侯王的戰爭後,劉邦率領了當年與蒙恬出征匈奴同樣數量的軍隊,想徹底重複一次當年蒙恬北擊匈奴八百餘里的輝煌。

冒頓雖然是匈奴歷史上最強大的單于,但並不代表匈奴就能輾壓大漢,在漢軍與匈奴軍及叛變的韓王信軍隊作戰節節勝利的同時,也給了劉邦對解決匈奴事件絕對的信心,雖然漢軍的這個勝利也有匈奴人放水示弱的原因。

而正是前期漢軍進展順利,所以讓劉邦產生輕敵自滿的情緒,這是人之常情,劉邦也會犯錯,所以劉邦率領漢軍前鋒輕敵冒進,當漢軍進到白登山時,劉邦的軍隊被40萬匈奴騎兵團團圍住,這一圍就是七天七夜。

冒頓單于有40萬精銳騎兵,而且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匈奴騎兵的馬匹顏色都能做到清一色的青、紅、白、黑,涇渭分明、兵強馬壯。

但是白登山之戰,劉邦不僅是被圍了七天七夜,而且身在白登山上的漢軍已經與匈奴騎兵交戰無數次,劉邦有多少人馬?史書沒有記載,劉邦是皇帝,又充當先鋒,漢軍的人數不會少,而且應該有一部分的騎兵,估計劉邦在白登山的軍隊是步騎混合,人數至少有一萬餘人。

冒頓單于如果真有實力吃下劉邦的話,在這七天七夜的時間裡,為什麼拿不下漢軍的陣地?反而無數次的衝鋒被漢軍擊退,史書記載了漢匈雙方的傷亡都比較大,而且當時正值隆冬時節,漢軍還有一部分的非戰鬥減員,比如凍死、凍傷的,史書記載是十之二三,如果劉邦有一萬人,那麼二千到三千人被凍傷失去戰鬥力,另外只有八千漢軍戰鬥部隊。

匈奴卻是有備而來,作好了相當的準備,就是這樣,匈奴仍然沒有攻下漢軍的陣地,冒頓又是哪來的勇氣有能力殺死劉邦呢?更不用說滅亡漢朝了。連白登山上的一萬漢軍都吃不下,還想滅亡漢朝?這可是40:1的比例。

匈奴是遊牧民族,不論科技、文化、裝備、還是戰鬥力,匈奴都不比漢軍強多少,即使是西漢時期,李廣的長孫李陵曾以五千步兵力戰匈奴八萬匈奴騎兵,打得全軍覆沒,匈奴人也沒有擊敗李陵,還是李陵主動投降。

匈奴的特長是騎射,是游擊戰,是打了就跑,搶了就溜,擅長騎兵作戰,與漢軍打陣地戰,匈奴遠不是一個檔次,所以就解釋了匈奴雖然有40萬精銳,仍然拿不下小小白登山的一萬漢軍,就更別說後續源源不斷開到前線的30萬漢軍了。

戰場上打不下來的,談判桌上永遠也爭不來,如果不是戰場上劉邦頂住了匈奴人的進攻,與匈奴軍隊打成平手,又何來陳平的計謀會成功?

冒頓是什麼人?是將匈奴從弱小帶到強大的匈奴歷史上最偉大的單于,心狠手辣、足智多謀、雄才偉略、無所不用其極,連劉邦這樣的人,都中了冒頓的計,陳平能靠冒頓的老婆說服冒頓退兵?我反正是不信的。

再說了,從事後雙方的地盤佔據來看,漢軍基本上收復了當初韓王信與匈奴人合謀佔據的土地和城池,將邊界線推進到雙方的傳統邊界線,漢朝一寸土地也沒有失。

正是因為劉邦率領的漢軍在白登山與匈奴人打成了對峙,誰也吃不了誰,而劉邦作為一國之君,長期被困在山上會導致國內局勢動盪,因此雙方各讓一步,劉邦以巨大的錢財、物資換取匈奴人的網開一面,雙方達成政治協議,包括後來的每年進貢金錢、財物,以及和親的政策。

劉邦並非打不贏匈奴人,只是大漢朝剛剛建立,經過多年征戰,國內百廢待興,戰爭打的是經濟,國內沒錢,拿什麼支撐劉邦對外戰爭,況且劉邦還有不少內部問題急需解決,比如異姓諸侯王問題,比如接班人問題,都不能支撐劉邦對匈奴開戰,這長遠來看,劉邦的眼光是正確和長遠的。

而冒頓明明可以殺了劉邦滅亡漢朝這種說法,純粹就是無稽之談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那就需要詳細回顧一下史料中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

公元前200年秋,冒頓率匈奴大軍進攻在馬邑的韓王信。由於劉邦處置失當,以致韓王信投降匈奴。劉邦親率大軍先後在銅鞮、晉陽擊敗韓王信、匈奴左右賢王軍隊。之後,劉邦進一步北上欲與匈奴進行決戰。

當翻過句注山後,劉邦脫離大軍輕進追擊正在撤退的匈奴軍隊,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軍隊包圍,七天後得以解圍。

白登解圍對於在平成之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劉邦又是如何解圍的?在《匈奴列出傳》司馬遷將原因歸結為兩點:第一,與冒頓有約的王黃著利未能如約按時出兵;第二,劉邦採納陳平之計“厚遺閼氏”,閼氏成功說服冒頓解圍一角,劉邦才得以逃出包圍圈。

在《陳丞相世家》、《韓王信傳》、《夏侯嬰傳》中司馬遷又多次強調高祖是通過“厚遺閼氏”解圍的。受到這些記載的影響,像陳序經《匈奴史稿》、林劍鳴《秦漢史》等許多匈奴史、秦漢史或軍事史著作業都將解圍原因歸結為“厚遺閼氏”。

對這種說法,其實學術界歷來持懷疑觀點。在《夏侯嬰傳》的記載中,有這樣一條很重要的記錄。夏侯嬰與劉邦從解圍後,夏侯嬰又在句注山北面、平城南面與匈奴又有交戰,給匈奴還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夏侯嬰因戰功受到了500戶的賞賜。

從史料來源來看,這條史料當見於朝廷的功勳策之中,為掌管國家檔案的司馬遷所見,可信度比較高。如果高祖是通過“厚遺閼氏”或“城下之盟”解圍的,那麼如何理解夏侯嬰解圍後的作為?按照《史記》記載,匈奴當時如此強盛,而剛剛漢朝又簽了“城下之盟”,劉邦逃脫後立即就翻臉挑釁,這合理麼?

除此之外,還有兩條旁證明也可以說明“厚遺閼氏”或者“城下之盟”說值得懷疑:

第一,韓王信投降匈奴之後,作為制衡漢朝的力量為匈奴所倚重。白登之圍時,漢軍剛翻過句注山,雁門郡、太原郡部分地區仍為韓王信所控制。平城之戰後,漢軍將這些地方悉數收回。

假如通過“厚遺閼氏”解圍的,那麼匈奴為何不支持韓王信在雁門郡割據?況且雁門郡與匈奴接壤,南面又有句注山天險,此時部分地區為韓王信控制,是具備割據條件的。

第二,平城之戰後直至劉邦去世,匈奴多次支持韓王信或直接入寇漢朝,雙方連年戰爭。匈奴這些入寇又有賀目的?若有什麼目的為何不在白登之圍時提出或者實現?

冒頓作為一統匈奴的一代雄主,把劉邦圍了,就因為媳婦幾句話放走了劉邦,什麼要求都不提,這合理麼?

所以,搞清楚冒頓是不是個蠢貨,那就首先要弄清楚白登之圍解圍的真正原因,不過筆者認為的這個真正原因,是建立在一定假設上的。所以接下來的探討,我們首先要否定“厚遺閼氏”這個解圍方法的歷史記載。畢竟記載歷史的是人,這一戰距離司馬遷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百年時間,而在司馬遷生活的時代裡,漢匈之間的戰爭給漢朝的人力物力財力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民眾的正常生活,我們不難想象當時知識分子對匈奴的認識,而筆者有理由相信,司馬遷對匈奴的態度是主和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史記》沒有記載漢初三朝之中重要主戰派對匈奴的策略。漢文帝時賈誼(寫過秦論那位)提出“三表”。“五餌”,建立屬國,認為在三五年之內可以消滅匈奴;漢景帝時晁錯認為“匈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漢朝擊匈奴是以十擊一之術,又提出具體、可行的“以蠻夷攻蠻夷”“移民實邊”策略。

然而,這些司馬遷都沒記在啊《史記》中,可見司馬遷對匈奴的態度,不說他是主和派,但起碼他不可能是一個主戰派吧。由此一來,自然在《史記》中對於匈奴的描寫,就會有那麼點誇大實力的成分在裡面。

那麼,我們再回到白登之圍,要弄清楚劉邦怎麼解圍的,就必須明瞭之前雙方戰爭形勢。

晉陽之戰後,劉邦一方面親率大軍從晉陽北上欲求與在代谷的冒頓進行決戰,一方面派周勃等人追擊從汾水而上潰逃的匈奴左右賢王軍隊。當劉邦翻越句注山時,發現匈奴左右賢王正從平城方向撤退。而劉邦脫離大軍輕進追擊,結果在平城附近與匈奴軍隊發生遭遇。由於與匈奴軍隊力量相差很大,所以高祖不得不佔據白登山有利地勢固守待援。

不論冒頓是否有意設下此包圍圈,能否成功阻擊漢朝後續大軍才是匈奴獲勝的關鍵。劉邦的援軍有兩支,一支是從句注山方向趕來,一支是從婁煩趕來。兩地距離平城150公里並不算遠。大同盆地地勢平坦,便於軍隊進行。

所以,在劉邦解圍之前,兩支軍隊都接連趕到,並且與匈奴軍隊有過激烈的戰鬥。這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記載的。《周勃世家》裡記載周勃從樓煩趕來後,周勃在平城下攻擊胡騎,他所帶領的軍隊士兵很多。而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深澤侯(趙將夜)、共侯(盧罷師)在平城立有戰功。

漢朝後續大軍的趕來使得占城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冒頓不得不放棄對高祖的包圍撤退。而冒頓單于撤退後,在平城城下有一部分匈奴軍隊未能及時撤出反而被漢軍包圍,被夏侯嬰等人殲滅。

劉邦雖然被圍困在了白登山上,但問題被圍的劉邦軍隊只是一支偏師,是劉邦冒進的先鋒(之前晉陽大勝給劉邦帶來了極大自信),而主力卻由周勃帶領後續前進。據載劉邦是率32萬大軍來跟匈奴作戰的,此前晉陽大勝,周勃的主力至少也是20萬左右。

然而《史記》記載匈奴兵力為40萬。筆者覺得這完全不可能,以當時匈奴的人口基數,可能征伐40萬大軍麼,有40萬大軍,冒頓怎麼可能不跟劉邦正面決戰,而只是派左右賢王各帶1萬人在晉陽一帶,讓漢軍給吃掉而無動於衷?

之後《史記》的記載是,冒頓主力隱藏在代谷,顯露了老弱殘兵引劉邦上當,這樣就把劉邦給圍在了白登山上,可40萬大軍攻擊不是漢軍主力的劉邦部7天7夜都沒有攻下來,這合理麼?

此外,從白登山戰場容納能力、兵力運動時間、上坊後勤保障能力出發,匈奴也不可能有這麼多兵力。結合《史記》的記載,現代學者普遍認為匈奴能夠動員的總兵力為30-40萬,但顯然不可能在這一次作戰中傾全國兵力於平城一地。其次,冒頓單于之後,匈奴在老上單于、軍臣單于的領導下繼續向前發展,與漢朝的戰爭中最多一次出兵也僅14萬,與白登之圍時兵力相差懸殊。

從平城之戰戰爭進程來看,劉邦是在翻越句注山之後才輕進追擊匈奴軍隊的,就算匈奴人有誘敵之計,也只是在高祖翻越句注山後才實現得。高祖脫離大軍之後,後續大軍雖然行軍速度較慢,但是也是向平城方向前進。得知高祖被圍後,必須加快行軍速度,從句注山到平城不到150公里,匈奴能否成功阻擊漢朝後續大軍是匈奴勝利的關鍵。

顯然匈奴沒有達成這個作戰目標,既沒有殲滅白登山上的劉邦,也沒有阻擊住周勃,而是撤退了。劉邦雖然被圍白登山,但他知道自己是有主力來援的,當然劉邦也有可能採用了陳平的計謀,但不太可能寄希望於通過閼氏一個女人來影響冒頓的決策放自己走掉,冒頓為何要聽一個女人的?

歷史的真相已經距離我們太過遙遠了,但這不妨礙我們通過真實的地理環境,以及史料中的一些記載,進行合理的判斷,還原一個更符合邏輯的戰爭過程。


坍塌的歷史觀


匈奴人腦子就一根筋,考慮問題就像他們生活的大草原,就會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假如冒頓真的殺了劉邦,就會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受害人。

草原遊牧文明存在先天不足,即經濟鏈單一,無法滿足自給自足,這種情況導致他們必須依賴發達的農耕文明,否則根本生存不下去。

有人說,正好貿易互補啊,互通有無,經濟交流,不行嗎?不行!貿易的前提是雙方需求對等,否則就會出大問題。比如今天的世界貿易,如果貿易逆差過大,就會產生國際糾紛。古代也一樣,匈奴人對漢人是生存依賴,漢人對匈奴人的東西看不上眼。

這種不平衡就會導致貿易阻塞,那怎麼辦?能怎麼辦,匈奴人磨快刀,貿易得不到的,靠武力搶唄!

在生存危機磨鍊下長成的民族,逐漸把掠奪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你罵他是強盜,他會一頭霧水地回答你:“你有我沒有,搶你的不是天經地義嗎?”

於是,一個剽悍的民族練成了!

農耕文明不嗜血,但不代表任人欺凌,尤其刀懸在頭上的時候。農耕文明的發達,和遊牧文明的落後,註定了一個結果:匈奴早晚不是漢人的對手!一旦漢地國家安寧,恢復生產,強大的經濟修復能力,會讓漢民族迅速崛起。漢武帝打敗匈奴,其實就是歷史的必然結果!

因此,冒頓與大漢為敵,其實就是個最愚蠢的選擇。大漢不是月氏,一仗就可以滅國,以匈奴的人口基數,即便漢人不做任何反抗,跑遍漢地恐怕匈奴的馬都要累死光了!

所以,假如冒頓殺了劉邦,大漢就會滅亡嗎?怎麼可能,任何一個人,哪怕是偉人,都是歷史長河中塵埃,雖然他可以改變一段歷史,但絕改變不了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所以,即便匈奴人殺了劉邦,除了激怒漢人,什麼也得不到!

匈奴人需要的是物質,不是生產物資的土地,更不需要把漢地變成牧場,漢民對他們來說,更是無法管束的人群。在貿易得不到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按照強盜邏輯,最好的出路就是有人主動給他們送貨上門。

於是,陳平很耐心地替冒頓把思路屢清楚一點。冒頓平時羊肉吃得多,羊油堵腦子,好在消化能力強,能聽得懂,在閼氏的煽風點火下,終於開竅了:原來圈住的不是肥羊,放出去才是能下崽的羊!


尋根拜祖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殺了劉邦和滅亡漢朝根本是兩回事,且如果劉邦被殺,劉盈將繼位,到時候由呂雉輔政,大漢的國力會有很大的削弱,但是大漢亡國是談不上的,況且冒頓並不是放棄了殺劉邦,而是放棄了對自己來講最大的一次冒險行為,說冒頓單于聽信了老婆的枕頭風更是無稽之談,我們從冒頓繼位的過程來看,他是踩在自己父親和妻子屍體上走到權力頂峰的人,他能夠相信的人只有他自己和自己的判斷。



冒頓單于圍困劉邦的唯一目的是為了逐利,並不是為了滅亡大漢,作為遊牧民族出身的他,掠奪是他的本性,他缺乏治理國家的能力,他生存的方式就是通過不斷的掠奪來壯大自己,欠缺的是對於國家經營的能力。對於他來講,他確實想釣到魚,但釣到這條大魚讓他自己都有些吃驚,他居然這次困住了大漢天子劉邦。雖然劉邦被困,但大漢部隊的陣腳未亂,他憑藉險要的地勢自守,匈奴人多次的衝鋒,並不能攻破大漢的壁壘。因此,冒頓單于是沒有能力攻上去的,當然劉邦自己也沒有能力衝下來,雙方處於了僵持焦灼的局面。這是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儘管劉邦處於劣勢,但並不是處於束手待斃的境地。


平衡需要被打破,先做出讓步的人並不是懦夫,而是主動打破平衡的智者,因為僵持下去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矛盾,冒頓並沒有足夠的把握困死劉邦,就算可以為此他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對於他來講最重要的並不是殺死劉邦,而是確立匈奴鐵騎對漢朝的威懾力,讓漢朝屈服於自己,才是要要達到的目的:征服而不徹底消滅。因為對於漢朝來講,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匈奴的騎兵雖然強大,但並不像漢朝一樣可以攻城略地,只能打殲滅戰而不是攻城戰。

作為劉邦而言,通過被困的事實,他也深刻意識到現在並不是自己和匈奴人硬碰硬的時候,雖然自己利用天下之兵消滅了最強大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但現在大漢的天下是殘垣斷壁、千瘡百孔,現在最重要的是恢復生產力,解決大漢子民的吃飯問題,以目前的國力就算和匈奴人決戰,也必將是國破家亡的結局。

因此,並不是什麼陳平的奇謀和枕頭風的緣故,那些說辭不過是為了掩蓋幕後的真相,事實是兩個掌握天下命運的人,做出了打破平衡的一種默契和相互之間的政治妥協,所有的軍事行動都並不單純,無非是為了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罷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冒頓是天生的冒險家,如果真有機會殺掉劉邦和滅掉漢朝,那他早就幹了,他之所以沒那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沒能力!

冒頓上位靠的是嚴格訓練死士殺死親生父親,打敗東胡利用的是扮豬吃虎後的突然襲擊。

在白登山,冒頓有40萬大軍,將劉邦的漢軍先頭部隊團團圍困,而且猛攻7天7夜。很顯然,如果冒頓能攻克白登山,那劉邦早死了,但是七天幾乎不間斷的猛攻不僅沒能攻克白登山,而且漢軍主力已經臨近。

一千多年後的蒙古騎兵橫掃天下,讓很多人誤認為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戰鬥力特別強悍,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匈奴騎兵沒有馬蹬、沒有馬蹄鐵、沒有橋式馬鞍,甚至沒有鐵製武器和盔甲,而且由於飲食結構的問題,缺乏植物維生素,遊牧民族的身材普遍比漢軍矮小。除了在平地作戰時有移動速度上的優勢之外,對漢軍毫無優勢,即使是在平地作戰,漢軍也有“一漢敵五胡”的說法。

在白登山,漢軍佔據險要地形,匈奴騎兵被迫仰攻,劣勢更加明顯。

白登山猛攻不克,漢軍的主力已經漸漸完成佈陣,如果再繼續打下去,冒頓還是不是單于就不好說了。而且匈奴行軍軍糧補給基本上為隨身攜帶,幾天的時間不能取的戰果,匈奴騎兵已經開始出線補給問題了。

當然,儘管優勢正在越來越向漢軍一方傾斜,但劉邦也並不是高枕無憂,畢竟漢朝內部還有不少值得擔心的異姓王蠢蠢欲動,漢軍一樣耗不起。

所以才有了陳平求和的一幕上演。

而對於冒頓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全身而退還能撈到連續不斷的好處,不僅保住了自己單于的位置,還能強化自己的統治,他早就巴不樂得了。

而對於漢軍來說,再怎麼著也不能拿皇帝的生命和漢朝內部的安危冒險,儘管沒有取勝,但相對體面的撤出了戰場。對內部安定來說,意義重大。

至於說題主的“明明可以……”我的回答就是:完全不可以,因為根本沒能力。


成長星球


冒頓的確可以殺了劉邦,但是他滅不了漢朝,確切的來說他選擇了放棄也無可奈何,同時也是明智之舉,其間自有道理,下面像素就來為大家說說。

秦朝末年,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日益強大,他們利用漢朝初立、滿目瘡痍的機會,大舉入侵漢地。


公元前200年,劉邦為了掃除匈奴的威脅,御駕親征,率32萬大軍北征匈奴。一路下來連戰連捷,不但擊敗了背叛自己的韓王信,還接連擊潰匈奴鐵騎。


這讓劉邦飄了起來,輕敵之下中了匈奴的誘兵之計,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得突圍。在被圍的七天七夜後,周勃的援兵終於趕到,並在平城之下攻擊匈奴鐵騎,使得劉邦得以脫身。

那麼問題來了,劉邦被圍困的七天時間裡,冒頓明明有機會可以殺了劉邦,又為何他沒有這麼做呢?


因為如果冒頓選擇殺死劉邦,漢朝必會另立新君,且呂雉本身本領夠強能震得住局面,漢朝不會亂。且當時開國諸將還在,漢軍主力也還尚存,並沒有達到亡國的地步。且此次戰役匈奴的基本動員了所有的成年男子,也就是說此時的匈奴其實經不住長時間的消耗,畢竟補充困難,時間一久自己就先崩盤了。

既然連續作戰匈奴受不了,那不如讓劉邦帶著這一份恐懼回去,並且讓這份恐懼一直延續下去,這對匈奴而言更有利。

畢竟戰爭的原本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利益,這樣就無可厚非了。僅此一戰,劉邦也意識到,以當時漢朝的國力,是無法做到徹底戰勝匈奴的,他也在他回去以後果斷選擇了對匈奴“和親”政策。


像素說歷史


秦朝末年正當中原大地兵鋒不止的時候,在北方草原的匈奴在單于冒頓的帶領下開始崛起,並訓練出了一支有30萬善於作戰的騎兵部隊。漢朝建立之後冒頓單于率領全國軍隊南下,幷包圍了韓王信的封地馬邑,韓王信力戰不能敵就向冒頓求和,這件事被劉邦知道後派遣使臣怒斥韓王信,韓王信害怕劉邦會治他的罪,就投降了冒頓,佔領馬邑之後冒頓繼續南侵,劉邦則率領大軍趕到晉陽,和冒頓對峙。

冒頓單于早就聽說劉邦能征善戰,身邊謀士眾多,他也不敢貿然和劉邦交戰,為此他就用計謀誘騙劉邦,那一年的冬天天氣異常的寒冷,中原將士凍得受不了,但是隻要漢軍和匈奴軍隊一交手,匈奴兵就潰敗,為了一探冒頓軍隊的虛實,劉邦派出間諜偵察,得到的情報是匈奴軍隊都是一些老弱殘兵,馬瘦的皮包骨頭,劉邦大喜過望,繼續率軍北上,當達到平城時一時喊殺聲震天,匈奴士兵從四下湧出,劉邦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中計了。在部下的掩護下,劉邦殺出重圍,退到平成東北的白登山。

冒頓單于率領40萬軍隊將白登山圍得水洩不通,外圍的漢軍也無法救援,就這樣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達7天之久。後來朝中謀士陳平派遣使者帶著珠寶,黃金,玉器,綢緞等禮品找到冒頓的王后,請她為劉邦說些好話,放劉邦一馬,看到漢朝使臣送來那麼多的貴重禮物,當天晚上就對冒頓說:“兩個國家的君主,不應該相互圍困逼迫,而且佔領了漢朝的土地我們也不能居住在那裡,更何況劉邦和您一樣都是受到神靈庇佑的人。”當晚冒頓就把包圍圈解開一個口子,劉邦率領軍隊衝出重圍和外面的大軍會合。

當時劉邦雖然在白登山被圍困但是隻是一小部分兵力,整個戰爭劉邦出動軍隊32萬,雖然兵力沒有匈奴多但是劉邦是本土作戰,佔據地利和人和的優勢,同時在白登山周圍還有漢朝軍隊的虎視眈眈,劉邦一旦死亡,周圍漢軍就沒有顧慮,可以對冒頓軍隊實施反包圍,這也是為什麼冒頓只圍困劉邦而不是對他發動斬首行動的原因,就算冒頓殺了劉邦,冒頓也沒有滅亡漢朝的實力。因此正當冒頓騎虎難下之際漢朝首先求和,冒頓順勢就坡下驢,結束雙方對峙的局面。


微風書房


權謀的世界,哪有如許溫情,作為匈奴歷史上最頂級的存在,鳴鏑弒父、殺母殺弟、狼子野心的冒頓單于豈會是如此心慈手軟、宅心仁厚之人?所以,在唾手可得之際而縱馬離去,必然是有其不得不如此的原因所在。

一:匈奴大單于冒頓的崛起之路——鳴鏑弒父

冒頓本是匈奴單于頭曼之子,由於不被父親所喜愛,而被送往大月氏做人質。野心勃勃的冒頓則趁隙逃回匈奴本部,後來,由於作戰兇猛、勇悍不畏死而備受頭曼單于器重,使其獨自帶領一支軍隊,本來就已對父親極度失望的冒頓為了能夠順利登上單于寶座,開始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部隊,命其“聞鳴鏑則萬劍俱發,不然,將以軍法從事”。為了確保士卒能夠令行禁止,心狠手辣的冒頓不惜以自己的妻子做試驗品。在他鳴鏑之際,所有沒有萬箭齊發的軍士全被他殘忍殺害,一時間,全軍震動,自此無敢違命者。而在確認全軍可用之後,在一次會獵之際,冒頓通過鳴鏑射殺來自己的父親,嗣後又屠殺來自己的後母以及兄弟,順利登上單于寶座,統帥匈奴本部。

試問,這樣一個心狠手辣、殺妻弒父、心如鐵石的人,又怎麼會在唾手可得之際,因為區區所謂閼氏的話而輕易縱虎歸山、解圍而去呢?

二:“解圍白登”無非是各有計較罷了

就本質上而言,“平城之圍”更像是一場遭遇戰,並不是蓄意而為的結果,在冒頓而言,他的目的是接應韓王信,而劉邦的目的則是剿滅“已經叛變”的韓王信。所以說,劉邦被圍平城實屬突發事件,是漢朝和匈奴都沒有預料到的。

但即便如此,面對已經到口的肥肉,冒頓自然不願意就此撒手。但在幾次強有力的強攻都被劉邦瓦解之後,原就未存此心的冒頓自然也就心生悔意來。而對此時尚坐困愁城的劉邦而言,他也已經清晰的意識到漢匈雙方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再加上漢家初建,百廢待興。實在不是大興兵戈,征戰天下的時候。

更何況,彼時宗室子弟大多幼弱、功臣良將有多驕悍,而且以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為首的異姓諸侯王又實力強勁,終究是江山社稷的巨大隱患。是故,無論從何角度而言,與匈奴大舉興兵終究不是明智之舉。

而就在這種雙方皆有何談之意的情形下,心思機警的陳平焉能無所察覺?所以在他提出以寶貨玉帛賄賂閼氏以求和談之際,無論是劉邦還是冒頓,自然是求之不得的順水推舟。

三:“白登之圍”——來自戰場之外的壓力

“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就閼氏說服冒頓的言辭來看,雄才大略的冒頓又豈會因為這平白無力之言而輕易放棄劉邦這塊大肥肉?

在我看來,冒頓之所以放棄劉邦,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大概還有以下因素:

1、自冒頓弒父篡位以來,匈奴本部一直不甚安靖,雖然在他有意識的通過發動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的戰略下有所緩解。但因為匈奴王朝與大漢朝之間天然的區別,類似於“聯邦構成形式”的匈奴終究不能像大漢朝一樣完成“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所以,即便強悍如冒頓者,他依然沒能形成對匈奴的絕對控制。而這也就是為何在他死後,匈奴即陷入分裂的原因。

2、冒頓雖然號稱40萬大軍合圍平城,困劉邦於孤城之中。但這已經是匈奴兵力的極限了,或者說,已經是冒頓所能指揮的極限兵力了,一旦這40萬之眾折損太過,勢必會造成自身實力的削弱,此消彼長之下,他又憑什麼威懾蠢蠢欲動的匈奴各部呢?更何況,大戰之餘、百葉凋敝的中原對於水草豐美的草原雄主而言,不過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已。

3、對於劉邦而言,當年的“滎陽之圍”遠比眼下的“平城之圍”更加兇險,他之所以,並不是擔心冒頓對他的蠶食,更多的應該是擔心在失去自己的壓制後,異姓諸侯王們會趁此作亂。不然,面對區區韓信,他又何苦盡起三十萬眾呢?由此亦可見,他對異姓王侯的忌憚和猜疑。

4、除此之外,能在諸侯林立的秦末強勢崛起,憑藉區區布衣之身問鼎中原,坐擁四海的劉邦又豈是易與之輩?根據史料記載,此次討伐韓王信,劉邦也是帶了30萬軍隊來的。雖然此時被困平城的只有萬餘人,但就在左近的三十萬人難道是泥塑的木偶?面對堂堂大漢天子被圍、性命垂危的奇恥大辱。同樣身經百戰的樊噲、灌嬰、曹參等人豈能坐視不理?所以,在屢次強攻皆告失敗後,冒頓就已失去來最佳的時機,之所以還圍而不走,無非就是還想弄點錢花花兒而已。再說,三十萬漢軍,在劉邦看來,不過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一旦整個大漢朝的國家機器運作起來,十個百個三十萬也是輕而易舉的,一旦到了那時,驍悍如冒頓怕也得吃不了兜著走吧。

綜上,出於種種主觀和客觀的因素,要說冒頓是因為閼氏的幾句話就撤圍而去,那未免也太小瞧一世豪雄的冒頓了。古來爭天下者不顧家,倘若冒頓真是這樣一個情意綿綿的多情男子,自怕早就死在“只講拳頭,不講情誼”的草原大地上了。

我是狐筆春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狐筆春秋


主要是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冒頓時期,匈奴打敗了東胡,在中國北方草原建立起強大的政權,對剛建立的漢朝,採用的是劫掠和敲詐的政策,這給匈奴帶來巨大的財富,匈奴不併希望漢朝分裂或滅亡,因為匈奴人並沒有入主中原,建立統治政權的意願:

一、匈奴是北方草原遊牧帝國,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是以農業為主的定居民族。

二、匈奴並沒有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和賦稅體系。殺了劉邦,入主中原,需要建立管理體系和賦稅,這對匈奴太麻煩,不如直接搶掠和敲詐來的快。

三、匈奴更希望一個穩定富裕的漢朝,可以給匈奴送去財富,建立起利益互惠的關係,這更符合匈奴的利益。

匈奴在白登之圍或許可以殺了劉邦,但還滅不了漢朝,冒頓並沒有打算入主中原,如果中原地區處於戰亂之中,再建立起來的政權,對匈奴是戰爭還是和平還未知。漢朝後來對匈奴採用政治聯姻,匈奴可以不勞而獲,得到漢朝的生活物資,財富。匈奴時常派少量的騎兵到邊境進行威懾、恫嚇,榨取漢朝更多的財富,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殺劉邦,漢朝還會立一個新皇帝,這不能使利益最大化。白登之圍讓劉邦也認識到匈奴的強大,靠武力是解決不了匈奴的問題,匈奴的軍事力量如鯁在喉,這是漢人在匈奴面前遭受到的最恥辱的失敗,之後漢朝採取了承認匈奴的平等政治地位與和親制度,所以冒頓放走劉邦也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