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汽车重疾缠身

华泰汽车重疾缠身

曾经风光无限的华泰汽车陷入多事之秋。

11月8日,曙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华泰汽车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1.34亿股被司法轮候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19.77%。截至目前,华泰汽车直接负债逾期金额合计约22.12亿元。

就在前一天(11月7日),华泰汽车已被曝出位于山东荣成、天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三大生产基地全部停产。

据悉,其中荣成生产基地不但大门紧闭,而且开放场地上还停放着数十辆尚未安装电池和方向盘的半成品圣达菲,而且部门车间大门上已经被贴封条,封条上日期显示为今年8月29日,即1个月前。

同样在大约1个月前的8月22日,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表示,在7月与华泰汽车的合作意向发布后,市场对此合作反应“不好”,所以决定暂停进一步合作。

对华泰汽车而言,“祸不单行”的是:近日“9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名单中,华泰汽车也成为失信记录较多的重点联合惩戒失信企业之一。并且,在日前被曝出的“四家中国车企申请破产,供应商产业链坏账500亿”的负面消息中,华泰汽车也位列其中。

但这远不是它第一次爆雷。根据财报显示,2018年华泰汽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16亿元。并且从2019年开始,华泰汽车持续多次被媒体曝光工厂停产、拖欠部分供应商和工程建设公司款项以及拖欠员工工资。

华泰汽车的崛起源于2000年,创始人张秀根从一汽集团手中收购了山东荣成汽车厂,更名为“华泰汽车有限公司”,将总部设在北京。从此,华泰汽车作为中国较早成立的自主汽车品牌,在汽车市场赛道起跑。

2002年,华泰汽车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投资11.72亿元与韩国现代达成合作协议,拿下现代SUV特拉卡的生产权。第二年,特拉卡正式出厂,因性价比高,迅速成为市场上增速最快的国产SUV车型,风靡一时。

尝到“甜头”的华泰汽车在2005年又与现代合作,争取到了圣达菲在中国的生产权。当时,圣达菲车型受到轿车爱好者的追捧,销量一度成为国产品牌车里的闪光点,华泰汽车也因此一跃成汽车圈的“新贵”。

在新能源领域,华泰汽车也是最早涉足的自主车企之一。早在2009年,华泰汽车就宣布研发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发电控、电机和电池管理等电动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成为了第一批加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

但进展并不顺畅。直到2016年,华泰才迟迟推出首款纯电动SUVXEV260。在这期间,乘上政策东风的华泰开始在各地布局产业链。

2015年11月,华泰汽车与惠州亿纬锂能合作,投资成立天津华泰亿纬电源有限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据称将“满足20万台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此后,2016年11月,又开启年产5GWH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建设项目,试图“在青海打造一条从正极材料、电芯、电池PACK、动力电池、到终端汽车的完整锂电产业链。”

甚至在共享经济大潮来临之时,华泰还于2017年陆续推出共享汽车品牌“电动侠”和网约车品牌“轩轩出行”,均以运营新能源车为主,后者号称是“中国首个SUV出行专车平台”,使用的就是华泰新能源XEV260。但在2018年下半年,这个出行项目就已夭折。

乘用车外,为获得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资质,华泰汽车于2018年收购了曙光股份(隶属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77%的股权,一跃成为后者大股东。

面上看,华泰汽车缔造了一个如此大的汽车帝国。但怎么突然直接就要“凉凉”?

从根本上讲,从华泰汽车在造车的同时,还在建筑、房地产、煤矿等领域多有腾挪,汽车主业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副业、并购并未形成正向贡献,加剧了资金链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虽然近年华泰汽车营业收入规模保持在180亿左右,但扣除营业成本后毛利仅40亿。2018年购入的曙光股份计提商誉减值后,华泰汽车亏损16亿。在此背景下,华泰汽车需在2019年内偿还有息债务212亿(这一规模已是其2018年营收规模的1.15倍),资金链的压力不言而喻。

重疾之下,作为一家传统车企,华泰汽车在行业内已经身处末流,想要扭转命运已是晚了一步。寒冬之下,一场针对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的淘汰赛,已经开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