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致穷”的辩题上黄执中回归到了应有水准—兼谈“精致穷”

第六季第三期的奇葩说总算逻辑占了上风,这次黄执中对辩题的解析不存在过度问题,是与现实情况结合得比较好的,对于“错”的解读很到位,因为从文字学上讲“错”本来就不是“非”的意思。“非”的本义的“相反”,而“错”的本义其实是“交错”、“偏差”的意思。为了世俗定义的精致导致自己变穷,只是一种有偏差的行为,这与在不必穷的状态下的“偶尔精致”是有区别的。所以从逻辑上讲,任何脱离“精致导致变穷的因果关系”的论点表述都属于“偷换概念”。黄执中很好地抓住了“短片”的内容,即通过购买各种“物质精致”导致自己变穷。我要补充的是:而且这种穷是与同龄人比较的结果,不是与中年人、有钱人比较的结果,这一点正方却没有好好利用。所以当反方的许吉如提出这个辩题意味着“穷人配不配精致?”和“要青年人自己试错而不是通过中年人、成功人士的忠告才更有体会和意义”时从逻辑上讲都是不成立的。至于这个节目两位才女辩手在开杠环节“屎来屎去”,实在是有点大煞风景,或许是女人在争辩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死循环吧。

在四位导师的观点里,无疑蔡康永是最出色的,李诞写了粗糙也说明抓住了要点。而最差的却是罗振宇的表现,虽然号称“罗辑思维”,少了个走之底,说明注定是“假逻辑思维”,不靠脚踏实地而直接飞去外太空。他居然举了小说家写的科幻小说里面的情节来证明“精致的力量”,这与詹青云在第五季奇葩说里很喜欢用名著和武侠小说等里面的“虚构人物事例”来作为论据如出一辙,毫无说服力,只有煽情力。而且这与讲究物质精致导致穷有什么关系?这样故作玄虚的“知识付费课程”真是不要也罢。

肖骁本来的特长是“歪理十八条”,但他想要提高,想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进行反驳,出发点虽好但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反杀。反方的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拿傅首尔“开刀”,傅首尔的表现确实太紧张,嘴下“拌蒜”,有失水准。但肖骁自作聪明地说傅的老公因为精致穷所以俘获了如今变富的傅,那岂不是鼓励通过穷极一己之精致来骗取日后吃软饭的婚姻?这与他们这队之前说的因为精致变穷而激励自己更好地奋斗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以正如许吉如所言,什么样的人就该做什么样的事,这叫厚德载物,眼高手低的事情少做,心比天高往往命比纸薄。这个规则不是由人来设定的,而是生活给予的真实反馈。这不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物质精致带来的只能是一时的欢愉和虚荣,你奋斗的目标在于不断地追求世俗定义的物质精致,那这样的奋斗本身就廉价了。即便大家都世俗,为买房买车的奋斗价值也要高于买包和买化妆品的“奋斗”,而且也根本谈不上“奋斗”,只是开支上的取舍而已,因为买包的代价是吃泡面!精致妆容背后的真实目的可能是为了婚后可以不劳而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