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本文約8500字,全文閱讀大概需要12分鐘)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年頭的娛樂活動比較匱乏,收音機裡播出的評書節目,都能成為我在一天中的念想。那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最喜歡聽的就是劉蘭芳老師講的《岳飛傳》,每次聽完大家都要聚在一起玩“同人遊戲”——具體的玩法就是通過猜拳來確定扮演的角色,運氣最好的那個傢伙必然是岳飛,其次的就是牛皋、湯懷、岳雲、高寵、張憲什麼的,連女孩子都可以扮演梁紅玉、石鸞英這樣的巾幗英雄。唯獨運氣最壞的倒黴蛋必須扮演金兀朮這個大反派,而且經常還是唯一的反派,頂多給他配個粘罕,連金兵甲、金兵乙都欠奉。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長大後買過一套正版的《岳飛傳》光碟,卻連封都沒開過

遊戲一開始,就是黑壓壓的一坨“岳家軍”鬼哭狼嚎著追殺得那個孤零零的“金兀朮”滿地亂竄,遊戲的結局從來都沒有過任何懸念……

小時候因為評書這種藝術形式的影響,“英雄輩出”的宋朝成了我最嚮往的朝代。可是年齡大了點才知道,在中國史上幾乎是最弱雞的兩宋,盛產的從來都不是英雄,而是狗熊。那些在曲藝節目中膾炙人口的各種“某家將”和“某家軍”,除了岳飛還貼點邊,剩下的大多是些無聊文人本著“缺啥補啥”的原則強行腦補出來的。

而像強漢盛唐就比較省事了,講史即可,根本用不著絞盡腦汁去瞎掰。

至於那個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的大反派金兀朮,也壓根就不是什麼赤須龍降世專門跟金翅鳥轉生的岳飛作對,更沒有被牛皋活活氣死。相反即便帶著極端的民族感情,我還是驚奇的發現,這貨的形象其實還挺正面的……

其實人家金兀朮(音同“竹”)根本不姓金,而是姓完顏。他的女真名為斡啜,也有叫兀朮、斡啜或烏珠的——這大概是女真人文明程度太低又瞎搞文字以致誤傳的結果。他的漢名叫做宗弼,所以叫他完顏宗弼或是完顏幹啜、完顏兀朮都行,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哈爾濱人(今哈爾濱阿城區)……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身為一個哈爾濱女婿,我鄭重聲明——金兀朮這傢伙壓根就不使斧頭

傳說這傢伙出生時有驚雷滾滾,繼而紫氣東來,旋即祥雲升騰——反正古時候大人物降世嘛,總會有外星人入侵或是仙人渡劫之類的神秘事件發生,這不離奇。不過離奇的是一般只有好人出生才會伴有這種“異象”,莫非完顏宗弼這傢伙真是個好人?

其實對宋人來說,他真是個好人……可惜當時的宋人沒搞清狀況,或許是為了這位“深海同志”的安全,一直將完顏宗弼當成大壞蛋宣傳。

因為年齡的問題,完顏宗弼只趕上了遼金大戰的尾巴;而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尚未進入鼎盛時期,他便已經因病亡故,自然也趕不上與蒙古人的衛國之戰。所以作為女真人中最傑出的將領之一,完顏宗弼的一生,就是與宋人戰鬥的一生,也是在戰鬥中不斷“放水”的一生。


完顏宗弼的伐宋首戰,就抄了岳飛的老家。

其實完顏宗弼的人生首戰,對手不是宋人,而是遼人。

在天輔六年的第二次遼金大戰中,完顏宗弼隨叔父完顏斜也出戰,初戰就是以百騎對陣300餘遼人。史書上雖然未載明宗弼的生年,但是按照女真人的傳統,此時他應該在16歲以下——就這麼個半大小子,在這一戰中殺死8人、生擒5人,顯示出超人一等的驍勇,從此為人所重。

天會三年,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也就是粘罕)分東西兩路南下伐宋,完顏宗弼在東路軍任萬戶。此時的宗弼仍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自然難擔大任,但他在與宋人的首戰中,依舊保持著昔日的驍勇,追殺得宋徽宗十分狼狽:

“及宗望伐宋,宗弼從軍。取湯陰縣,降其卒三千人。至御河,宋人已焚橋,不得渡,合魯索以七十騎涉之,殺宋焚橋軍五百人。宗望遣吳孝民先入汴諭宋人,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

而且更為巧合的是,岳飛正是湯陰人——完顏宗弼的伐宋首戰,就抄了冤家對頭的老家。

此戰的結果,就是金軍攻陷汴梁、俘虜徽欽二帝並將北宋滅國——這就是讓無數宋人咬牙切齒的靖康之恥。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完顏宗弼沒有別的突出表現,相反他倒是為數不多對被俘獲的北宋皇室、尤其是女眷稍有厚待的金國將領之一。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北宋滅國時宗弼還算不上大人物,因此沒有什麼突出或“放水”的表現

此後他隨完顏宗輔平定山東,先後擊敗鄭宗孟、趙成、黃瓊等抗金武裝,連奪青州、臨朐。次年在回師途中渡青河時,宋軍在此設伏,結果被完顏宗弼反殺,斬萬餘人。此後他又轉戰河北,在開德府“以其軍先登,奮擊破之”,在濮州大破王善20餘萬眾,在大名府“宗弼軍復先登,破其城”(摘自《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上同),於是河北又成女真人的囊中之物。

這下北宋基本算是搞定了,結果又冒出個南宋。完顏宗弼隨之南下,可這回的仗就不好打嘍。


南下首戰——照舊長著一副兔子膽的趙家皇帝和捨生忘死的宋人。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9子、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稱南宋。不過趙構雖然有膽子稱帝,卻沒膽子面對金人,沒幾天就撒丫子逃到了揚州。

天會六年,金太宗下詔征討趙構,以完顏宗翰、宗輔為主帥,升宗弼為元帥右監軍,統軍南下五路兵馬之一。

結果金人尚在十萬八千里之外,趙構就棄揚州一口氣逃到了江南。完顏宗弼隨即殺入淮南西路,一路所經州縣或是不戰而降,或是一擊即破,直到殺至長江北岸。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論起跑路的本事,趙構可以傲視群雄,沒哪個皇帝趕得上

完顏宗弼本想在採石磯渡江,結果遭到宋太平州知州郭偉的頑強阻擊,死活過不去,只好改道馬家渡。此地的宋水軍統制邵青麾下僅有一艘戰船、18名水手,仍竭力死戰,艄公張青身中17箭猶不倒……

誰都知道這樣的戰鬥是沒有意義的,可是這樣的戰鬥意義本身其實並不在於戰鬥——這話有點繞,不知當時的宗弼見此情景有何感想。

不過渡江之後,完顏宗弼又恢復了生龍活虎,先後攻取建康(今江蘇南京)、湖州,兵臨臨安(今浙江杭州)城下。趙構再度棄城而逃直奔明州(今浙江寧波),宗弼一邊以阿里、蒲盧渾率精兵4千銜尾疾追,一邊命訛魯補、術列率軍直取越州(今浙江紹興)包抄。結果明州、越州倒是都被金人拿下了,可是翻個底兒朝天也找不到那個長了副兔子膽、卻生了兩條飛毛腿的趙構,再一打聽,才得知這貨居然逃到了海上……

金人都是旱鴨子,可是為了抓住那個水陸兩棲的漢人皇帝,只能咬牙下了海。後來他們在昌國(今浙江舟山)抓到了明州知州趙伯諤,這才知道那位若是混江湖弄不好能混出個“神行太保”匪號的趙構,已經取道溫州跑到了福州……

福州對於金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涯海角了,更何況還有宋人的水師阻路。於是完顏宗弼意興闌珊,率軍撤回了臨安。


黃天蕩大戰和牛首山大捷——岳飛與“金兀朮”的首遇。

女真人與蒙古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對於土地的貪婪是前者沒法比的,當然這也與女真人人口太少、缺乏統治能力有關。所以當完顏宗弼對趙構的飛毛腿心服口服之後,就帶著從江南打劫來的金銀財寶準備回北方老家。

被嚇得患上隱疾再也當不成男人的趙構,可以不在乎他的江山被金人當成公共廁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可宋人中卻不乏血性之人,橫下一條心一定要把完顏宗弼留在江南。

天會八年三月,完顏宗弼北歸行至鎮將被宋將韓世忠率領的水師所阻,金軍不擅水戰,戰船也不及宋軍,所以連戰連敗,相持48天仍不得渡江。

完顏宗弼沒有辦法,只能轉道前往建康,行至黃天蕩一夜掘渠30餘里連通了秦淮河,這才僥倖逃回了建康。可是韓世忠隨後追至,再度封鎖江面,金人還是過不了江。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黃天蕩之戰其實包括了於完顏宗弼北歸的數場阻擊戰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宗弼的下場恐怕不會太妙——四面八方趕來增援的宋軍戰力就算再渣,光靠人海戰術也能將這支孤軍吞沒。可是完顏宗弼卻沒怎麼擔心,因為宋朝不但盛產狗熊,漢奸這種東西也從來不缺:

“先是宗弼在鎮江,世忠以海舟扼於江中,乘風使篷,往來如飛,乃揭榜募人獻所以破海舟之策。有福州王某,僑居建康,教金人於舟中載土,以平板鋪之,穴船板以棹槳,俟風息則出江,有風則勿出,海舟無風,不可動也,以火箭射其箬篷,則不攻自破矣……金人以火箭射其箬篷,火烘日曝,人亂而呼,馬驚而嘶,被焚與墮江者,不可勝數。所焚之舟,蔽江而下,金人鼓棹,以輕舟追襲之,金鼓之聲,震動天地。統制官、右武大夫、成州團練使孫世詢,武功大夫、吉州防禦使嚴永吉,皆力戰死……宗弼弓得絕江遁去。”(《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宋紀第一百七》)

完顏宗弼雖然打跑了韓世忠,結果又被岳飛陰了一道——你毀我家鄉,我也不能讓你痛痛快快的回家:

“兀朮趨建康,飛設伏牛頭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營中擾之,金兵驚,自相攻擊。兀朮次龍灣,飛以騎三百、步兵二千馳至新城,大破之。兀朮奔淮西,遂復建康。”(《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這就是著名的牛首山大捷。

此戰之後,完顏宗弼再未踏足江南。而且作為金朝宗室的重要一員,他或許可以繼續瞧不起趙家皇帝,但卻不能無視宋人對金人的仇恨以及頑強反抗的決心。從此宗弼一改此前的鷹派觀點,對於南下攻宋始終持消極態度——也許就從這時候起,他開始了“深海”之路?


富平大戰——完顏宗弼軍功的頂點,卻被吳階兄弟破了功。

天會八年秋,完顏宗弼奉調攻取川陝,此後爆發了著名的富平之戰。

兩年前那場靖康之變,無論對於宋、金兩朝其實都是一場天大的意外——金人或許對攻下汴梁有所預期,但將宋人的皇室幾乎一鍋端掉、直接將北宋滅了國恐怕完全出乎了兩朝的意料。因此在靖康之變後,雖然宋人的京師被陷、皇帝被擄,但在遼闊的北方仍然存在著數十萬不知所措的宋軍。此後的兩年間,雖然在金人的不停掃蕩下,北方大部已被其平定,但是宋人反抗的火種仍未熄滅,比如曾湧現出無數精兵強將、戰力雄踞宋軍首位的西軍,雖然主力大部喪盡,但仍堪一戰。

而此時金人徹底亡宋之心未死,只是此前直下江南“搜山檢海”式的軍事行動在事實上已經失敗,於是轉為繞道河南再攻取川陝,然後順江之下襲取荊襄,則宋人所依仗的長江天險將不復存在。

歷史上的秦滅楚、隋滅陳、宋滅南唐以及此後的蒙古滅南宋,大體都是走的這條路線,金人的戰略不算出奇,但對宋人來說足以致命。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南方割據政權的兩大命門——荊襄和江淮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欲取荊襄,川陝就是關鍵

更要命的是,只生了兩條快腿卻沒長腦子的趙構剛爬上岸,就下令集重兵防禦江淮。而對於長江上游,顧頭不顧腚的趙構非但沒意識到危機,還讓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在陝西發動攻勢,以牽制江淮金軍,減弱江南防禦壓力。

此時的宋軍論守尚且不足,讓他們正面進攻由完顏宗輔、婁室、宗弼統率的金人精銳,無異於以卵擊石,哪怕他們在兵力上擁有數倍的優勢。而且張浚雖然號稱是留侯張良後人,卻只是個文人而已,徒有紙上談兵之能,全無其祖宗的風采,這一戰的結果其實已經沒什麼懸念了。

此戰中,張浚以西軍殘部為基礎,集結了18萬兵力,號稱40萬,在富平與金人展開決戰。可能是完顏宗弼剛剛在江南鬧了個灰頭土臉,張浚就覺得這傢伙比較菜,於是集重兵重點攻擊宗弼所部。宗弼在宋軍團團包圍之下苦戰大半日,雖然損失慘重,卻牽制了宋軍主力,使得完顏婁室抓住了宋軍的薄弱之處,一擊而敗之,18萬大軍土崩瓦解:

“宗弼渡江北還,遂從宗輔定陝西。與張浚戰於富平。宗弼陷重圍中,韓常流矢中目,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創,躍馬奮呼搏戰,遂解圍,與宗弼俱出。既敗張浚軍於富平,遂與阿盧補招降熙河、涇原兩路。”(《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

經此一戰,西軍徹底覆滅,宋人在北方成規模的抗金武裝不復存在,陝西五路盡失,可謂是慘到不能再慘的慘敗。而完顏宗弼則再次顯示了他的剽悍勇猛,立下汗馬功勞,走上了其征戰生涯的頂點。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大名鼎鼎的西軍先是在靖康之變精華盡喪,又被西夏反攻,最終在富平灰飛煙滅

上山不容易,可是攀上了峰巔之後,就該走下坡路了。

富平之戰後,完顏宗輔奉調回京,宗弼終於成為了一路主帥,率陝西金軍繼續攻打四川。沒想到意氣風發的完顏宗弼還沒摸到四川的大門,就在和尚原(今陝西寶雞附近)被南宋名將吳階揍了個鼻青臉腫,不但遭遇了宋金交戰以來最大的一場失敗,而且他還身中兩箭,不得不屈辱的颳去鬍鬚、化妝逃亡:

“紹興元年,金將烏魯攻和尚原,吳玠乘險擊之,金人大敗走。兀朮複合兵至,玠及其弟璘復邀擊,大破之,兀朮僅以身免,亟剃其鬚髯遁歸。”(《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傳第一百二十》)

呃……宗弼下山下得有點快了,這簡直是滾下山的節奏嘛。

不過他並不服氣,兩年後(天會十一年)捲土重來,終於擊敗吳階的弟弟吳璘,奪取了和尚原。不過還沒等他高興多久,在仙人關(今甘肅徽縣附近)又碰上了老對頭吳階,結果再次撞了滿頭包。

此戰中,面對完顏宗弼集結的10餘萬大軍,吳階兄弟麾下只有萬餘人,便立足於守。天會十二年二月,金軍自仙人關以北鐵山鑿崖開道進至殺金坪,紮營40餘座與宋軍進行短暫的對壘之後,即轉入攻勢。吳階率軍據險堅守數日,金軍始終不得寸進。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完顏宗弼始終打不過的對頭除了岳飛,就是吳階、吳璘兄弟

三月初一夜,吳階趁金軍疲憊突然展開反攻,金軍炸營,死傷數以萬計。次日,吳階再接再厲遣精銳迂迴到金營側後,連毀數寨。金兵再次死傷萬餘,全軍逃遁,結果在河池(今甘肅徽縣)被吳階設伏俘斬千餘,於是金兵大潰:

“敵首攻玠營,玠擊走之。又以雲梯攻壘壁,楊政以撞竿碎其梯,以長矛刺之。璘拔刀畫地,謂諸將曰:‘死則死此,退者斬!’金分軍為二,兀朮陣於東,韓常陣於西。璘率銳卒介其間,左縈右繞,隨機而發。戰久,璘軍少憊,急屯第二隘。金生兵踵至,人被重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璘以駐隊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層積,敵踐而登。撒離喝駐馬四視曰:‘吾得之矣。’翌日,命攻西北樓,姚仲登樓酣戰,樓傾,以帛為繩,挽之復正。金人用火攻樓,以酒缶撲滅之。玠急遣統領田晟以長刀大斧左右擊,明炬四山,震鼓動地。明日,大出兵。統領王喜、王武率銳士,分紫、白旗入金營,金陣亂。奮擊,射韓常,中左目,金人始宵遁。玠遣統制官張彥劫橫山砦,王俊伏河池扼歸路,又敗之。(《宋史·卷三百六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完顏宗弼再次刷新了由他保持的金人對宋交戰的最大敗績。如果說在和尚原他是滾下山的,這回乾脆就是跳懸崖了。

在此戰之前,自宗弼以下的金軍將士都是攜家眷而來,本以為會一戰而定四川,然後全家在傳說中的天府之國享福。結果吳階兄弟的當頭一棒將完顏宗弼徹底打醒,他逃回到鳳翔後再不敢驕狂,而是老老實實的分兵屯田,開始做長期打算。

而且宗弼還認識到,有吳階兄弟在就甭想打仙人關的主意。可是以蜀道之難,不走仙人關他壓根不知道該怎麼入蜀啊?不過完顏宗弼雖然自知打不過吳階,可他卻知道有一個人收拾起吳階來就跟玩似的。

皇統元年,宋金紹光議和期間,完顏宗弼致書趙構令其詔吳階兄弟退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都得不到的東西,完顏宗弼卻在談判桌上輕描淡寫的拿到手中,這讓我們說什麼好?


作為一名專為刷新金軍敗績記錄而生的大將,完顏宗弼在岳飛面前摔了最大的一個跟頭。

身為陝西金軍主帥,完顏宗弼自富平之戰後幾乎就沒打過勝仗。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可能是覺得把這貨丟在外邊實在太丟人現眼,於是在仙人關之戰後便把他召回燕京,讓他暫時脫離軍界,改混政界。

開始幾年他還挺消停,不過很快就與完顏宗幹聯手對抗權臣完顏宗磐、宗雋,尤其反對將河南、陝西割讓給南宋。結果這場黨爭以金熙宗完顏合剌誅宗磐、宗雋,解除撻懶兵權而告終,作為勝利方的完顏宗弼升官當上了都元帥、封越王,之後又被加封為太保,兼領燕京行臺尚書省。

可這事還沒完,因為完顏宗弼還有心魔未解,那就是他之前混得很失敗的軍界。於是他上書請求帶兵伐宋,以奪回被交還給南宋的河南、陝西之地。這一仗其實沒什麼可說的,這些地方的官員大都是先為宋臣,再侍金朝,這兩年風頭一傳又改穿了漢服——個個都是牆頭草。所以宗弼大軍一至,幾乎都是未動刀槍就再度改頭換面,不足一個月時間他就得以入駐汴梁。

好久沒打過勝仗的宗弼頓時就有點飄了,而且可能是吳階給他的印象過於深刻,所以就忘了許多年前的另一個姓岳的剋星。於是完顏宗弼揮軍淮北,企圖再度南下,結果在郾城,宋將岳飛給了他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其實岳飛與完顏宗弼直接交手的機會並不多,只是郾城之戰太過傳奇,才讓後人將他們視為死對頭

此戰完顏宗弼再現其徒有蠻勇卻毫無謀略的弱點,先是被劉琦的“八字軍”痛打一番,被迫逃回汴梁,此後岳飛不顧趙構的反對堅持北伐,並接連攻克鄭州、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前鋒深入到黃河以北。宗弼認為岳飛兵力分散,是大好戰機,於是集兵10餘萬攻向岳飛所在的郾城,一場大戰隨即爆發:

“飛遣子云領騎兵直貫其陣,戒之曰:‘不勝,先斬汝!’鏖戰數十合,賊屍布野。初,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柺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兀朮大慟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方郾城再捷,飛謂雲曰:‘賊屢敗,必還攻潁昌,汝宜速援王貴。’既而兀朮果至,貴將遊奕、雲將背嵬戰於城西。雲以騎兵八百挺前決戰,步軍張左右翼繼之,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飛進軍朱仙鎮,距汴京四十五里,與兀朮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騎五百奮擊,大破之,兀朮遁還汴京。”(《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此戰,岳飛以少勝多,斬殺金兵無數,連完顏宗弼都險些被俘。更重要的是,這一戰徹底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還把金人的心氣給打崩了,比如金朝大將韓常就秘密向岳飛請降。於是岳飛遂發“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鄂國金佗續編·卷十四·忠愍諡議》南宋·岳珂)的豪言壯語。

之後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那就是十二道金牌,還有“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郾城之戰只是軍事上的勝利,卻是政治上的敗績——岳飛徹底失去了趙構的信任,北伐之願再無可能

完顏宗弼二入軍界結果混得比第一次還慘,只能灰溜溜的繼續回去混政界。而且為了挽回顏面和氣勢,他把在戰場上的蠻勇之氣用在了朝堂上,殺左丞相完顏希尹等數人。不過金熙宗還是信任這個莽夫的,非但沒有降罪,還升其為左丞相兼侍中,仍任都元帥,領行臺尚書省事。

此後行臺尚書省遷至汴梁,他採取了重用漢官,減免稅賦等措施,使得當地經濟民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


完顏宗弼可能打贏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場勝仗,卻毫無光彩。

皇統元年,在戰場上已經把臉面丟光了的完顏宗弼,不知道是知恥後勇還是自暴自棄,再度上書要求伐宋,最終宋金兩軍決戰於柘皋鎮。

久敗成精的宗弼這回終於知道耍心眼了,他先派少數兵力前出柘皋與宋軍激戰,旋即不敵,被宋軍收復廬州。而宋軍張俊、劉琦、楊沂中三部互不統屬,張俊拉攏楊沂中排擠劉琦,妄圖爭功,於是在金兵潰逃後勒令劉琦班師。

事實上,完顏宗弼將主力埋伏於濠州(今安徽鳳陽)附近,待劉琦退去後立即攻打濠州,張俊大驚之下又召回劉琦救援,結果未及趕到濠州已然失陷。此時傳來消息說金兵已去,楊沂中率部貿然入城,結果被埋伏在城內的宗弼部全殲,楊僅以身免。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如果宋軍不能上下一心、置生死於度外,那麼女真人永遠“不可敵”

此時宋軍敗局已定,各部紛紛撤離,唯有岳飛率軍直進抵達定遠,金軍聞訊後立即渡淮北遁。

完顏宗弼好不容易開竅打了個勝仗,結果岳飛光是露個頭就把他搞得灰頭土臉,這就讓他不能忍了。不是不忍又能怎麼辦?打又打不過……

不過他靈機一動,想起來前一年他曾威脅趙構召回了吳階兄弟,這回可不可以故技重施?反正宋人的皇帝和文官大都是軟骨頭。

於是完顏宗弼給正在向金朝拼命求和的南宋宰相秦檜寫了封信:“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然後就有了“莫須有”和風波亭,紹興和議也達成了。完顏宗弼終於打敗了他的一生之敵,雖然贏得一點都不光彩。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兩宋英雄人物的結局,如果不是死於敵手的話,那麼大都會被自己人弄死

不過從此以後,完顏宗弼可能是想通了,一心一意的混政界,再也沒插手軍界。而且這貨還搖身一變成了“鴿派”,始終堅持“宋金友好”的原則,兩國20年間幾無戰事。

皇統七年,混政壇終於混成元老的宗弼升任太師、令三省事、都元帥,成為權傾朝野的大權臣。不過好景不長,次年他便病逝,又過了快30年,他被金世宗追諡“忠烈”,並得以配享太廟。


最後總結一下。

開篇我說過完顏宗弼這傢伙得形象其實挺正面的,還可能是大宋朝的“深海同志”——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靠譜了?

南北宋交接之初,女真人的軍事實力正處於最巔峰狀態,“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可不是說著玩的,那時候宋軍被金軍痛打起來的德性,跟抗戰之初本子一個大隊就能攆得國軍一個師滿地亂竄沒什麼區別。要是照著這個勢態發展下去,南宋別說150年的國祚,可能沒過幾天就得蹬腿了。

幸好南宋還有一位“金國友人”完顏宗弼。

宗弼這傢伙肯定不是個“金奸”,而且作為一個只管衝鋒陷陣的猛將他也是極其優秀的。但是作為一軍統帥,與同期金朝最優秀的將領完顏宗翰、宗望、婁室等人相比,他非但差之甚遠,甚至可以說是不合格的。

千古大反派金兀朮,可能是宋朝的“深海同志”

完顏宗翰(粘罕)雖然被畫得如此搞笑,可是打起仗來可一點都不搞笑

所以當宗弼作為一員小卒初上戰陣時,幾乎是光芒耀眼的存在。可是隨著他官越做越大,戰績就越來越平庸,但在富平之戰前,哪怕在江南稍有小挫,他的表現仍在水準之上,甚至可以稱之為出色。

因為那時的完顏宗弼最多隻是一路偏將,在他之上還有完顏宗翰、宗望、宗輔等一眾真正的帥才在坐鎮指揮。

而在富平之戰後,宗弼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終於當上主帥了,於是從此他幾乎再也沒打過一次像樣的勝仗。相反他倒成了南宋各大名將刷戰績的靶子——岳飛、韓世忠、劉琦、吳階等人能成為名將都少不了宗弼的“成全”之功,連才能平庸的張俊能名列“中興四將”之一,都少不了他的功勞(明州之役)。

所以說要是沒有宗弼跟著瞎搗亂、沒完沒了的送人頭,趙構就算想稱臣、想議和可能性都不大,畢竟女真人喜歡用拳頭說話。

所以我說宗弼的“形象正面”、是大宋朝的“深海”,大家還有意見沒?

這當然是個玩笑。

其實完顏宗弼就是個樊噲、許褚那種類型的猛將,而非白起、韓信之流的帥才。所以打敗仗不是他的錯,要怪也只能怪完顏吳乞買和完顏合剌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