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照片的曝光控制,是拍攝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參數調整,決定了畫面的亮暗和拍攝效果。那麼,對於攝影初學者而言,要怎麼學習和控制曝光呢?本文將圍繞曝光控制展開,詳細講解曝光的“潛規則”。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曝光控制主要在於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等三個參數,也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之間有轉化規律——互易律,通過互易律可以在曝光量相同的前提下,得到多種曝光組合,實現多種拍攝效果。

一、曝光三要素對曝光的影響

1、光圈

光圈,是鏡頭中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進光孔大小的一個裝置,通過控制進光孔的大小來實現畫面曝光的控制,而光圈本質是一個絕對值:

光圈=鏡頭焦距÷進光孔直徑

當鏡頭焦距為50mm,光圈為F8時,則:進光孔直徑=50mm÷8=6.25mm;

當鏡頭焦距為50mm,光圈為F2時,則:進光孔直徑=50mm÷2=25mm;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由上面例子可以發現:

光圈數值越小,進光孔直徑越大,畫面的曝光量增多,畫面偏亮;

光圈數值越大,進光孔直徑越小,畫面的曝光量減少,畫面偏暗。

光圈與曝光量的關係

光圈大小決定了進光孔直徑的大小,從而控制曝光量的多少。為了方便計算和操作,我們將光圈參數分為一個個檔位,相鄰檔位之間的曝光量相差一倍,常見檔位有: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等,為了方便記憶,我們整理如下: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F1.4、F2.0

F2.8、F4.0

F5.6、F8.0

F11、F16

F22、F32

從中發現:間隔一個檔位,光圈數值相差一倍,如F2.8=F(2x1.4),所以只需要知道F1.4和F2.0就可以知道下一個檔位是F2.8,再下一個檔位是F4.0,以此類推。

而相鄰檔位之間的曝光量成倍數關係,從曝光量上來看:F1.4=2xF2.0,F2.0=2xF2.8,F2.8=2xF4.0……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2、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曝光時間,指的是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感應時間,單位是秒。下圖的動態圖是快門的工作過程,有助於大家理解曝光時間。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當快門被觸發之後,相機內的工作過程:

①後幕簾開啟,

②前幕簾開啟——此時相機開始曝光,

③後幕簾關閉——此時相機結束曝光,

④前幕簾關閉。

曝光時間就是指前幕簾開啟到後幕簾關閉的時間差:時間差越短,曝光量越少;時間差越長,曝光量越多。所以,曝光時間的長短直接控制畫面的曝光量。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快門速度與曝光量的關係

和光圈一樣,我們將快門速度也分為多個檔位,相鄰之間的曝光時間相差一倍,曝光量也相差一倍,這樣會更容易記憶和理解,常見檔位有:

……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

在1秒之前還有2、4、8、16、30等檔位、在1/1000秒後面還有1/2000、1/4000、1/8000等檔位。

所以:

曝光時間越長,快門速度越慢,曝光量就會增加,畫面偏亮;

曝光時間越短,快門速度越快,曝光量就會減少,畫面偏暗。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3、感光度

感光度,是衡量感光元件對於光線的敏感程度,用ISO表示。ISO越低,感應光線的能力越弱,曝光量就會減少;ISO越高,感應光線的能力越強,曝光量就會增加。

常見的ISO檔位有: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數值上是成倍數關係,相鄰的檔位之間的曝光量也是相差一倍,非常方便理解和記憶。

二、曝光三要素對拍攝效果的影響

曝光三要素除了控制畫面的曝光,還對拍攝效果有直接影響。

1、光圈與景深

光圈的大小,直接影響景深範圍的大小,直接表現就是背景是虛化模糊或清晰呈現。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大光圈,如F2.8,畫面的曝光量增多,同時帶來淺景深效果,讓主體前後的清晰範圍變小,從而使背景、前景虛化模糊,突出拍攝主體。常用於拍攝人像、花卉、靜物等特寫方面,或者虛化雜亂的背景元素來實現畫面的簡潔效果。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小光圈,如F11,畫面的曝光量減少,但會帶來大景深效果,拍攝畫面的元素都會清晰呈現在我們面前,在拍攝風光中較常用到。

2、高速快門與慢門

高速快門,一般指1/250秒或更快的快門速度,在抓拍運動主體等題材上有較為廣泛的運用,可以凝固運動主體的瞬間姿態。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慢門,則是指1/30秒或更慢的快門速度,會記錄光點的移動軌跡,比如車軌、瀑布、星軌、光繪等,一般需要搭配三腳架來穩定相機。

3、感光度與噪點

感光度對於畫面效果的主要影響就是畫質表現,較低的ISO會帶來更好的畫質表現,而高ISO會產生噪點,從而影響畫質,通常來說會使用低ISO,比如100~1600範圍內。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三、互易律,曝光的“潛規則”

學習了曝光三要素對於曝光控制和拍攝效果的影響之後,就要在實踐中去運用曝光三要素之間的轉化規律,從而獲得預期的拍攝效果。

回顧下剛才的曝光檔位:

光圈: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

快門速度:…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

感光度: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在實踐拍攝過程中,一般我們會將感光度設置為ISO400來保證畫質,比如此時正常曝光的光圈為F4、快門速度1/30秒。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如果想要獲得大光圈的淺景深效果,可以將光圈由F4開大到F2,增加2檔曝光量;當ISO不變的時候,就要在快門速度上降低2檔曝光量來實現正常曝光,快門速度要由1/30秒提高到1/125秒,這樣才能保持曝光相同,而拍攝效果不同。此時的曝光組合是:光圈F2、快門速度1/125秒,ISO400。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如果想要獲得慢門的動感效果,可以將快門速度由1/30秒減慢至8秒,增加7檔曝光量;此時為了保持曝光量相同,光圈和ISO需要降低共計7檔曝光量,將光圈F4縮小到F22也只能降低5檔曝光量,還要降低的2檔曝光量要靠ISO從400降低至100來獲得,這樣才能滿足慢門拍攝和曝光量不變。此時的曝光組合是:光圈F22、快門速度8秒,ISO100。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曝光三要素中,為了拍攝效果而調整某個參數,會增加(或降低)一定檔位的曝光量,就需要其它兩個參數來共同降低(或增加)相同檔位的曝光量,實現總曝光量的不變。

總結

所以,曝光控制是有規律的,通過曝光三要素之間的互易轉化,保持曝光總量的唯一性,實現多種畫面效果的拍攝,這就是曝光控制的“潛規則”。


攝影:曝光控制有規律,一文教你看懂曝光“潛規則”


希望本文對於攝友們有所收穫和啟發,歡迎留言討論、轉發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