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想必每家孩子都會有喜歡到處亂扔東西的習慣。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大聲勸阻也沒用。還是一樣的而且還可能越來越過分了。不僅扔在客廳,而且還扔在房間裡。在教育阻止了他之後,他把它收起來可是沒過多久又繼續扔了,不給喘息的機會。

其實家裡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東西都扔掉了,父母的說教也沒用,幾乎要崩潰了!孩子為什麼會突然這樣!但事實上,家長們真的不用緊張!

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孩子們為什麼喜歡扔東西?

這其實是孩子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正常表現。從心理上看,孩子出生後,隨著接觸空間的不斷增大,他們在6歲之前會繼續進入空間敏感期。

在這一階段,他們將通過嘴、手等身體各方面來探索世界,感知自己與世界的空間關係。起初,他們喜歡用嘴來感覺。再大一點,孩子就開始扔東西,一直扔到3歲左右。

從一開始的無意識投擲到有意識地投擲任何抓到的東西,再到兩歲時,把投擲東西當成一種有趣的遊戲。3歲以後,這種探索空間的方式還會有其他的表現,比如轉圈、爬窗臺、鑽箱子、積木等等行為。

在我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事實上,當他們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們的脾氣是最暴躁的。這樣的孩子自己的情感或探索或好奇新事物的心理是最重要的。而正是因為我們的孩子還不會講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小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是通過哭鬧,再大一點就是會扔東西,然後就是等到能開口說話就會爭論。

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孩子們亂扔東西的表現形式與影響

  • 宣洩

孩子們正處於無法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的階段。這樣的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會表達。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通過"扔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引起父母的注意。

這樣的孩子很常見,也是大部分孩子亂扔東西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無法表達自己,所以扔東西是他們尋求關注和發洩情緒的最好方式。

但這樣的孩子,久而久之,扔東西發洩情緒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這樣的習慣不利於我們孩子的成長,孩子長大後,他們也會養成這樣的壞習慣。所以我們需要我們的父母注意和區分它。

  • 滿足好奇心

相信家裡孩子的家長都知道,我們的孩子可能會喜歡翻箱倒櫃、打開各種櫥櫃、各種書櫃等。

孩子們很好奇,所以對很多孩子來說,打開櫃子把東西扔出去是值得探索的。這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 能夠了解新世界

孩子是一張白紙。在我們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慢慢地讓這張白紙描繪出不同的色彩,久而久之,他就擁有了豐富多彩的體驗。

在投擲物品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驚奇地發現,不同物體的投擲聲和下落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早期很可能會錯過的,所以這種形式在我們孩子的理解中會缺失。

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發現有些東西可以自己移動,容易扔,有些東西難扔,需要更多的力量。

當孩子們扔紙巾的時候,尤其是在扇子面前,他們會驚訝地發現紙巾漂浮起來,過一段時間就會掉到地上。扔乒乓球的時候,孩子們會發現乒乓球會掉到地上,然後再打,一個接一個,直到停下來。當孩子不小心把玻璃杯扔到地上時,他會發現玻璃杯嘩啦一聲掉到地上摔碎了。

不同的物體通過投擲東西得到不同的情況,所以在我們孩子的眼裡,這是一個新的世界。畢竟,這些是我們作為父母不會特別教他們的東西。所以他們用獨特的投擲方式來理解新世界,拓寬知識面。

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 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孩子的眼裡,因為他們只是能抓住一些東西,或者有一些力量,他們想把它表達給父母,所以他們會通過扔東西來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得到父母的讚揚。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父母會幫我的孩子撿東西。在他們孩子的眼裡,這是和她互動。這是一種私人遊戲,所以會十分的感興趣。

事實上,亂扔東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兒童的成長。首先,它表明兒童可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手,這是大腦、骨骼、肌肉、手和眼睛協調活動的結果。反覆投擲有利於兒童眼手活動的協調,有利於聽覺和觸覺的發展,也有利於手腕、上臂和肩部肌肉的發展。

正確引導孩子的做法

  • 讓孩子做到有始有終

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的父母應該把從頭到尾做事的思想灌輸給孩子,讓我們的孩子有這樣的意識。我把東西扔掉,以後再重新整理,放回原處。我可以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出去玩,但我也想把它們放回原來的地方。

當然,兩三歲的孩子很難自己做收藏和整理,但我們的父母可以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手拉手做,記住讓我們的孩子參與其中,成為得力助手,這也會讓我們的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他們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積極地給孩子示範,同時幫助他們進行一起收拾的過程,讓他們有些收拾完的成就感。

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 讓孩子們扔正確的東西

孩子們喜歡扔東西,所以我們的父母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專門扔一些有趣的東西,這樣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新的理解。

陪我們的孩子一起扔球和可以一起扔的東西。設計各種扔東西的遊戲,讓他扔個夠,把壞習慣變成一種技能。如扔球、擲沙包等,並可教給他各種投擲技能。在投擲的過程中,讓我們的孩子慢慢地觀察和想象。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耐心,也培養了孩子們的發現能力、動手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

  • 採取適當的防禦措施

孩子喜歡翻箱倒櫃,但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害怕孩子受傷,所以我們應該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對於一些貴重或危險性較大的物品,要採取適當的防衛措施,穩定內閣,以免被兒童傷害,防止兒童受傷。

如果孩子因為憤怒和發洩而扔東西,家長應該首先與孩子溝通,瞭解他們憤怒的原因。如果理由正確,同情孩子並且安慰他;如果不合理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則可以轉移為一定的教育。如果孩子扔東西影響了其他人休息、工作等,要對孩子提出正面批評,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明白自己還有缺點,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孩子總亂“扔東西”?別盲目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變聰明”

學習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一門成長中的必修課。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在引導之後,孩子仍然用最"原始"的辦法來應對。沒關係,這很正常,由於任何新技能或者說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重複練習的過程。

而孩子也只要在這樣一次次恰當引導後的重複練習中,才可以漸漸學會自我管理的辦法,從而自己的主人。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