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戰國時期,諸侯征戰,天下混亂不堪,但是在那個時期,也是華夏名仕出的最多的時期,自古亂世出英豪,在那段動亂時期,各位有才能有本事的人都分分出入各國朝堂,只為能夠充分證明自己的真才實學,名垂青史。

今天給大家說的這段歷史,其主人公在戰國的歷史上可是赫赫有名,他就出身寒門但卻佩戴五國相印,率領五國聯軍攻打秦國的鬼谷弟子蘇秦。

蘇秦出世,求學路曲折

蘇秦生於哪一年曆史上沒有詳細的記載,卒於公元前286年,雒陽(今河南洛陽)人,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謀略家。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的精彩,出生於農民家庭,因此對於蘇秦來說沒有優質的生活條件,因此少年的他就比常人更加刻苦。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蘇秦影視形象

蘇秦早期求學於齊國,拜鬼谷子為師,和張儀師出同門。學成後,他又外出遊歷,但是由於十分的貧窮,因此遊學過程顯得狼狽不堪。

他感嘆道:“從師受教,埋頭攻讀,卻不能換來榮華富貴,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呢。”

精學縱橫之法,入仕燕國

在求學之路上受盡艱難的蘇秦,不在遊走,便開始苦心轉研《周書陰符》一書。下苦功努力學習,終於於一年後,研習出合縱連橫之法。合縱連橫也是他後來能夠佩戴六國相印的基礎。

所以記住出身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一顆不怕艱難困苦的學習的心。我們也要學習蘇秦這種想要改變自己的堅定的心。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圖為蘇秦影視形象

學成之後的蘇秦先到周都城洛陽,卻被周顯王看不起。後向西進入秦國,然而秦國因為商鞅被誅一事,導致當時的秦惠王不喜歡蘇秦這樣的說客。

而後進入趙國,可當時的趙國國君的弟弟,同時也是趙國的相國時為奉陽君的趙成,他不喜歡蘇秦。此時蘇秦已經走過三個國家了,卻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用他。他的心裡一定十分的不好受,有懷才不遇的感覺。

但是已經遊歷了三國的蘇秦終於在公元前334年來到了燕國。來到了這個他仕途開始的國家。來到燕國後,他對燕國國君進言說說,你應該擔心的不是千里之外的秦國,而是臨近邊境的趙國,我建議應該先交好趙國,最好能和趙國達成合縱同盟。

燕國國君聽後便讓蘇秦出使趙國,第二次來到趙國的蘇秦,心理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蘇秦一到趙國便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六國應該聯合起來共同抵抗西方秦國。蘇秦的六國合縱大計開始出現。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戰國七雄時局圖

智激張儀,合縱大勢已成

公元前328年蘇秦的同門師兄弟張儀學成歸來,張儀和蘇秦一樣同為戰國時期的著名戰略家和縱橫家。張儀料想蘇秦和自己師出同門,投奔蘇秦是不二之選。學成回來後的張儀便直接投奔於蘇秦。於是前來燕國,沒想到蘇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張儀的謀略不在蘇秦之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因此張儀去投奔蘇秦,必然在他合縱伐秦的大計上有阻攔,甚至蘇秦在燕國的仕途也將會受到影響。因此蘇秦必然會設阻於張儀。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圖為張儀影視形象

《史記·張儀列傳》中記載說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僕妾之食。因而數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蘇秦其實多次告誡下人,張儀來求見時不必通報,看來是想要讓張儀吃點苦頭啊,過了幾天蘇秦才於張儀相見。但是卻只讓他在堂下就坐,還給他只有奴僕才吃的飯菜,並且還屢次對張儀說:你來投靠我,可我卻忌憚你擁有的的智慧,你以為我是真的不想推薦你,只是不想而已。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圖為張儀影視形象

張儀聽了惱羞成怒,認為只有秦國有實力於趙國對抗,於是張儀決定去秦國。自從張儀入秦之後,蘇秦便無後顧之憂,繼續他的伐秦大計。蘇秦繼續遊說於韓、魏和齊三國加入合縱之列,此時,五國合縱大勢已成。

秦利誘齊魏,合縱大計告敗

自蘇秦遊說完六國之後,六國簽訂合縱同盟,團結一致抵抗秦國。蘇秦更是擔任了六國的相國,同時掛六個國家的相印一時之間風光。

然而你卻不知道蘇秦五國合縱聯盟,共同伐秦其實是假的,真正的計劃是借討伐秦國之時,滅亡齊國。真說起來也是齊國見利忘義,不道德,五國合縱聯盟之後,秦國不敢輕易的東出涵谷關。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圖為蘇秦影視形象

為了打破這一局面,秦國派大良造公孫衍以利益誘惑齊魏兩國,退出合縱同盟。此時的魏國已經十分弱小,一切都以齊國為主。

但是齊國卻頂不住秦國的頂不住誘惑,於是與秦國聯合攻打趙國,趙國國君大怒,認為蘇秦的合縱同盟不靠譜,便狠狠地責備了蘇秦,蘇秦心裡十分害怕,於是便逃出了趙國。

蘇秦的第一次合縱同盟以失敗告終。但是蘇秦卻十分記恨齊國這個兩面三刀的國家。發誓一定要報復齊國。

合縱抗秦,借秦滅齊

機會就這樣悄然來臨,公元前333年,燕王去世,燕國爆發奪位戰亂,此時齊國又趁燕國內亂進攻燕國,佔領燕國的城池。燕齊兩國矛盾愈發加深,但是燕國太小,沒有實力跟齊國相比,於是蘇秦便順勢向燕王提出了死間滅齊的計劃。

此事在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有記載說:

“今齊王使宋竅謂臣曰:“奉陽君使周納告寡人曰:‘燕王請毋任蘇秦以事’,信奉陽君使周納言之,曰:‘欲謀齊’,寡人弗信也,周納言:燕勺循善矣,皆不任子以事。”

為了執行滅亡齊國的計劃,蘇秦再一次說服了齊、魏、燕、趙、韓五國組成合縱同盟,共同討伐秦國。但是他在私底下,卻說服齊國國君,在五國合縱攻打秦的時候,撤兵攻打宋國。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圖為蘇秦影視形象

其實宋國十分弱小但是國家卻十分富有,齊國想要佔領宋國很久了。這一次齊國國君聽了蘇秦的策略之後,覺得有可能佔領宋國,於是在其他五國的軍隊與秦國大軍在涵谷關外大戰之時,調兵把宋國給滅亡了,佔領了宋國。

可令齊國沒想到的是,齊國雖然佔領了宋國,但是也惹怒了其餘的四國和秦國。於是秦國聯合其他五國進攻齊國,並且承諾齊國的土地,秦國一寸都不要全部由四國平分。

於是憤怒的四國在秦國的帶領下,由燕國大將樂毅率領對齊國展開了激烈的戰爭。公元前284年聯軍攻入臨淄,佔領齊國七十三座城池。至此齊國雖然沒有滅亡,卻也從一方強國迅速衰落下來。

蘇秦合縱六國伐秦,設計除齊;這個縱橫家不簡單

圖為蘇秦影視形象

蘇秦借秦滅齊的策略是成功的。

蘇秦一生可以說是絢爛多彩,說服五國組成合縱同盟共同抵抗秦國,風光之時一人佩戴五國相印,之後又密謀秦國滅齊。

這一樁樁一件件震動戰國時期的歷史大事可以說都是因為他一個人。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上除了他也只有犀首公孫衍一人做到了合縱伐秦,但是也只做到了合縱伐秦罷了,所以蘇秦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戰國第一縱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