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鹽湖的前世今生,這一次終於說清楚了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5000年,是華夏文明的發展史,也是運城鹽湖的成長史;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書寫了一曲曲千錘百煉、凌空崛起的壯麗之歌,運城鹽化也演繹了一首首艱苦奮鬥、向陽而生的生命史詩。


  70年滄海桑田的鉅變,70年波瀾壯闊的奮鬥。從解放前期的潞鹽管理局、運城鹽業化工局,到後來的南風化工、運城鹽化,一路探索進取、一路踏平坎坷、一路銳意創新、一路書寫輝煌,歷代鹽化人的辛勤勞動換來運城鹽湖日新月異的變化,歷代鹽化人的聰明智慧贏得了運城鹽湖欣欣向榮的發展。

運城鹽湖的前世今生,這一次終於說清楚了

古老鹽池的往事今生

  “鹽開河東運,湖光鳳凰城”。有數千年開發史的鹽湖,靜靜佇立在中條山下,曾守護了世世代代鹽化人的夢想與希望。鹽湖是中華民族巨大的自然遺產、歷史遺產、文化遺產和工業遺產,在促進人類進步、推動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中起到巨大作用。


  運城鹽湖,也稱為河東鹽池、運城銀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曆史,是我國最古老的鹽池,也是世界最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自上古時代,先民們就在鹽池通過最原始最古老的辦法結晶製鹽,各部落因爭奪鹽池而連年戰亂,鹽已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人類的第一場戰爭,就是為爭奪河東鹽池而起的“黃帝戰蚩尤”。


  人們起初利用鹽池風大日烈的自然條件,依照“天然結晶,集工撈採”的方法制取食鹽。春秋戰國,先民們開始探索新的製鹽方法,他們能夠在鹽池邊修畦灌水,利用風日蒸曬獲得食鹽。


  從春秋戰國到漢初,運城鹽池所有權歸封建主和地主商人所有,產製運銷皆歸於民,官府只是徵稅。漢武帝時,實行民制、官收、官運、官銷的食鹽專賣政策。全國28郡設鹽官,河東居首。


  至唐代,鹽池收歸國家管理,仍由民制。當時運城鹽池收入佔全國鹽利的四分之一,佔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唐時形成“墾畦澆曬”法,俗稱“五步產鹽法”,從此鹽業生產步入一個新時期,這是鹽池生產史上一件劃時代的重大變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產鹽工藝。唐代宗李豫賜運城鹽池為“寶應靈慶池”,欽定興建“鹽池神廟”,列入國家祀典,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企業廟宇。


  在元代統治鹽湖時期,元末鹽運使那海德俊在運城築鳳凰城,設立運治,稱運司城,始稱運城。運城是鹽池發展的產物,又是控制鹽池的必然手段,運城因鹽務設立專城,全國獨家。


  明朝成化年間,官府開始環鹽池周圍修築禁牆,食鹽基本採用專賣制度。從此,58.2公里的高大城牆將132平方公里的鹽池緊緊包圍起來。中央王朝因單項產業而修城牆、設官府、置軍隊,鹽池當屬唯一。


  清代以來,全部廢除天然撈採,專事畦種。明清之際,經鹽工長期實踐和改造,墾畦澆曬日漸完備,成為一套科學的生產方法。


  新中國成立以來,雙輪水車的發明、解放式水泵的採用,打開了抽水機械化的大門。從此,古老的鹽池不斷傳出機器的轟鳴。


  1947年12月運城解放時,鹽池有私營鹽廠37家。1948年2月,國家正式接管運城鹽池,成立潞鹽管理局。1948年秋,潞鹽管理局決定興辦鹼廠,發展鹽池化工產業,綜合利用鹽池豐富資源,為人民造福,於是,國營芒硝公司興建成立了。1950年4月起由山西省管理,成立山西鹽務管理局。繼芒硝公司後,1952年7月在鹽灘上又建起地方國營運城化工廠。


  1958年5月,地方國營運城鹽務分局、地方國營的運城化工廠、公私合營的鴻裕鹽場三家企業合併,成立運城鹽業化工局(簡稱鹽化局),統一組織運城鹽業和化工生產。這就是運城鹽化的前身。此後,運城鹽池的生產逐漸得到穩固發展,呈現出日益興旺的大好勢頭,當年產值達到創紀錄的1942萬元。運城鹽化的成立,結束了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鹽池分散經營的局面。作為開發、經營鹽湖的大型國有企業,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堪稱共和國的央企長子。


  1986年,運城鹽池停止潞鹽生產,專注開採硫酸鈉和硫酸鎂。這標誌著鹽池千年產鹽史的結束,一個新的生產歷史開啟。幾千年形成的“五步產鹽法”,2007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運城鹽湖的前世今生,這一次終於說清楚了

高歌猛進的多元化發展

  化工產品的深入開發。鹽池資源非常豐富,鹽業雖然停止,但化工產業的一路高歌又繼續為國家的發展不懈貢獻。


  1960年,鹽化局正式開始生產元明粉。到了1966年,由鹽化局自行創新的生產無水硫酸鈉的火塔蒸發新工藝,使元明粉年產達到8200噸,純度高,雜質僅含十萬分之五。到了80年代,建立了以四效蒸發為主的強制循環三期工程,生產能力由原設計的3萬噸提高到了10萬噸以上,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無水硫酸鈉生產基地。


  1970年,鹽化二廠工人創造了鹽化局第一座連續轉爐生產硫化鹼的新工藝,達到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1973年建成3座,硫化鹼年產量從二萬五千噸提高到35000噸,佔全國總產量1/5。1973年7月,鹽化二廠試製成功的白色結晶硫化鹼,填補中國化工生產一項空白。


  1971年時,鹽化局芒硝產量佔全國70%左右,硫化鹼佔全國40%左右,出品十多個國家,行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264家企業。80年代末,運城鹽化局年產芒硝達到了50萬噸,硫化鹼8萬噸,1995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認定為“中國最大的無機鹽工業基地”。


  90年代初期至2002年,鹽化局利用十水芒硝為原料,先後開發了幾種新的產品,進行了三次產品結構調整。1993年投資1000萬元,上了一套1萬噸規模的硫化鋇;1998年自籌資金350萬元,上馬建成了改性超細硫酸鋇生產線;2002年公司利用山西煤炭、芒硝、重晶石的優勢,大力開發精細、超細硫酸鋇,上馬了3萬噸硫酸鋇改擴建工程,成為中國最大的硫酸鋇生產基地。1994年7月至1999年1月,運城鹽化局再次利用鹽池豐富的芒硝資源和優勢,積極開發國家扶植的“雙加”項目硫酸鉀,創造出以芒硝為原料的硫酸鉀生產新工藝,極大地緩解了我國對進口鉀肥的依賴程度。1995年,運城鹽化局針對鹽池中鎂鹽富集,開發了鹽湖高鎂滷水綜合利用生產技術,以運城鹽湖的產硝液為主要原料,生產硫氫化鈉、氫氧化鎂、氯化鋇、硫酸鋇等產品。


  公司的第四次產品結構調整,是以構建大化工為目標而進行的複合型產品結構調整。重點內容有兩項:一是量的調整。先後購併聯合了四川、江蘇的無機化工企業,進一步放大了資源優勢。二是質的提升。公司的化工產品有無水硫酸鈉、硫化鹼、沉澱硫酸鋇、一水硫酸鎂、七水硫酸鎂、氫氧化鎂、硫氫化鈉、氯化鋇、硫脲等十餘種產品。其中,無水硫酸鈉、硫化鹼和沉澱硫酸鋇為主導性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在形成核心能力和品牌優勢的條件下,公司繼續調整產品結構。一是對無機化工產品進行精細化、專用化改造,使這兩種傳統產品增加功能,提高技術含量。元明粉在改造中,開發了大顆粒、高白度、低鈣鎂新品,進一步滿足了國內外用戶的需求,總銷量達到130多萬噸,保持了世界最大元明粉生產供應商的地位。公司還開發了高純度、低含量硫化鹼,滿足了出口需求;利用山西煤炭、芒硝、重晶石的優勢,發展精細、超細硫酸鋇,改造一年後,就升至全國最大鋇業生產基地。同時,鹽湖滷水綜合利用取得了重要成果,開發了5種精細化工產品,並推向了市場。近年,通過微反應器等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試驗合成納米級硫酸鋇,為硫酸鋇產品的全面升級、開拓新市場取得階段性突破。


  涉足日化行業新領域。1992年1月8日,運城地區解州化工廠併入鹽化,更名為鹽化九廠。鹽化局實現了鹽湖資源統一管理。之前,鹽化局以生產工業無機鹽系列產品為主。


  1992年,奇強品牌誕生。當年,瀕臨破產倒閉的運城地區洗滌劑廠由鹽化局租賃,成立了山西運城鹽化局日用化工廠,研發出奇強系列產品11種,鹽化局實現了產品從化工到日化的跨行業經營。1995年12月,鹽化局正式收購運城地區洗滌劑廠。此後,奇強洗衣粉成為了鹽化局日化系列的主要產品,洗衣粉拓寬了鹽化局的生產領域,使鹽化局生產規模迅速擴大。


  到了1997年後,奇強進入到多品類階段,產品涉足到粉、皂、洗潔精。通過自建營銷網絡,在全國地級市場和縣城共建銷售網點300多個,分銷點1000多家,銷售隊伍達3000多人。4月,奇強牌洗衣粉被國務院發展中心評為“用戶滿意產品”;1999年12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奇強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隨著奇強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奇強的銷量快速攀升,從1997年到1999年,連續3年全國產銷量第一,佔據了全國洗衣粉市場19%的份額,奠定了公司在中國日化行業的重要地位。


  在品牌整合期的1999—2001年,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創辦了日用化工研究中心,並共同開發了11項新技術和30多個新產品,使日化產品由過去的20多個增加到60多個,規格達100種以上。2001年3月23日,奇強牌洗衣粉成為中國首批免檢產品,併入圍“2001中國十大公眾喜愛商標”。2002年9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奇強牌洗衣粉為“中國名牌產品”。2006年,奇強被國家商務部認定入選“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榜,2007年,當選中國品牌研究院推行出的首批300個“全國重點保護品牌”。至此,公司的日化產品包括洗衣粉在內的3個產品全部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成為山西省第一家同時擁有3箇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


  1995年3月,鹽化局邀請西安、太原、洛陽等同行生產廠家聚會運城,共商“跨世紀聯合、振興民族洗滌劑工業”大事,引發了一次跨區域、跨系統的產權流動和資產重組。


  同年10月,運城鹽化局、西安日用化學工業公司、中國耀華玻璃集團公司、浙江昇華集團公司、天津市宏發集團公司、山西南風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合股基金會等6名發起人,以發起設立的方式,共同簽訂了“設立南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議”,書面認購公司發行的全部股份。1996年4月5日,南風集團成功組建。


  1997年4月8日,南風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發行,取得極大成功,募集資金4億元。當年公司確定了大日化發展戰略,收購了安慶合洗廠,兼併了西安牙膏廠,控股了貴州合洗廠,完成了中國合洗業最大的跨省區系列兼併收購行動,用2億元的投入,盤活了6個億的存量資產,使洗衣粉生產能力達到40萬噸。1997—1999年,奇強洗衣粉產銷量連續奪得全國第一。


  1997—2003年,公司相繼在中國的西南、西北、東南設立了日化生產基地。加入集團公司以後,運城鹽化又在新疆購買土地成立昌吉南風日化有限責任公司。在發展中,公司逐步完善了日化產品銷地產戰略,實現了中國東、西、南、北、中皆有生產基地的佈局。


  化工方面,1997—1999年,公司憑藉元明粉生產優勢,利用配股募集的1.5億元,實施了對我國元明粉第二大、第三大生產基地江蘇洪澤元明粉廠、四川同慶元明粉廠的控股經營,使公司的元明粉生產能力由65萬噸擴大到120萬噸,佔全國2/3,確立了公司在全國元明粉行業的排頭兵地位。

運城鹽湖的前世今生,這一次終於說清楚了

開啟轉型改革新時代

  月有陰晴圓缺,業有增虧盈餘。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全球經濟互聯互通,處於完全競爭領域中的南風集團,在依託鹽湖發展方面所面臨的產品短板、產業短板日漸凸顯,千年鹽池的轉型發展之路進入關鍵抉擇期。


  前進的腳步峰迴路轉,不懈的努力柳暗花明。2012年12月,加入集團公司,讓運城鹽化迎來了發展史上轉型改革的新時代。幾年來,運城鹽化經歷了深刻蛻變,經受了市場困局和行業危機帶來的嚴峻考驗,走出了一條在改革調整中適應市場的生存和發展道路。運城鹽化在傳統優勢產業上開疆拓土,增強主業實力規劃,依託現有資源,延伸產業鏈,拓展市場空間,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穩健而強勁的發展步伐,極大地增強了競爭力、影響力和話語權,各項事業進入穩步發展態勢。


  運城鹽化跨界鹽湖旅遊。隨著國內芒硝礦藏的發現和開發,運城鹽湖的工業性資源開發優勢日漸減弱,公司在對新發現的礦藏地區進行戰略性投資、確保無水芒硝產品市場優勢的同時,開始對鹽湖進行保護性開發,並由此進入鹽湖旅遊項目。以鳳凰谷森林公園、鹽湖池神廟和鹽湖漂浮浴場為核心的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旅遊項目開始走上快車道,康體健身和鹽文化相結合的鹽湖旅遊業正在成為公司一大新興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加入集團公司之後鹽湖旅遊業持續發力,再上臺階。尤其是2017年,運城鹽化按照集團公司“一主兩輔N個新興產業”要求,結合鹽化旅遊資源,把“康養產業”定位為“兩輔”中的一項內容,大力推進,並作為公司首批契約化試點單位,賦予了旅遊公司新的活力。這一年,運城鹽湖養生城被列為集團公司職工療休養基地,啟動了室外景觀項目,其中硝花、鎂花觀賞區、漫步道已初具成型。公司利用契約化帶來的新機制、新體制,大膽創新,相繼研發了鹽霧清肺儀、純天然鹽皂等新品,同時積極走出去,成功引入北京中景潤集團資金共同開發鹽湖南岸旅遊項目,收購了南風青年旅行社……近兩年來,七彩鹽湖和“五步產鹽法”多頻次登上《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山西日報》、《運城日報》及各大知名網絡平臺,是當之無愧的旅遊界“網紅”。今年5月13日,由536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泳愛好者組成的吉尼斯挑戰團隊,在七彩鹽湖景區玫瑰湖進行漂浮,共同組成“五星紅旗”圖案。這次吉尼斯挑戰活動,是圍繞著七彩鹽湖的一次旅遊資源軟性推廣活動,也是鹽湖當下實現保護和開發的一種時代表達,更是鹽湖在新時代保護和開發的一個縮影。


  運城鹽湖與以色列死海有著十分相似的資源,其獨有的滷水、黑泥、大鹽都是國內罕見的稀缺康養資源,運城鹽化開發了“四絕”康養項目:鹽水漂浮、黑泥養生、溫泉水療、大鹽理療。河東大鹽和鹽湖黑泥都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來此旅遊養生。


  隨著運城鹽湖旅遊向國際化發展,運城鹽化邁出了向化妝品領域發展的腳步。目前,運城鹽化旗下的北京歐芬愛爾日用化學品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先後研發出“黑泥”系列化妝品五大品牌百餘種單品,並取得多項國家技術專利和國家級榮譽。加入集團公司後的2013年9月,運城鹽池大鹽、運城鹽池黑泥獲批國家地理標誌鹽湖產物。歐芬愛爾公司堅持走技術創新道路,與中國地質科學院聯合成立了鹽湖與健康研究所,與法國戴爾瑪實驗室、重慶大學等國內外院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目前,公司已建立了日化渠道、專業渠道、美容院渠道和煤礦勞保渠道四大渠道,已經研發上市的銷售產品有泥、鹽、皂、面膜、膏霜乳液、精油、洗沐產品等共四大種類117種產品。其中,零添加黑泥體膜和多效修護精華液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評為(國家)技術創新大獎。黑泥系列產品還獲得全國質量檢驗穩定合格產品和全國質量信得過產品。今年7月,歐芬愛爾公司與四川愛莎貝爾健康美容連鎖機構簽訂了死海泥鹽套盒、滋潤霜專供產品供貨合同,運城死海泥鹽產品隨之進入愛莎貝爾美業遍佈於四川、重慶、雲南、陝西等省市的500餘家門店,在全國大型美容美體行業再次成功突圍。


  初涉特色養殖業。鹽湖滷蟲(即豐年蟲,俗稱鹽水蟲)生活在鹽水濃度極高的鹽湖中,剛剛孵出的幼蟲通體紅色透明,肉眼幾乎觀察不到,因為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無機元素,廣泛用於幼魚、幼蝦、幼蟹的“開口餌料”,被水產養殖戶稱為“嬰兒的第一口奶”。極具商品價值但產量極小的滷蟲,由於野生在132平方公里的百里鹽湖,很難形成集中生產和規模效應,多年來一直處於被周邊農民散捕、散賣狀態。


  加入集團公司後,運城鹽化從一個只有410畝的水面再次開始滷蟲養殖試驗,摸索滷蟲的生殖習性和生長繁殖條件。直到2016年12月1日,公司全面整合並實現對運城鹽湖生物資源統一管理,滷蟲生物養殖實現了多池、大面積、集中的人工餵養,形成養殖、捕撈、收購、加工、儲存、運輸、銷售一條龍,銷往江蘇、寧夏、山東、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在中國苗種用飼料市場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年來,運城鹽化生物養殖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大田人工養殖技術上也進行了積極地探索,收穫了豐富的經驗。從2015年的捕撈量300噸,利潤80萬元,發展到2018年的捕撈量4300噸,利潤840多萬元,整整翻了10多倍,2019年的捕撈量有望達到4600噸,實現利潤1000多萬元。


  多年來,運城鹽化不斷重視鹽湖的保護和開發,鹽湖的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生態鏈不斷延伸,尤其是滷蟲的有效繁殖,為100多種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其中火烈鳥最為珍貴。


  全面推進企業改革。當前,運城鹽化正處在一個自上而下人心思變的關鍵時期。自我革命、變中求進,正成為每個管理幹部都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話題。今年8月份,運城鹽化機關和直屬單位機構人事改革全面展開。通過改革,重新構建了職責明確、重點突出、流程簡化、強化服務、上下貫通、協作配合、運轉順暢的集團管理控體系,實現了機關部門和直屬單位結構的優化和功能的強化。最為關鍵的是,這次改革中採取的“雙向選擇、公開競聘”的方式,確實把想幹事、能幹事、能夠代表運城鹽化現在精氣神,能夠為運城鹽化未來發展奮鬥的人選了出來,用到了合適的崗位,真正做到了人崗匹配、人盡其才。接下來,運城鹽化將進一步對各系統及所屬子分公司進行全面改革。通過改革經營機制,考核機制,全面推進契約化管理,重塑幹部職業價值觀和行動力,在前進中思考和珍惜,在前進中踐行自身的職業態度,在前進中體現自身的職業能力,使幹部的職業價值同公司的發展同頻共振、相得益彰,為運城鹽化轉型發展強身健體、積蓄勢能。


  同時,運城鹽化與國內某知名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合作,針對企業薪酬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把脈會診,一套能夠激發各級幹部職工工作熱情的薪酬激勵制度已經形成,並將於11月全面推出。


  迎來轉型發展窗口期。“運城鹽湖是中華文明的結晶,做好鹽湖這篇文章對弘揚我們文化自信、文化傳承有積極的意義”“運城鹽湖最有希望做成世界級的旅遊文化康養平臺”。2019年6月3日、7月18日,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兩次就運城鹽湖開發與保護指示集團公司、運城市委市政府、運城鹽化相關領導,標誌著具有5000年開發歷史的運城鹽湖即掀開嶄新的時代篇章,開啟生態保護性開發和轉型的新時代。

運城鹽湖的前世今生,這一次終於說清楚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接到駱惠寧書記指示後,6月11—13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茂盛深入調研運城鹽湖,要求運城鹽化“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做好運城鹽湖的綜合開發利用,要邀請頂尖的專業團隊做好規劃設計”,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也明確表示“要把運城鹽湖打造成華夏文明國際旅遊目的地”;6月18日,集團公司將運城鹽湖保護開發上升為重點戰略,邀請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以及山西省的各有關廳局,研討如何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運城鹽湖的開發與保護;7月8日,王茂盛第三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以“地企共贏、城湖共興”為主題,圍繞“能做什麼,如何做,如何做好”,從“取勢、相地、謀篇、佈局、增益”五個方面,研討運城鹽湖可持續發展概念規劃,提出了運城鹽湖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路徑、實現目標、保障措施等。在此之前,5月24日,集團公司聯合山西大學主辦、運城鹽化承辦的“運城鹽湖資源高值利用論壇”在運城召開,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黃巍將運城鹽湖定位為集團公司綠色生態和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戰略基地,培育壯大運城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循環型產業體系。


  運城鹽湖下一步規劃的總體思路是:立足國際視野,依託資源優勢,保護開發並舉,挖掘傳承同步,打造集鹽文化體驗、關聖朝拜、生態休閒、健康養生為一體的世界級綜合型旅遊目的地。相信不久的將來,運城鹽湖將成為一張歷久彌新的城市名片。

轉自《山西焦煤》報,標題有改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