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留洋尷局如何破解?武磊艱難 楊立瑜韋世豪該不該留洋?

週中一場歐聯盃賽事,西班牙人6-0大勝盧多戈雷茨,提前鎖定了晉級資格。一場讓教練、球迷都甚為滿意的賽事,中國球員武磊只獲得替補上場的機會,在球隊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並無建樹。作為前鋒,在球隊大勝的時候未能有所貢獻,強烈的對比更突顯了武磊在球隊中尷尬的情況。

中國足球要取得進步,“引進來、走出去”都必不可少。既有高水平球員的入籍歸化,讓國足競爭力短期內得到提升,也有一部分優質球員能夠輸送到歐洲聯賽效力,吸收並提高,最終反哺國足。武磊目前是國內球員中能力較強的代表,旅歐以來他個人的進步不能忽視,特別是比賽中的信心展現。

中國球員留洋尷局如何破解?武磊艱難 楊立瑜韋世豪該不該留洋?

但即便是如此,在競爭更加激烈的歐洲賽場,要有一席之地談何容易。中國球員本身底子薄弱,當年范志毅、孫繼海乃至鄭智留洋時,都是在國內打出名堂,與現今球員動輒就有留洋經歷完全不同。其實武磊是在國內賽場證明過自己再踏上留洋之路,但性質與前輩們略有不同,更多是如今中國足球大環境所需,武磊加盟西班牙人,上海上港依舊承擔大部分武磊的薪金支出,這在以往是絕無僅有。再者,西班牙人是中資球隊,也為中國球員的引進提供了便利。

利用中資球隊的平臺,輸送更多國內球員加盟,是一種手段。當然,中國球員在歐洲聯賽能夠野蠻成長,順利發展是再好不過的事情,畢竟歐洲足球的競爭氛圍對球員要求非常嚴苛,熬得過並脫穎而出,球員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就不在話下。

在亞洲足球的範疇,日韓球員旅歐已經是普遍現象,而中國球員目前只有武磊一位具代表性,其他一批在歐洲的小球員,修煉升級還是“鍍金”迴流,見仁見智。另外,無論為理想還是個人收入待遇的提高,日韓球員旅歐都要比留在自身聯賽要好,反觀中超聯賽,球員水平未見大幅度提升,收入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算是中國足球一個時代的“產物”,高薪低能者眾,這是市場所決定的。球員在家門口就能賺取高額報酬,職業足球生涯短暫,球員合理利用何錯之有?

中國球員留洋尷局如何破解?武磊艱難 楊立瑜韋世豪該不該留洋?

此外,球員到歐洲聯賽效力,如何保證出場時間和有比賽可踢等問題都需要考慮。加盟到歐陸豪門當飲水機管理員,還不如在國內有上場比賽的機會,球員還是要在賽場上實現自身價值。因此近期關於韋世豪、楊立瑜等年輕球員是否應該留洋的討論,個人認為是沒有必要。當他們有能力在歐洲聯賽發展的時候,一切會水到渠成;留在中超聯賽,與一眾優質外援同場競技,同樣是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種途徑,這個代表當屬郜林。

中國球員留洋尷局如何破解?武磊艱難 楊立瑜韋世豪該不該留洋?

國內球員是否應該留洋是個偽命題,當球員能夠發揮自身價值的時候,效力中超球隊還是歐洲球隊,並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