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公式相声”看似一个很新颖的名词,却好像少有它应有的“乐趣”!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李宏烨夫妻两的“公式相声”被观众熟知已有一年之久的时光,从起初的炒作达到一定名气后,也开启了四处演出的活,可每次演出观看的观众好像并不那么如人意。

李宏烨“公式相声”颇有创新,敢于打破常规

说起李宏烨夫妻他们还都是博士毕业呢,这年头拥有如此高学历者,毕业后不务自己所学专业,却说起了相声,还真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啊。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不过,作为博士生出来说相声,还真需要一定的勇气。话说他们两在大学时期因为加入相声社团,而萌发对相声的热爱之情,也因为相声,遇到了彼此的爱情,说起来还真有些“故事”。

李宏烨夫妻说相声可不像我们往日里听的传统相声那般,他们在相声里引入了很多学术上的专业知识,比如数学、物理等这方面的“公式”就特别的明显了,引用多了也就俗称“公式相声”。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李宏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相声中,在做法上确实很有一种创新的理念。在学生时期,李宏烨就开始了相声的创作,在他们夫妻两名下还出版了几本关于相声的书籍。比如《相声的有限元》、《逻辑搞笑实录》等就是他们夫妻两的共同创作成果。

看着这书名确实有些新颖和专业在里面啊,年轻人能有这般创新意识,起初看到这对相声新人,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就连郭德纲在第一次听到这“公式相声”时,都有些期待的感觉啊。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先不说“公式相声”是否受不受观众的喜爱,但他们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相声段子学习,而是在相声段子里引入那些公式,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其实也是有令人敬佩的一点,至少不是去抄袭,而是去创作自己的特色,也可以说是为相声演艺中增添了新的玩法。

自以为很有创意和笑点,观众似乎并不买账

李宏烨夫妻两的“公式相声”虽然听上去很高大上档次的感觉,但演艺效果就有些不敢恭维了。而且他们夫妻两在舞台上那种“傲慢无礼”的态度,就好像失去了大批观众缘。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说实在,其“公式相声”的笑点还真一般,去年《相声有新人》这档综艺节目如此火热,当时来了一对“博士夫妻”,感觉很有看点的样子。事实证明确实很有“看点”,还给自己好好“炒作”了一番。

《相声有新人》舞台“公然叫板”郭德纲,丝毫不给导师的面子,真是太过出乎意料了。从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式相声”李宏烨夫妻这些字眼遍布全网。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这次演出,李宏烨夫妻的“公式相声”算是火了一把,不过,观众对于他的相声好像没有预期那么完美,全程get不到观众多少笑点,反而自以为是觉得很有搞笑天赋。

还记得他说相声中途有这么一句:“此处必有掌声”,当时好像挺尴尬的,观众并不觉得很搞笑,反而有些尴笑。对于李宏烨夫妻的“公式相声”,观众们并不太喜欢,反而对他们的态度多了一分“反感”。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即使如此,李宏烨夫妻在那炒红后,就开始到处演出了,还曾参加《央视相声小品大赛》,也常参加各种晚会演出,当然最多的莫过于他们在《新语相声俱乐部》的演出了。

不过,对于李宏烨夫妻两的演出现场,好像场地也不是特别大,每每观看人数也不是特别多,甚至有时开场几分钟后观众还是寥寥无几。据悉,有时观众席坐的多数是他们的学生,只是为老师捧个场罢了。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看来,确实应验了那句话,商演更需要的还是观众缘啊。没有观众的支持,相声演出自然得不到满意的上座率。相比于郭德纲的商演,那真是天差地别啊,人家每次几千上万人的场次,每次座无缺席,还一票难求,这就是其相声演出的精彩和个人魅力的使然吧。

所以说,你的相声说的好不好、受不受观众的喜爱,看观众席就知道了。从李宏烨夫妻演出的现场来看,看观众对他们相声和个人的热爱程度还真的一般啊,看来炒的还是不够啊。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当然,所谓存在就是合理,既然“公式相声”已经存在,而且也得到部分人士的肯定,这也让他们的“公式相声”生存至今,依旧演出不断。

总之,李宏烨博士夫妻的“公式相声”也算是相声史上的一个小创新,但是其相声演出除了引用大量的专业上的新鲜元素之外,好像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多大的乐趣,这也是公式相声的短板之处。

李宏烨夫妇“公式相声”那么有创意,为何观众不买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