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分類丨面試攻略

字數丨2500字,閱讀約3分鐘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很多朋友,特別是入職一些大廠的朋友都容易有這樣的感受:面試時,過五關、斬六將,幾輪面試問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鑽,一個比一個專業,一不小心就會曝出一切奇奇怪怪的冷門問題。

從面試的氛圍上,就讓人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挑戰性,非常重要。

但是入職了之後呢?卻發現面試時問過的那些問題壓根就跟自己的實際工作沒有半毛錢關係……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每天從事的,都還是一些基礎、簡單、重複的工作內容。

這時候再回想起面試時各位BOSS的提問,不禁感到疑惑,為什麼入職前後,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又應該如何去正確面對它。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有時候,面試是一種「選拔」而非「考核」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大家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選拔”與“考核”的不同之處。

所謂的“考核”是指我們設定了一個客觀、統一的標準,然後對所有人進行測試。

只要達到了預先設定的標準線,那就算是考核通過。而且只要是通過了,不管是你剛好壓線過關,還是滿分完美過關,都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而“選拔”則是指,我們不設定具體的標準線,只是把所有被考核的人員最終成績拿出來做一個排名,然後取排名靠前的那一部分。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用大家更熟悉的例子來說,考駕照,就是一種“考核”,而高考呢,則是一種“選拔”。

兩種考察形式的出發點與目的不同,也就決定了題目必然有不同的難度。

類似於考駕照、四六級考試等等這類考核形式來說,完全沒有必要把題目設置的太難,只要能夠滿足基本的要求,以“實用目的”作為準線設置難度即可。

但是類似於高考這樣的“考核”就必須要保證題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被考核的人群畫出不同的檔次來。排名最好的去清北,很棒的去985,211,以此類推。

因此,題目就不能太簡單,因為如果題目太簡單,有太多的人都拿了滿分,又怎麼決定誰去清北,誰去二本呢?

那麼公司面試,到底是考試,還是考核呢?

答案是……不一定……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勞動者求職,本質上也是存在供需關係的平衡。

如果一家公司正缺人,急需填補崗位, 而又沒有那麼多可選的人時,自然就會用“考核”的方式來選拔合適的人才,只要滿足基本條件,能幹活,那就趕緊招進來。

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待遇優厚,應聘者競爭激烈的時候,企業當然就有了“擇優錄取”的心思,但應該怎樣“擇優”呢?“選拔”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而在現實中,由於去大廠面試的人員,專業能力普遍都是比較優秀的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出一些更難,更專業的面試題,只有這樣才可能“篩選”掉一部分人。

但是,這種選拔其實僅僅是為了做“排名”罷了,跟你入職後的實際工作並沒有本質上的聯繫。

畢竟即使是大公司,也有大量簡單重複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而不管你面試時表現的多麼突出,進入公司後,依舊是一個“菜鳥新人”罷了,這些擰螺絲的工作不給你做,又該給誰呢?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去擰螺絲,還是去造火箭?

其實,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任何人進入一家公司,基本都是從擰螺絲開始做起的。

只不過,有些公司內部機會多,上升通道順暢,能夠為員工提供很多一展才華的平臺。

而有些公司,一旦入職,就真的是擰一輩子螺絲了。

沒有人願意進入後面那種公司,那到底應該如何在面試時“套出”目標崗位的真實情況呢?

我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問挑戰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跟大家強調過,求職面試不是簡單的“考官問,我回答”,而是一次基於平等地位的雙向溝通

你一定要適時的提出自己的問題。一個切中要點的提問,在面試中往往能夠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加分。

如果你發現面試官提出的面試題難度很高,但是似乎與自己應聘的目標崗位不是那麼匹配的時候,不妨找個合適的時機向面試官詢問一下這個問題:

請問,假如我有幸入職貴公司,在短期與長期都可能會面臨哪些技術層面的挑戰呢?

有些朋友在面試時,會提問“請問我入職後會具體負責哪些工作?”但是往往通過這個問題無法得到一個清晰具體的答案,一般對方也就是回覆“您主要負責新媒體的運營”、“您主要負責數據庫的維護”等等。

而事實上,當你問出這個問題時,就已經在面試官心裡被扣分了,他會覺得你對目標崗位的瞭解都不清楚,就來參加面試,似乎有些輕率。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可是“問難點”就不一樣了,因為你問的是“我會面臨什麼問題”,對方在解答的時候,也就必須考慮到他們公司的實際情況,並提供一部分“工作現狀”的情報給你。

例如:如果您入職的話,主要負責新媒體的運營工作,而目前最大的挑戰在於我們新媒體平臺剛剛起步,公司希望能夠在今年年底的時候獲得10萬以上的粉絲,並用來支持我們年終大促活動。

而除了短期挑戰反映出的工作現狀,在聊“長期挑戰”時,也能夠讓您掌握到這份工作在公司的規劃中到底是什麼樣子。

有了這些情報,到底入職後是要有一番作為,還是日復一日的擰螺絲,自然也就更容易判斷了。

當然,如果您問出這個問題後,你未來的部門負責人都沒能給出一個清晰準確的解答的話,那就真的要仔細考慮考慮了,因為這往往意味著這個崗位的前景在公司內部都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思路。

入職後,擰一輩子螺絲的概率相當大……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用“迴歸工作內容”來規避“超綱”面試帶來的風險

前面說過,造火箭式的面試,本質是一種選拔手段,這種手段自然也就一個弊端,那就是可能讓一些雖然適合這個崗位,但是卻因為額外知識不足的人錯失機會。

如果您恰好就遇到這個情況,也別急著罵街……其實你依舊有翻盤的機會。

要明白,招聘的本質是替一個崗位尋找最合適的人才,而非選拔出一個全國冠軍。

雖然用人單位希望選出更優秀的人,但崗位匹配度永遠是碾壓其他一些指標的硬需求。

所以,只要您與這個崗位真的擁有不錯的匹配度,那面對超綱的面試題,也一樣有逆襲的機會。

其關鍵就在於,引導面試官將話題轉移回具體的工作情境中,並展示你在工作情境中的豐富經驗。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舉個例子,當面試官提問了一個複雜問題,而你恰好不太擅長的時候,你就要做一個判斷,這個提問到底是與目標工作有關的,還是與目標工作關係不大的?

如果是後者,那你可以大大方方的承認“抱歉,您這個問題我確實不太熟悉。不過我猜測您問這個問題,應該是為了解決XXXXX問題吧?我恰好在之前的工作中解決過類似的問題,您想聽聽我當時的解決方案麼?”

使用這種方法,就能很順利的把戰場轉移到您自己更熟悉的領域中,自然也就比慌亂的草率作答有了更多勝算。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總而言之,“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其實是職場上很常見的現象,我們也應該學會正確的面對。

事實上,對於一個求職者來說,在面試時,要非常清晰的搞清楚兩件事情:

1、我要幹什麼活?2、你要給我多少錢?

然後自己盤算一下,到底值不值。如果覺得挺合適,那就可以開開心心入職,你管他入職之後是造火箭,還是擰螺絲?把錢給到位就行了,老闆讓幹啥就幹啥……

當然,如果您真的對“工作內容”的要求遠遠勝過其他要求,那最應該做的就是把你的想法明明白白的告訴面試官,告訴對方“我不打算做重複低質的工作,我有更擅長,做的更好的高級技能。“

請記住:平等良好的面試溝通,往往能解決絕大多數入職後的牢騷

“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這樣的“超綱”面試,到底為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