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有種電影,明明知道殘酷無比,卻還是會去反覆觀看,因為,在最殘酷的事實裡面,藏著最為真實的人性,

這是處在所謂和平環境中的人們,所極力隱藏的人性。

第一次接觸《血鑽》這部電影,是因為被它的故事題材所吸引,畢竟,在我腦海中,對於鑽石,尤其是盛產鑽石的非洲大陸,總是充滿著好奇,而那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語,不停地將鑽石與愛情掛鉤。

對於這種騙人的鬼話,我一直都是反感的,終於,《血鑽》這部電影,站在人文關懷的基礎上,呈現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鑽石故事。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看萊昂納多的《血鑽》這部電影,很容易會想到尼古拉斯凱奇的《戰爭之王》,但是,《血鑽》比起《戰爭之王》,多了幾分理想化的色彩。

它在黑與白之間較量的呈現上,是清晰可見的,尤其是展示人性善惡的拉鋸戰方面,《血鑽》刻畫的明顯要深入一點。而且,《血鑽》的格局相對要小,它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也知道自己無法改變什麼,所以,它要做的,只是將相互殘殺與利益博弈展示出來即可。

鑽石,只是一個引子,它可以是任何能夠獲取財富的資源。當這種自然無私的饋贈,成為了打開“潘多拉”盒子的推手,我想,人已經不能稱為人,而是直立行走的動物而已。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1

《血鑽》上映於2006年,故事以塞拉利昂1999年的內戰為背景

這個處在西非的國家,因為豐富的鑽石資源,而成為了各國都想據為己有的“附屬國”。這種據為己有,不是明面上的派兵征服,而是利用他們的內亂來大發橫財,於是,原本被自然青睞的天堂,瞬間成為了相互殘殺的地獄。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在這部電影中,存在著兩條線,一條是阿徹和所羅門,一條是迪亞,前者是對於粉鑽以及所羅門家人的找尋,後者則是迪亞從孩子發展成為童子軍的過程。

這兩條線在電影中是交叉呈現的,這部電影故事內容,是利用粉鑽作為各方勢力爭鬥的誘因,然後,在他們相互的角逐中,展示出了滿目瘡痍的非洲大陸以及朝不保夕的非洲人民。

在將近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中,導演的焦點,始終沒有離開鑽石,而對於好人與壞人的刻意模糊,製造出了脫離文明秩序規範的野蠻之地。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在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用利益衡量的,甚至是人命,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但是,卻有永遠的利益。各方勢力對於鑽石的私慾,暴露出最為原始的獸性,而這種私慾在非洲大陸的橫行,使得完整的國家支離破碎,人人自危,私利蔓延,也就加劇災難的發生。

反叛軍利用鑽石購買武器,明面上,是要驅趕西方白人以及掌握國家大權,以此來達到人人解脫的目的,其實,在背地裡,反叛軍頭目卻只是想要獲取更多的財富,從而逃離這個地方。而戰爭販子,正好利用動亂,穿梭在反叛軍和政府軍之間,和平不是他們想要的,鑽石才是唯一的。

於是,當電影中,私利膨脹,所有人因為利益聚在一起時,普通的非洲人,就成為了戰亂的犧牲品。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這是一部頗為黑暗的電影,如果說,故事中有光明的存在,我想,所羅門可能是唯一擁有善良人性的角色。從一開始,他的目的就很單純,找到失散的家人,找一個安穩的家園,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並不是他所關心的。於是,機緣巧合,因為發現粉鑽,被阿徹拉入戰爭的漩渦中。

作為投機者,阿徹只是一個自私且麻木的戰爭販子,雖然,他並不直接販賣槍支,但是,卻倒賣鑽石。他不在意鑽石背後的骯髒,因為,對於這個地獄般的非洲,他也一直想要逃離,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是沒有歸宿感的行屍走肉,直到他遇到了所羅門。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我想,導演的重點,不在於找鑽石的過程,而在於這個過程中,呈現出種種殘酷的非洲景象。

所羅門單純且善良,阿徹冷漠且麻木,然而,導演將這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安排在一起,也正好利用所羅門的理想主義與阿徹的現實主義,見證著滿目瘡痍的非洲大地,同時,也讓阿徹早已失去的人性,慢慢重新迴歸,人性迴歸的過程也是擁有自我歸宿感的過程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當阿徹與所羅門這條線與迪亞這條線重合時,也是電影的高潮部分。迪亞在反叛軍的洗腦以及數次的殺戮中,早已成為了殺人機器,善良靈魂與肉體的脫軌,讓原本是孩子的迪亞,過早的成為了這個成人世界的劊子手。

阿徹接觸所羅門,然後,從參與者變成旁觀者,終於看清了殺戮背後的骯髒利益關係,這個過程,也是阿徹慢慢從動物到人的迴歸,迴歸的重點,便是讓他開始從利己到利他的轉變。而迪亞被反叛軍訓練成童子軍,於是,他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在戰爭殺戮的浸染中,從人退回到動物,並激發出了原始的獸性。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2

《血鑽》這部電影,並沒有道德審判的意思,因為,在沒有和平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包括生死。在這種無秩序的動亂中,活下去都是一種奢望。從利益開始,又從利益結束,每個人的出發點,完全是私利,當這些私利全部匯聚在一起是,衝突便一觸即發。

電影的最後,所羅門在西方人的掌聲中站在了臺上,他沒有說話,我想,導演是試圖用所羅門的演講,展示一個正在飽受戰亂的非洲事實。可是,我倒是覺得,這種結尾的安排,有點畫蛇添足了,如果,可以在阿徹打完那最後一通電話後,鏡頭對準飛遠的直升機,然後結束,就再好不過。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說服人們放棄私利,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為,身處和平中的人們,永遠無法對這種朝不保夕且互相殘殺的狀況感同身受。他們或許會同情,但是,在喝完一杯咖啡,然後發幾句牢騷之後,還是該幹嘛幹嘛,就像女記者那樣,她能做的,就是將看到的真相,傳遞給世界,然後,回到和平的環境中,享受安逸。

所以,與其等待別人拯救,不如想想自救的辦法,因為,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真要被人插手拯救,那麼,鑽石永遠會成為交易的首選,這樣,還是會陷入私利的無休止膨脹中。

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夠在私利中找到一種公利的可能。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血鑽》電影的重點,不是利用故事來緩解甚至消除非法鑽石的買賣 ,而是通過鑽石為突破口,展示出人類最為原始貪慾。用慾望作為牽引,挖掘出非洲動亂的根源,那就是從來沒有完整的國家意識存在,這個國家意識,便是可以換來和平的公利。

無論是反叛軍還是政府軍,他們站立的角度從來都是私利,因此,在電影中可以看到,他們交戰的時候,可以對著逃難人群肆無忌憚的掃射。這樣,外部勢力是很容易乘虛而入的,外部勢力也可以利用國內不同陣營人士的私利,實施瓦解來獲取自己的利益。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試想一下,哪怕有一方是出於國家考慮,或是出於人民考慮,也不會被外部勢力利用,這就是為何非洲總是成為首當其衝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如果,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國家意識,可以在危難之際,將個人私利轉化為共同努力的公利,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

《血鑽》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但還是存在白人是救世主思想的滲入,不過,能夠揭露出非洲動亂的某些原因,也是好的。

希望小李子的“死”,能夠讓人們清醒一點

鑽石是好鑽石,就看在誰手裡,怎麼用了,萬一國家集中起來造福於民,也不至於亂的如此徹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