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东北义勇军神秘武器长2米5,一枪崩死日军联队长,源于清朝

1931年日军铁蹄踏破了东北地区白山黑水的宁静,在肥沃的三江平原燃起处处狼烟。东北军正规部队已经撤入关内,在东北辽阔的大地上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健儿利用一切物资和武器打击侵略者。在这个过程中,武器的匮乏一直是东北义勇军最大的困难。其中很多清朝时候的武器也被加以改造拿来使用,另外也利用缴获的武器打击日军。

抗日东北义勇军神秘武器长2米5,一枪崩死日军联队长,源于清朝


在1932年也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年,日军骑兵联队联队长古贺传太郎在锦州带领部队攻打当地的义勇军碉楼的时候,被一把两米五长的巨型长枪击中。巨型长枪发射的弹丸击中了古贺传太郎的肩部和腰部,造成了很多的撕裂性伤口。由于伤口太多,连身边的军医立花中尉面临这种情况也无法有效的止血和包扎,当天古贺就流血重伤而死。

那么这把有两米五长,三十斤重的神秘武器到底是什么呢?使用三八式的日军一时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这种武器就是从清朝时候出现的火器抬枪。抬枪是中国独创,其他国家没有这种长度的单发步枪。抬枪由于重量很重,一般使用的时候至少要两个人,多的时候需要五个人,使用的时候一个人把枪放在肩膀上,另外一人在枪尾进行瞄准,射程大概有三百米左右,子弹五发。抬枪是一种射枪,在防守的时候可以利用它喷射性的弹丸来杀伤敌人。

抗日东北义勇军神秘武器长2米5,一枪崩死日军联队长,源于清朝


抬枪在清军后期的时候使用的非常多,在鸦片战争中使用它来阻挡英军。曾经有过使用抬枪在广州杀伤英军巡逻兵的案例。在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双方也使用这种武器进行互射。其实抬枪如果按照口径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炮的概念,类似于现在的班使用的迫击炮重武器的思路。日军缴获的两米五的抬枪其实只是中等型号的武器,更大的抬枪使用起来声音更大,威力也更大。清军使用的抬枪因为非常笨重并且精准度较差,到了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已经逐步淘汰,而装备当时比较先进的毛瑟枪和来复枪了。

抗日东北义勇军神秘武器长2米5,一枪崩死日军联队长,源于清朝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各地的游击队和民众武装缺少先进武器。使得古老的火炮、抬枪、大刀、长矛重新焕发生机,成了杀敌的好武器。东北义勇军在面对武器匮乏的时候,将以前遗留的军舰废弃的舰炮拆下来当作重武器使用,另外还有土地雷,土手榴弹等自己制作的武器。更牛的沈阳兵工厂逃出来的武器技师能设计生产原始的手枪。

抬枪这一武器不光在东北战场发挥过他的威力,在白洋淀的雁翎队也使用过它歼灭日寇。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在云南地区的禅达迎接由缅甸远征军团座龙文章和孟烦了、阿译、迷龙等渡过怒江后撤的时候,就有当地民众发射抬枪迎接他们的情景。可以说从东北到云南广阔的大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甚至一度作为猎人的武器用来打猎。

抗日东北义勇军神秘武器长2米5,一枪崩死日军联队长,源于清朝


东北义勇军使用抬枪的史料也永远刻在了丰碑之上,是那个时代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抗击侵略者的见证。虽然武器落后,但是身卑未敢忘国,当时击毙联队长古贺传太郎的使用抬枪的义勇军农民也战死疆场,成为了抗日战争宏大战场的又一位无名烈士。凭吊这段往事,牢记历史才是我们最好的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