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黃曉明40歲前,他媽教育他,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01.


門一打開,黃曉明抱著一輛紅色的兒童三輪車東張西望。

鏡頭從下往上掃過他的著裝。

白色針織高筒襪,靛藍色七分揹帶褲,白色娃娃領襯衫上繫著一條豔粉色的領帶,明黃色斜挎包一顛一顛的掛在腰間。

他刻意在臉頰兩側畫上了紅臉蛋兒,吃力地把自己塞進那輛兒童三輪車,勉強騎了幾步後,站起來深鞠一躬。

各位叔叔阿姨好,今天我為大家表演的歌曲是兒童獨唱《只要媽媽露笑臉》。


母親張素霞坐在前面的確笑開了花。

這是2016年,黃曉明帶著母親錄製親子真人秀的片段。那一年他39歲,是同場6位嘉賓中年紀最長的人。


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但張素霞不這麼想。在她眼裡,黃曉明從來都是個出門需要拉著手的孩子。


從上小學起,她就要拉著兒子的手一直送到班級座位上才放心。

黃曉明相比於同齡的小男孩也不是一般的乖。

有一次放學,他沒在校門口看見媽媽,緊張地不得了,飛奔回家,媽媽還是不在。


爺爺奶奶家就在附近,他哪也不肯去,就坐在門檻上等。

要是媽媽回來了,沒看到我,會著急的。

黃曉明小時侯也做剪報。摘抄的內容有醋的妙用、蘿蔔的妙用、如何使鬆懈的毛衣恢復彈性。

因為性格乖巧、學習成績不錯,長地也俊俏,家屬院裡凡是有女兒的媽媽都讓黃曉明叫她們婆婆。

很長一段時間裡,黃曉明在班級的外號是溫室裡的花朵。

高中時,因為外形較好有人勸他考北電。黃曉明第一反應是,北京發電廠?我不去。

那時,他最大的願望是考上浙江廣播專科學校。

成為一名播音員,是張素霞眼裡安穩的工作。

在北電藝考時,老師崔新琴讓他表演一個抓蛐蛐。

黃曉明搖搖頭,青島沒有蛐蛐。 蝴蝶總歸有吧?蝴蝶在公園才會有的。 那黃曉明你可以跟別人吵一架嗎? 報告老師,我不會,我媽媽說了吵架不是好孩子。

崔新琴有點著急,就像塊不開竅的木頭。但好在外形確實不錯,是個美麗的、可造就的木頭。

黃曉明直到開學上課都不敢想相信自己考進來了。直到畢業後五六年,他都懷疑當初自己是誤招。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老師說有,那就算有。

開學報到那天,黃家一行7人排著隊送他到宿舍。

同學開始圍觀,大家吃驚不已。好事者衝著班主任崔新琴喊:老師,不得了啦,您快去看!

崔新琴趕到宿舍時,看到一個年紀很大的男人趴在上鋪幫黃曉明鋪床。

張素霞站在旁邊整理著行李,其中也包括一次性紙內褲。

黃曉明的宿舍在5層,張素霞還有點不開心,要爬這麼多層,孩子也太辛苦了。

為了方便和兒子聯繫,她給黃曉明買了一部手機。

這在當時引起了一波小轟動,以至於同學開始紛紛向黃曉明藉手機打電話。一個月曾創下5000元話費的記錄。

更讓崔新琴沒想到的是,張素霞有空就坐火車跑到學校,在附近賓館住下。

儘管這筆花銷對黃家來說不算小數,但張素霞更看重是不是能見到兒子的面,給他做點好吃的。

畢業那年,排練大戲《北京人》。黃曉明扮演的曾霆,要在臺上念一份離婚聲明。但怎麼演都不對。

崔新琴正想著怎麼辦,突然一個人影從臺下躥到臺上。是黃曉明的媽媽,她想上去替兒子完成這個演出。

張素霞有時候也覺得兒子這樣被保護,變得過於單純。

讀大學前,她把自己的一件羽絨服給了黃曉明。那是一件青綠色的女款羽絨服。

黃曉明在學校穿了兩年,有同學笑他穿女裝。他回家詢問,張素霞搪塞說:

你同學不懂,這是男款,你爸就是給你買的。

黃曉明信了,又穿了兩年。

直到現在他也不知道這是他爸給我買的。

這樣的不放手直到黃曉明27歲。

儘管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團體“明教”,但母親仍全程跟組四個半月。

每一場拍攝結束,黃曉明立刻在人群中尋找媽媽。如果張素霞覺得好,就會給他一個誇獎的眼神和手勢。

在那個親子真人秀上,母子倆唯一一次爭吵是有關黃曉明工作室的管理問題。

黃曉明希望不掛職的母親不要再插手管理,說了許多後,張素霞直接拋出一句: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02.


猛然走出溫室的孩子,一點風雪就足以致命。何況,想待溫室裡,也是有條件的。

黃曉明是家中兄弟的老大,每個人都要求他事事做表率。

表弟們有什麼問題家長勸不動時,黃曉明需要幫忙調和。

弟弟們有時推搡揉搓他,他也不反抗。張素霞記得,黃曉明只問過一次,什麼時候可以不當哥哥,為什麼老讓著他們。

儘管嘴上這麼說,但黃曉明享受這種狀態。

大學期間,他接拍一部電視劇,兩個月,掙了5萬元。他用這筆錢給家裡的每個人買了禮物,每個都是名牌兒。

他身上兼具著魯地男子特有的大哥氣質。

我總怕辜負別人,但這種負和不負都是我強加給自己的。就像,爸媽只希望你開心健康,可你總覺得必須讓他們住更大的房子,吃更好的東西。

青島曾經出現天價大蝦事件。黃曉明很不開心。這屬於抹黑我青島。

事實上,如果他在外面聽到有人非議家鄉和母校,他都等同於在說他。心裡會默默掐架,但嘴上不會說。

黃曉明也喜歡交朋友。他說娛樂圈80%都是朋友,但從不在乎這80%中有多少是真心的朋友。

在幫助別人時,他的標準僅僅是無愧於良心。如果被騙,那是對方的問題。

鬧太套、身高整容、邪魅狂狷瑪麗蘇等群嘲之後,黃曉明一度抑鬱。

不想面對自己,別人隨便一個注視的目光就能扎疼我。看到狗都覺得,狗看你的眼光都是異樣的,狗都是在諷刺你。那種落差沒法用語言描述。

黃曉明開始全方位的質疑自己。他說自己是個loser,但不知道怎麼會變成loser。

於是從大學進北電開始盤算。上學時誤招,選戲不會say no,粉絲接機他猜是花錢僱的,拍戲時總下意識琢磨怎麼演不會被罵。

那個曾經在《大漢天子》裡被陳道明誇獎年輕不怯,被麥家稱為偶像與實力兼備,認為楊過就應該是我的黃曉明徹底失去了信心。


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醫生曾經建議他吃百解憂,但他堅持認為那是更年期才吃的。

演戲這條路他甚至一度準備放棄。可又害怕自己沒有其他活路,於是開始進軍商界。

最初的投資更像是義氣使然。

買紅酒送人變成了代理,簽約華誼成了股東。由不得他選,路自己找上門來。

一方面,黃曉明恨自己沒有複雜的生活經歷,表達不出糾葛的人物關係。

但同時,他又十分自得於人好這件事。

我一個做生意的朋友說,我騙誰都不好意思騙黃曉明,他已經善良到了我不好意思騙的程度。 我今天的生意成就不是因為我有多聰明,是因為我的人品。畢竟大家是覺得和我合作放心才來的。

有一度,黃曉非常明喜歡金·凱瑞的電影《沒問題先生(Yes Man)》。一個總是說No的人因為開始改說Yes,走出人生新巔峰。

我總覺得好人有好報,吃虧是福,一直用這個信條原諒自己。

非天賦型演員就像埋在他心裡的一顆雷,而躲開這顆雷的方法就是儘量成為一個大家眼中的好人。


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03.


流量時代,演員和大眾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

黃曉明自認為是靠作品安身立命的傳統型演員,從入行開始,他就將劉德華視為榜樣。

網絡時代那些話題,他一度應付不來。

順風順水的生活在“鬧太套”之後畫上了句號。

不光是他如此,那一代演員都在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他們出道時,內地偶像劇剛剛興起,演員不需要什麼演技就可以挑起大梁。

但當曾經的小生想要轉型成熟演員時,突然發現,只有努力完全不夠。黃曉明就一度卡在如何提升的關節上。

他抱怨自己總是接不對合適的戲。很多他以為的爆款最終消滅在自己的幻想裡。

《太平輪》票房跌慘。網友吐槽他光顧著耍帥。黃曉明委屈,每次看到吳宇森都想哭。為自己,也為導演。

上半部播出時,他發短信安慰吳宇森,可下半部票房出來後,發短信的勇氣已經沒了。

中影主辦的一次推介會上,他看到導演的背影,覺得好可憐,眼淚不停往下掉。


黃曉明他媽曾說:你快40歲了又怎樣,40歲也是沒經驗



也有好的時候。《風聲》《中國合夥人》《無問西東》《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也讓黃曉明的演技有過好評。

他說,這幾部作品分別代表著不同時候的自己,因為經歷和心境高度契合,他甚至因為角色心情有所好轉。

但仍舊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自我評價。

我就是一個明星,演員都談不到。 現在沒有再多的機會去消耗自己了。真的是到了一個懸崖的邊兒上。退一步就是高山,進一步就是懸崖

早期考北電的時候,他對考官說,一個演員如果能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演一部好電影不難。

可如今所積累的生活經驗卻讓他有種被狠狠奪走的感覺。

有了孩子之後,他常說,一定要讓他多吃虧,不是壞事。

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現在對於自己,只希望能更渾不吝一些,儘可能把稜角顯露出來。

對方反問,稜角顯露出來是有稜角的,如果稜角已經被磨圓了呢?

黃曉明答,也許從來就沒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