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興趣班不能堅持?瑞典父母的做法讓你點100個贊

我曾聽一個瑞典老人說:她的兒子原本有望成為一個很好的律師,但他大學畢業後卻不喜歡那樣的生活,改為經營一個木工作坊。當我替他表示遺憾時,老人回答:這跟他小時候選擇課外興趣一樣,一切都是出於喜歡,只要開心,也做的出色,這就足夠了。

那麼,瑞典的教育體系和理念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呢?瑞典小夥伴的童年,真的跟我們亞洲人的童年差別很大嗎?

孩子上興趣班不能堅持?瑞典父母的做法讓你點100個贊

讓孩子自己選擇興趣班

首先,我們說說瑞典是怎樣啟蒙兒童興趣的。

瑞典兒童滿1週歲就可以上幼兒園, 6歲接受學前教育,7歲正式進入小學,之後的學年設計,跟亞洲一樣,完成12 年學業後,用申請的方式進入大學。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進入幼兒園以後,孩子的藝術學習生涯就已經開始了。在政府開辦的文化學校裡,有音樂、美術、舞蹈等很多課外才藝課程,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學習,而一些韻律舞蹈類,1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學了。在這裡學習是需要自己購置學習用具的,比如畫筆等耗材,但是,樂器可以向學校租借,以免孩子剛學沒有定性,或者並不是很喜歡,這讓父母們免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孩子們也多了選擇其他興趣的機會。

孩子上興趣班不能堅持?瑞典父母的做法讓你點100個贊

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壓力,產生退縮或者放棄的念頭,瑞典的父母常會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跟孩子溝通,民主地進行處理。

如果孩子堅持要放棄,他們也很少對孩子嚴厲的指責,當然,這不代表他們縱容孩子,因為他們會很清楚地讓孩子們明白:我們不會干涉你的決定,但你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孩子上興趣班不能堅持?瑞典父母的做法讓你點100個贊

發掘和支持孩子真正的愛好

瑞典父母是怎樣幫助孩子,併發掘他們真正愛好的呢?

瑞典父母認為,孩子發現自我興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要付出極大的耐心與支持,比如孩子表現出對雕塑很有興趣,那就先從最簡單的彩陶開始,從動物植物模型開始嘗試,慢慢地當自學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時,就要為他找專業學校進一步學習。

瑞典人口密度低,城市的規模也不大,要去的學校不一定就在同一個城市,這時,跟亞洲父母一樣,大人們得犧牲休息時間,或調整工作時間,來配合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喜歡馬術,那麼一家人的閒暇時間多數都花在了馬場上,週末都是早出晚歸。其實,孩子真正騎在馬背上進行訓練的時間並不長,多數時間都用在了跟馬培養感情或是清潔馬廄上。但是,大部分瑞典父母都不會拒絕孩子的這種合理要求。

孩子上興趣班不能堅持?瑞典父母的做法讓你點100個贊

相較於東方傳統的望子成龍思想,瑞典父母更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最閃光的那一面,他們認為興趣能陪伴孩子走過人生每個高潮與低潮。

所以,瑞典父母會尊重和支持孩子的興趣,而不會刻意強調什麼是男孩子應該學的,什麼是女孩子才該做的,課後做手工縫紉的男孩,跟打室內曲棍球的女孩比比皆是,影響孩子做選擇的因素,只有“興趣”,而不是性別、年齡等客觀條件。

瑞典父母會讓孩子自己選擇興趣,以興趣作為行為的標杆,耐心地等待他們慢慢地、也是更好地發現自己的潛能與愛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大的尊重和支持。希望這些做法,能夠給我們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些啟迪。


搜索微信號 13027279630 進“父母世界-學習積分群”,和2000媽媽一起在線打卡學習育兒知識還能得積分,換爆款禮物哦。

關注微信公眾號【父母世界Parents】精選歐美頂級育兒雜誌內容,每天育兒乾貨餵飽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