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90后越穷越敢花?月薪3000却不怕负债12万?

用户1789602604782558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宏观点来讲之所以有人能够享受高福利,背后则是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工人农民在拿着较低的收入。


90后之所以越穷越敢花,无非是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候,成长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时期,从小到大没受过穷,父母的娇惯养成了不知道珍惜的习惯。退一步讲,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工作之后父母资助的时候也不少,最坏的情况下也还有父母帮忙。


绝大多数90后很小就接触到了电脑,长大后又有了智能手机,沉迷于游戏的同时,也接受了大量网络信息乃至垃圾信息。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甚至于错误的观念,具有很强的煽动性,也很容易被接受并广为传播。


“能花才能挣”,“只有舍得花钱给自己压力才能挣到更多钱”,“钱是花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各种观念充斥着网络,老一辈的勤俭节约观念早被扫入故纸堆。


这个年代,房价很高,压力很大,多数人都很浮躁,而年轻人更想着去赚快钱,幻想一夜暴富。社会上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有着各种有趣好玩的商品,或者一部手机,或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一个手办或者包包。月薪3000元是现实,但是为了满足愿望宁肯负债也要尽快实现,这同样也是现实。


消费观念的改变,这是90后们负债高企的根本原因。


超前消费,透支消费,为了追求所谓的生活品质,为了保持人前的光鲜亮丽,工资月月光不说,还要透支信用卡、动用花呗借呗,甚至去借各种网贷套路贷。


财智成功曾经北漂十年,刚到北京时住的地下室,当时一个床铺每月200多元。到今天估计90后们不会去选择这样的住所,宁肯借钱也要住的更舒服愉快一些。


各种毒鸡汤洗脑的威力是很强大的,而透支的习惯也会互相传染,攀比很简单,结果自然就是负债。


借钱花钱谁都会,但是真正借钱的都能变富吗?一些借了网贷的人,几千元短短时间滚动到几万元元甚至十万元,靠工资连利息都还不清了。即便是透支了信用卡,逾期后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看着不多,但是不算罚息的情况下年利率也高达18.25%,透支10万元一年的利息都要2万元了。


多数年轻人收入并不高,月光是一种状态,努力存钱一年也不过能存一万元,一旦背负了较高的债务,还清就非常困难了。想赚钱要么换工资更高的工作,要么付出更多时间和劳动去赚取额外的收入,但是对于某些喜欢透支消费的年轻人来说,显然都没有直接找父母要钱更简单。


负债不可怕,可怕的是负债有没有意义。盲目借钱创业,透支购买超出收入水平的商品,都是不可取的。背负债务的后果,不仅是支付大量利息,还有可能损坏个人征信。


财智成功


这个问题呀,负债20万,工资3000越穷越敢花,这样才对好不好。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说他对吧,他就是对,3000块能省出一套房么,3000块能省出一台车么,可以的,20年后吧。20后咱跟00后,10后比起来,我们都叫胡子拉碴的大叔,黄脸婆大婶了,买车干啥,老年代步,还是皮卡拉货,买房当仓库还是拿来放沙发床啊?晚了!

你要说他不对吧,那不省钱,打个点滴都是电话一个一个,阿姨婶婶,割了阑尾炎,快快救急,女朋友要条金项链,赶快融资,信用卡逾期告急,快快救急,嘿嘿,所以说,手有余粮,心底不慌,该省还是得省。

那为什么越穷越敢花呢,必须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想成为什么人,得看起来像什么人,千万别说自己思想睿智,语言犀利,死的可以吹活,身为一个穷人想要脱离穷人的圈子要么有老把刷子纯粹的技术派,有才华,等哪天伯乐看中你这匹千里马,要么就要毛遂自荐,让我们相信你有致富的能力,或者你看起来就像一个富人,我们才可能相信你,投资你,提拔你,毕竟一个穷人脸上没有写着一个穷字,富人脸上没有一个福字,这相信你从何来,从包装,装备和气质上出来,那么积极的说,穷人唯有敢花钱买装备武装自己,花钱买技术和知识给自己充电不断的使自己增值,或者个人的气场和气质能溶入富人的圈,才可以让自己跳出穷人的圈,所以说敢花钱,让自己相信自己骨子里就是个富人就是这种潜意识在作怪。这种负债我倒是挺支持的,越负债胆子越大。

这里面还有一种消极负债的思想在作怪,就是没富我要装富,没钱我要装有钱,那么无形中会把债务越滚越大,虱子多了不痒,债务多了不疼,反正就这样了,政府不至于拉我去打靶吧?那么是后面这种情况负债我不赞同。


肖520锋


月薪 3000 ,负债十几万,这样鲜活的例子就发生在浮云君的身边。




浮云君发小在江阴,从事着一份清闲的工作,每月到手的工资也就 3000 元出头,父母帮忙买房,还需帮忙偿还房贷,他那少得可怜的工资就支付车贷和供自己日常的花销。原本这样平淡的小日子还能继续。


但是,他已经到了 27 岁的年纪,在长辈眼里是该谈婚论嫁了,在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压力之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选择相亲。


3000 元的工资自己吃用、还车贷还能勉强凑活,但是隔三差五给相亲的女友送礼物、请客吃饭看电影,还是显得非常捉襟见肘。为了在女方面前不丢失面子,但是迫于现状又没有太为可观的积蓄,几乎是就伸手碰触了消费贷。。。


借钱时候是非常容易,大手笔给女友买昂贵的香水、包包,经常星巴克做客,单单一个月就花费了数万 ,导致自己负债累累。


最终的结果是“打肿脸充胖子”不仅没有得到女方的青睐,反而自己背负一身的网贷,之后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补越大,直到欠下了二三十万的贷款,自己无以为继,才向父母求助






为什么 90 后即便是这么穷还敢大手笔花钱?


很多时候其实也怨不得他们,而是社会勤俭节约的风气已经不复存在,社会上少部分富人掀起了铺张浪费的习俗,尤其是在婚丧嫁娶领域,更是重灾区。


身边的人都以买 iPhone X 为荣,都以穿上千元的耐克鞋为潮流,都以节假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假日标配。。。在这个时代洪流中的我们,受制于这种观念的影响,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strong>

“透支消费”、“超前消费”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群体,谁不用花呗、借呗、白条都已经被视为异类。。。


社会发展得很快,各种诱惑、新奇的商品层出不穷,但是口袋里的腰包仍旧羞涩,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很容易被花花世界所影响、左右。


而作为 21 世纪的年轻人,没有吃过生活的苦头,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然娇生惯养的病很难根治,稍有诱惑就把持不住自己。





总结


月薪 3000 ,负债十几万的例子现在有很多,甚至你我身边就为数不少。


不切实际盲目负债年轻人的消费观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个让年轻人形成这种观念的社会大环境同样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年轻人月薪 3000 ,负债十几万这样的社会现象呢?

<strong>


浮云视界


90后越穷越感花,这个是跟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有很大关系的,还有就是成长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分别分析下:

一,消费观

现在的90后已经成年,进入社会,接触到的花红酒绿的世界,不在是学校里的学生。社会上是有各种消费的,为了追求安逸的生活,买各种衣服化妆品,吃各类好吃的饭店。对生活的向往导致了消费的不断。

二,成长的经历

现在的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比较宠,就算家庭条件不好的也会将家里最好的给孩子。导致了90后从小就过惯了安逸的生活,从小没有吃过苦,不知道赚钱的不易,小皇帝小公主的成长经历害了一代人

三,啃老

90后的一代上辈人都只有50岁左右,基本上都在工作中,有收入。90后的想法是就算自己一直消费最后实在负担不起了还有家里可以帮忙解决。毕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也是宠着的,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吃苦。

四,贷款的方便

现在贷款方式很多,信用卡每个银行都有,只要符合要求的都能办理,只是额度有些许不同,而且网贷的平台也很多,90后是比较年轻大胆的一代,对于网贷这些是不会想后果的,只想着怎么能套出来。以卡养卡,以卡养贷的方式是现在年轻人的一个重要的还款方式。

五,攀比

年轻人之间的攀比是比较盛行的,从学校的学习到进入社会之后的各种衣服,生活用品,吃的,化妆品,饰品等等方面都能比对。为了自己能在同事中有面子,不惜花重金购买包包之类的,导致了负债。

总结

90后是不管自己月薪是否只有3000的,要先满足自己的欲望,就算工资不够了也要贷款,借钱。他们想着身后还有父母,亲戚,朋友的。90后还是没有建立自己的长远的目标,没有那种房贷车贷的压力,总体来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灵和睿


现在的年轻人的确不怎么会存钱,月薪3000的人能活得像月薪30万似的,每个月就发工资的那一个星期能潇洒一下,完了之后就准备吃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吃过苦、不懂得节俭:

90后正赶上计划生育,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人宠着,从小就好吃好喝的,不缺钱,大学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就两三千了,上班后,自己能赚点钱了,就更不会节俭了,对金钱没有多少概念,反正没钱了家里会拉一把的。

二、年轻人喜欢攀比、讲究情调,这些都得花钱:

就拿谈朋友来说,现在女生都像仙女下凡一样金贵,你不舍得花点钱根本搞不定,而且竞争非常激烈,稍微慢一点可能就成了备胎,除了对女生要舍得花钱,还得花钱把自己包装一下,起码外表要看上去非常精致,再就是还要时不时浪漫一下、给个小惊喜,这些都得花钱,不负债能行吗?

三、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认为花掉就是赚到:

由于现在物价上涨飞快,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于是很多人都信奉超前消费、借钱消费,即便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也要买大几千块的手机、笔记本,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使很多人都沦为卡奴,网贷消费惨案层出不穷,害人不浅!


K涛资本


90后越穷越敢花,负债12万,月收入3000元的40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几乎背负着债务在生活里挣扎前行。

一、假精致和高欲望,榨干了多少90后

90后负债累累住高档单身公寓、用着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一身名牌服装,这是很多90后群体的写照。网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80后挣一万只敢花三千,90后挣一万能花一万五,这句话很直观说明了90后“超前”的消费观。

最近汇丰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90后的负债已达到人均12.79万元,如果用平均工资6917元计算,90后的负债已经达到月收入的18.5倍。这一届年轻人,是真的很敢花钱,而且还很敢借钱。

蚂蚁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指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

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显示,将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花呗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除了花呗,90后也是信用卡的大户。截止到2017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放5.88亿张,其中90后的持卡占比就已经超过30%,也就是将近1.8亿张。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90后已经占据了消费贷款用户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49.31%。

二、90后这批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是非常特殊的

90后的重重压力其实,90后过得并没有那么潇洒。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90年代,我们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一个人独享父母的疼爱。同时,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观念经过互联网的拓荒,变得更加开放,日常生活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感受。当下,整个大环境都在鼓吹消费升级,甚至将消费与身份、阶级、智商等等联系在一起,极力推广“消费至上主义”。

三、消费的增长,90后功不可没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物质社会,房子、车子已经成为一个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临近到了结婚年纪的90后们,房子、车子更是必不可少。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90后们,拿着刚入职后微薄的工资,看着高高在上的房价,只能动用父母的储蓄来支付首付,甚至借用消费贷来支付首付。如果没有能力购房,90后就连租房也要好好打算。

四、楼市的畸形,90后被裹挟而行

90后看似活得洒脱,但其实很多人自嘲活得像条狗,而且因为没钱,还是一条单身狗。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还不如说90后是“被拖垮的一代”。无论是负债购房还是盲目消费,一旦超过自身的负债能力,债务将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的结局往往是透支信用,透支未来,乃至透支生命。我身边就有很多负债累累的年轻人,但如果说他们不努力俨然是冤枉他们。在我看来,是生活现实和个人欲望拖垮了他们。正所谓,剁手一时爽,事后火葬场。现今社会诱惑太多、压力太大,90后无形之中却撑起消费大旗、楼市大旗,一步步陷入消费陷阱和房子迷雾中。


我是金融家


其实这个问题是片面的,要看是因为什么花了的,假如是房子车子等,那就很多是需要的,假如是生活,可能就并不能说是对的。

90后往往被打上了很多的标签,比如“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等,都是算不上什么好的标签。

那么90后到底是不是都如此呢?并不是,90后是失去了机会却又机会满地跑的一代,失去了房子股市的机会,却迎来互联网的时代,只要有头脑,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就不愁得不到机会。

关于花钱,其实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欠的钱越多,说明你越有能力,像当年的铁路局、钢铁局,多达数百亿的亏空,但不也是越穷越敢花,因为这是利于民生的,是必须要做的一些事。

90后也一样,刚出社会,没有钱,但是需要房还有车,还需要人情的往来,这在普通青年的经济收入之下,是完全不达标的,所以只能去借钱。

根据某相关平台的统计,年轻90后20到25岁每年人情往来的费用多达6000左右,在月薪3000的背景,一年人情往来要花去两个月的工资,这样的情况如何能够不借钱。

除了吃喝之外,还有必须生活品,假如在稍微大一些的城市,你可能要租房子或者自己吃喝,就算你自己做,每个月也要几百块钱,还要房子,一些零星也要花去一千多,事实只会更多。

并不是说90后越穷越敢花,而是有不得不花的理由,同事聚餐,你要不要去,去了可能就要交份子钱;不去的话,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呢?多了后就会同事的隔离,觉得你集体聚会都不去,慢慢的就会被疏离核心圈。

在这种生活背景之下,3000一个月真的不好做什么,只能死死的压制住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就给了很多的借款平台,“砍头息”、“714高炮”等可乘之机。

至于负债12万,因为生活负债12万确实消费观有点问题,需要改正,不能那么超前消费;如果是因为自己买车买房欠下的,那么就当是压力,未尝不是好事,这也算是给自己未来投资,算还不错的。

所以,凡是其实都有两面性,有好有坏,不要随意打上90后的标签就肆意职责。


笔下点史


90后越穷越敢花钱和这个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可以从这三方面来看。

钱从何来

现在这个时代科技越来越发达,贷款业务也是繁荣至极,微信微粒贷,支付宝花呗,网商银行,信用卡,还有各种机构的信用贷款。让现在的90后足不出户不用抵押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搞到资金。现在不光90后,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用这些贷款。没有这些贷款平台出现时只能借身边的钱,或者实物抵押,真正搞不到钱也就不花了。所以钱能轻松搞到时花钱也就大手大脚了。

生活观念

90后生活观念已经形成了超前消费,对于分期购物感觉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但是各种超前分期消费最终都是需要还月供的,这个很关键,欠的钱终归是要还的。没钱了就在各种平台上导来导去,收入又跟不上致使负债会越来越大。

创业

越来越多的90后想自己创业做老板,创业是需要启动资金的,同时创业没有固定收入并且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够成功。创业一定要多多判断,不能盲目的选择项目,要不然最后自己剩下的就只有负债了。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负债并不是个什么好事,希望90后能脚踏实地,增强自己本身的竞争力是根本,不要盲目透支消费。


谦哥聊社保


原来经济落后,家家条件都差不多,老的也没有钱,也没钱可啃。现在条件好了,虽说很多小两口要带个孩子再照顾四个老人。但是就身边看到的而言,全是在啃老的,没孩子没结婚的自己啃,有孩子结了婚的,拖家带口的啃。

有的要,有的借,不觉得特别大的压力,我相信能借个十来万去花的,家庭条件也不会多差。真正家庭情况不好的,谁敢借,谁又愿意借给他那么多钱呢?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消费观也在变化。信用卡就是很好的诠释。这个月花下个月的钱,下个月能还上就还,还不上,就分期还。淘宝,京东哪个没有分期付款的选项?总之,想买的东西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先买了再说。

思想差距大,我们小时候上学给的那几块钱零花钱,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也不会花。顶多吃个冰棒。现在的孩子,你给他100块,让她在外面溜达一会就没有了,能不能够花还不一定。当然这跟物价,和过去东西的匮乏也有关系。只是,很多现在从小就学会了花钱。已经养成了习惯!

我觉得,先不论家庭条件如何,自身压力多少,凡事都要有个度,毫无节制的话做任何事都会很困难!



元宝是只猫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这些90后有超前的消费意识,另外一种是由于被生活所迫,不得已去承担与工资不匹配的高额债务。

超前的消费意识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能够负债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作为一个自然人当然也可以。

这里面谈到的就是信用的问题,信用并不是就特指信用卡,一个月薪3000的90后,通过支付宝的借呗,小贷公司的消费贷,在加上各大银行的闪电贷等等,负债12万,然后在体外进行循环借贷,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现在月薪3000,并不代表着30年后还是月薪3000,负债12万,一直这样在体外进行循环可能在30年后,只需要相当于现在1万块钱的,就可以还掉,在超前消费的理念的驱使下,为什么不借这一笔钱呢。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超前消费不太好,我对此持有保留意见,90后在借钱的时候,也会结合自己职业的发展,超前消费一部分,满足一下自己的攀比心理,提前享受一下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生活所迫,借贷周转

90后也都快30岁了,而立之年,生活上也有很多的压力,混不好,月薪只有3000,但也要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子的内在需求。


不得已承担了一些超过其自身能力的债务,看似购买了大量的资产,延续着自己的生活。

每年承担着高达15%以上的利息,一年工作12个月,3、4个月的工资都被利息给吃掉了,借款本金也就只能,基于目前不太完善的信贷体系,是在银行系统内外进行循环。

这类人早已盘算好10,20年的窘迫生活,这么大的资金压力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能够使人快速成长,迸发更好的点子,去挣钱。


例如,现在比较火的短视频,vlog。有些人不具备从事传统职业,应当有的专业能力,但就是会说会道,在别人面前耍宝,会打游戏,会跳一段热舞,流量吸粉大神,为自己赚取很多的收益。

不管怎样,只要不是恶意借贷,不被巨额的债务所压垮,负债12万并没有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