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在京都北部,踏上叡山电铁,绿色的独箱车载我们到了八濑站。

这站最近的名胜是琉璃光院,不过我们还要继续坐车,深入京都北部的大原地区。

历时20分钟,翻山涉水,进入了大原的田野,路边农家栽种的青菜肥大壮硕。

京都洛北大原地区,曾经是隐士的隐居之地

这里有最原始的森林,古老的寺庙,山间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茅草屋顶。

上山的路顺着细细的“吕川”,沿途是贩卖当地农产的小店,沁在河水中浅渍的茄子、大根,配上青绿菜叶,一派生机勃勃的乡下风情。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古代大原女坚韧丰硕,大原的风土又极为适合种植农作物。

大原这片土地种出来的野菜因此而获得了自然与社会的颇多青睐。

如果说锦市场是京都人的厨房,那大原的野菜就是京都人的原始力量。

种植的野菜,很多做成了京都的渍物。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渍物简单来说就是“咸菜”。

中国的咸菜也有各处的特色,例如四川泡菜、东北酸菜、江南雪里蕻、北方酱菜。

但非常不同。

高晓松曾被京都的渍物深深吸引,形容在京都伴着渍物小菜吃下的早饭是最最幸福的味道。

马未都马老更是在节目上,称赞日本渍物做到了极致。

日本的渍物到底为何成为饮食文化符号之一呢?

日本怀石料理是来源于佛教餐饮,渍物也是如此。

京都兴盛隆昌的禅宗佛教,僧侣们在修行中一日三餐经常是几碟腌菜,随着禅宗文化的传播,这种源于寺庙清简生活的食物,便从庙宇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再加上,京都位于盆地,古时候交通并不便利,食物运输不方便,为了方便保管,只好将食物腌渍起来,使京都人练就了一身腌渍当地物产的功夫。

久而久之,京都渍物习惯成自然,最后达到了全日本有名的程度。

在出售渍物的商店,都有免费试吃的区域,一一品尝,会发现与中国咸菜大为不同。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中国咸菜味道单一,腌制后几乎失去蔬菜本味,而且现代观念,吃多了咸菜会导致一些疾病。

日本的渍物 酸、甜、咸、鲜均在,味道的淡浓恰到好处,调味品的味道不会掩盖蔬菜的本味。

而且日本人认为,天然调味腌制的渍物, 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能预防大肠癌发生,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这也难怪,在市场上看到的渍物,换算成人民币价格,经常是上百元一斤。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日本的渍物有按照腌制方法,有米糠渍,还有盐渍、酒粕渍、酱油渍、酒曲渍、酸酢渍、豆豉渍等等。

按照味道的浓淡又有浅渍,也称一夜渍的现代流行做法。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看着市场里各种新鲜的蔬菜与腌渍程度不同的成品,让喜欢简单饮食的我真是欣喜过往。

带回家几包大原产的当地渍物,嚼着清脆,是回家后仍怀念旅程的心境。

可惜这种食物,还是随买随吃的好。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高晓松、马未都称赞的京都渍物,是如何从平民食物成为文化符号的

游玩攻略

1、交通

前往大原,可以选择由京都站发车的京都巴士17、18路(仅周末行驶)

也可搭乘叡山电铁到八濑比叡山口,再转乘巴士

2、游玩时间

位于山的南侧,大原太阳下山比a较早

要提前查询好公交末班车的时间,以免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