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孩子的完美敏感期,媽媽要謹慎,這裡有如何度過最好方式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獲取育兒乾貨,陪寶寶成長哦!

文|老涵的爸B

早上,點點媽媽全家人每人準備了一個水煮雞蛋。當媽媽把雞蛋遞給點點的時候點點沒有接住,雞蛋“啪”地一聲掉到了地上。

媽媽想:破了就破了吧,反正雞蛋都是要剝了殼再吃的。於是沒有多想,就把雞蛋撿了起來再次遞給點點。

不料點點卻不幹了,他大聲哭著說:“雞蛋破了!我不要吃破的雞蛋!”媽媽沒有辦法,只好重新給他換了個完整的雞蛋,點點這才開開心心地吃了起來。

點點還有一個枕頭,枕頭上有兩隻小花貓。媽媽開始的時候沒有注意,覺得能枕就行,怎麼擺放無所謂。

但是點點卻不是這樣想的,一定要小花貓正對著他才可以。有時候媽媽擺放錯了時候,他就會大聲抗議或者自己重新擺正。只有按他的要求擺放正確,他才會安安靜靜地躺下睡覺。

點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他不聽話專門給媽媽找麻煩嗎?其實不是的。這個時候的點點是進入了“完美敏感期”。什麼是“完美敏感期”呢?此時的孩子有什麼表現呢?

進入完美敏感期的孩子,此時對事物的關注,已經不僅僅是對物質本身的關注,而是轉移到這種物質所帶來的精神上來了。

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3-6歲孩子的完美敏感期,媽媽要謹慎,這裡有如何度過最好方式

進人完美敏感期的孩子非常在意周圍的事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是不是完整沒有缺陷的。

如果此時的他們喜歡上一個東西,那麼他們就會連它的形狀一起保護起來。比如一個孩子喜歡上一個布娃娃,如果媽媽給這個布娃娃換一件衣服都是孩子不允許的。

當他們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形狀完整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欣喜;一旦這個物品的形狀受到了破壞他們就會發脾氣,或者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還原這個事物的形狀,此時的他們完全不理會家人的勸說。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表現,使孩子的行為受到大人的誤解,認為他們無理取鬧,不懂事。

父母不會去破壞孩子心中建立起來的美好形象。

只有父母有意或者無意地破壞了孩子心中的完美形象,他們才會發脾氣,所以父母不要總是一看見孩子哭鬧就指責孩子的任性,其實很多時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錯誤在先才引起了孩子的反抗。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開始對事物的要求變得十分苛刻,就要想到孩子可能是進入了完美敏感期,這時候的父母要儘量滿足孩子對完美的要求,因為這是孩子審美的開始保護了孩子對於完美的要求,也就保護了孩子進一步提升自己情感世界的需求。

在這個階段,父母不要破壞孩子的完美需求,如果做錯了事情,要儘量去彌補。

3-6歲孩子的完美敏感期,媽媽要謹慎,這裡有如何度過最好方式

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僅有完美敏感期,還有許多其他的敏感期,比如對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自我意識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等

在這些敏感期內,孩子就會專門吸收環境中某一種事物的特質,無視環境中的其他因素的,並且不斷地重複這種實踐活動,直到內心得到滿足或者對這種事物特質的敏銳直覺減弱。

而此時,孩子的某一時期特有的敏感期也就隨之過去了,以後不會再出現,錯過了這一時期也很難再重新培養起孩子對這種事物特質的關注。

兒童心理學家也把孩子的敏感期成為“學習關鍵期”或者“教育關鍵期”。

孩子每通過一個敏感期,他的智力和心理水平的發展都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所以,父母要關注孩子在每個敏感期的表現。

在這些敏感時期,每個媽媽都要謹慎地保護孩子的探索慾望,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瞭解事物本質,抓住機會幫助孩子充分發展各種能力,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誤會傷害孩子。

嬰幼兒智力開發的最好時期就是0-6歲,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可能花費幾倍的努力都無法獲得同樣的結果。

3-6歲孩子的完美敏感期,媽媽要謹慎,這裡有如何度過最好方式

而這一時期也是孩子的敏感期最集中的時候,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嬰幼兒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抓住敏感期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教育。這對孩子的一生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現在很多家長都是有文化的人,對於孩子的到來不僅做好了物質上的準備,大多數也做好了教育上的準備,看了很多書來充電,希望能夠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提起早期教育,相信很多父母都能如數家珍般地列舉很多條。但是實際上很多父母所說的利用敏感期進行早期教育是存在著很大誤區的。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在敏感期內大腦發育非常活躍,於是他們就開始了所謂的“早期教育”。

這些教育無非給孩子灌輸一些自然知識和科學文化。這些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早日掌握這些知識,這樣就可以在小學、初中、高中一路遙遙領先於同齡人,直到進入所名牌大學,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很多學者都對家長的這種心態提出了反對意見。

一位來自韓國的教授曾經說過:“把本來應該在上小學時教給孩子的知識,結果在他上幼兒園時就教給他了,這根本不能算是什麼早期教育。”

韓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申宜真也對這種“早期教育”深感憂慮。她說:“孩子1~3歲這個時期,他們的大腦的確在飛速地發展。

但是如果因此就希望使用一些人為的手段對他們的大腦進行開發,那麼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她在臨床上的經驗表明在孩子還非常幼小的時候,就強迫他們學習,這很可能會增加他們的暴力傾向,同時也會對他們的大腦造成損傷。

那麼孩子度過敏感期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呢?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遊戲,讓孩子在玩變中度過敏感期。

研究表明,在兒童時期,直觀的體驗性教育具有最好的效果其中玩就是一種直接的體驗,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學習形式。

在教育專家看來,玩耍和掌握知識一樣重要。

很多家長都認為,玩耍不過是孩子消磨時間的一種方式而已。但是事實上,玩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學習。

3-6歲孩子的完美敏感期,媽媽要謹慎,這裡有如何度過最好方式

孩子就是在玩耍中知道物體的重量,瞭解了什麼是大什麼是小,逐漸認識了周圍的環境;同時玩耍也可以訓練孩子動作的協調性;在瞭解物體屬性的基礎上,玩耍還對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個年幼的孩子玩耍的複雜程度通常會讓人感到十分吃驚。

你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孩子在玩過家家的時候所設計出的場景、臺詞、動作等,一個小小的遊戲已經把孩子在社會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前展現在孩子面前,這樣當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就會更熟練地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因此,玩耍對於健康的大腦發育和身體發育都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年幼的孩子逐漸理解外面的世界。

在孩子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盡情地玩耍。但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很多父母卻不容易做到。

也許父母瞭解玩耍的重要性,但是看到其他的孩子已經會數到100,而自已的孩子卻把泥巴糊了一臉的時候,他們很難保持內心的平靜。

父母要勇於面對外界的壓力,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護好孩子的敏感期和對玩耍的熱情,只有玩得好,長大才能學得快。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評價,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的話題,可以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