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寶寶,來把褲子穿上!”“我不要穿褲子!”原本乖巧的寶寶,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褲子穿上,即便是穿好了褲子,寶寶還抹了把眼淚,很不願意的樣子。“寶寶,洗洗手吃飯了!”“我不要洗手!”原本喜歡洗手的寶寶,媽媽好說歹說寶寶也不洗手,最後媽媽失去了耐心大吼一嗓子,寶寶才去聽話。這段時間,媽媽無論說什麼,都是“我不要!”“我不要!”原本帶孩子就很累,寶寶

變得這麼不聽話!媽媽一睜眼聽到寶寶說這三個字,就火冒三丈,一天下來搞得筋疲力盡。寶寶這是怎麼了?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一、寶寶的不聽話,別急著發火!看看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1、0~1歲嬰兒的“自我意識”還沒有特別明顯的表現。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也就是說,他不知道自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這個年齡段的小嬰兒,經常會吃手,也會把小腳丫抱過來啃,但此時他並不知道了手、腳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再大一點,到了9~12個月,通常媽媽也會指著寶寶的手,寶寶的鼻子,寶寶的嘴巴來和寶寶做互動。有的媽媽也會給嬰兒讀一些低幼繪本了,比如《小手小手,出來了》。“哎呀,哎呀!什麼都看不見。小手手,在哪兒呢?”“啪!小手手,出來了!小腦袋,在哪兒呢?”即便是這樣,嬰兒也只是初步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此時他也還是不瞭解這些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2、接近1歲時,嬰兒對自己的初步認識是通過鏡子。比如,媽媽為寶寶選的低幼繪本《猜猜我是誰》,就有這樣的設計,書的最後一頁會是一面鏡子,寶寶猜著猜著就看到了自己。這時,如果媽媽把嬰兒抱到鏡子前,他會對鏡子裡面的自己會看好久。1歲以後,發現嬰兒喜歡把媽媽用來給他練習抓握的小球拿起來扔出去,當他發現了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之後,這時嬰兒知道了自己和他人存在區別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3、1歲半~2歲,嬰兒不僅學會了走路,而且也能夠說一些話了。有的寶寶在1歲9個月會用:“我”來指自己,我家寶寶在這個時期經常會用:“寶寶”來指自己,這個是誰也沒有教過的。這個時候,他還不能清晰地區分“你”和“我”。無論怎麼樣,這對嬰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發展了。

真正地感覺到了突飛猛進的時候,是2歲左右。這也是通常大家會說的:“terrible two”,非常明顯的變化就是,“我不!”“不”成了每天的口頭禪。媽媽們為此也是傷透了腦筋,覺得一向很好帶的孩子,怎麼一下子變得逆反不聽話了?我家寶寶在2歲時,到現在2歲5個月還是這樣,天天就是“不要!”起初我也為此很煩惱,後來我要麼忽略他的“不”字,要麼把“不”進行翻譯。經過一段時間,我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寶寶說的“不”了,也不再覺得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聽話了。此時寶寶說的“”並非成人理解的“不”,而是

孩子的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4、2歲半~3歲,通常這個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奇怪的行為,媽媽們也經常對此感到很不解,覺得孩子怎麼一下子不好帶了,卻找不到原因?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突然什麼都要自己來!我要自己刷牙,我要自己洗手,我要自己拖地,我要自己掃地……如果媽媽要上去幫忙,他還會表現得很不領情的樣子。

“這是我的!”一向大方的孩子在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候,也不願意分享了。如果有的人沒有經過孩子的允許碰了他的身體,孩子會“尖叫一聲”,出乎意料地表現地憤怒。有的孩子還會用“推人”“打人”的方式,來表達“不”。這些看起來怪怪的行為,其實是孩子產生了自我意識,把自己當成了一個主體的表現。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二、孩子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從以下3點來懂得孩子行為背後的語言

1、有的媽媽擔心經常說“我的,我的”的孩子是不是變得越來越自私了?事實上,自私和自我完全不同的。自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去損害他人。著名教育學家孫瑞雪指出:自我,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計劃、支配自己的行為。兒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在這個建構過程中,最初兒童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當兒童佔有了自己的東西,當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時,兒童才能感覺到“我”的存在,這也是兒童的自我誕生標誌。

2、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觀察發現,0~6歲的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嬰兒就永遠無法形成自我,最後也無法走出自我,成人後就真的以“自我為中心了”,也就喪失了“我”與他人、社會分離的機會和界限。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3、嬰兒從剛出生時與世界的渾然一體,到通過說“不”“我的”,通過排除“他”來堅定不移地形成自己。著名教育學家孫瑞雪也認為:在形成自我的過程中,建立和派生出優秀的個人品質、專注和意志。一個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擁有自我的孩子,會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失去自我的孩子,內心會充滿掙扎,更容易在他人的自我中迷失自我。

所以,當孩子的行為突然變得讓人頭大,甚至想去發火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瞭解一下孩子行為的背後,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了?還是到了“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切忌不要用成人的眼睛去看待孩子。

2歲孩子不聽話,別再吼孩子!是不是忽視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關注@袋鼠媽媽有愛驛站。您好,我是袋鼠媽媽。10多年圖書編輯和紙媒母嬰教育編輯。現在是和孩子一起長大,一起成長的袋鼠媽媽。在一起成長的路上,成為有愛的媽媽。因為有愛,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時間是美好的。


\u0001\u0001\u0001\u001e�\u001e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