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心態總是讓人沉迷其中

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心態,叫做“差生心態”。擁有“差生心態”的人,往往首先是“差生”。最大的問題是,如果走不出“差生心態”,就會陷入“差生”的泥潭而難以自拔,總是擺脫不了“差生”的境地。

在每個學校,總是存在一些“差生”。有一種“差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存在濃厚的“差生心態”。擁有“差生心態”的學生,老師或同學,指出他的缺點和問題,“差生”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某某比我做得還差,你怎麼不說他?”

說“差生”學習不好,他要說:某某的學習比我還差,你怎麼不說他?說“差生”的行為習慣不好,他要說:某某也有很多壞習慣,你怎麼不說他?說“差生”紀律觀念不好,他要說:某某也不遵守紀律,你怎麼不說他?

總之,你不能說“差生”,你一說“差生”,作為“差生”,他不會反省自己的過錯,而是認為你在有意刁難他,作為反擊,“差生”的理由,就是“某某比我差,你怎麼不說他”,在“差生”看來,你不說某某,而偏偏要說我,就是有意跟我過不去。

“差生”的這種“比爛”思維,似乎是保護自己最強硬的鎧甲,也是反擊別人最銳利的武器。

也因為“差生”的“比爛”思維,如果有人要指出他的缺點錯誤,總是要懷得深信深刻的敵意,用抗拒的心態對待別人的規勸。因此,在“差生”的心目中,凡是指出其錯誤缺點的人,都一概認定為“敵對勢力”。你想,“敵對勢力”的話,“差生”能聽得進去麼?

因此,對於“差生”的勸告,除了讓“差生”到到憤憤不平之外,其實對於“差生”改正錯誤,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差生心態總是讓人沉迷其中

有些“差生”的父母,也是見不得老師或是別人說自己孩子的不好,如果有人要說自己的孩子這不是那不是,這做父母的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於是乎,他們要說,要多看到自己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看,十個手指頭還不齊呢,誰能沒有個短處?進一步,則要指責別人,說什麼心態不陽光,說什麼傳播負能量之類。總之,但凡不是表揚他的孩子,就要斥之為“負能量”。

這樣的父母,或是愛子心切,但是,如果對於自己的孩子,只聽得進表揚的好話,而聽不進批評指責,這樣弘揚“正能量”,其實就是強求別人“報喜不報憂”。結果會是什麼呢?

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天到晚沉迷於“正能量”之中,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好起來,而別人的孩子,則是一天天爛下去,久而久之,看自己的孩子,就是一朵花,而別人的孩子,則怎麼看都像是豆腐渣。其實呢,剛好相反。這樣的父母,最後就會把孩子帶到溝裡去。

“差生心態”,是普遍存在的。不僅存在於學生之中,也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旦擁有“差生心態”,就很難進步。一旦擁有“差生心態”,對自己來說,往往是自欺欺人,在別人看來,則是如此的笨拙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