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武昌之流變

鄂州·武昌之流變


鄂州·武昌之流變


湖北簡稱“鄂”,緣於清代省會武昌是隋朝以後鄂州治所,故簡稱鄂。換言之,鄂來源於古鄂州(今武昌),即武昌的前身為鄂州城。

史載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孫權為抗曹魏在黃鵠山(今蛇山)夯土築夏口城(今武昌。因對岸即夏水入江口,故名夏口城),城周圍不過二、三里,為一座軍事城堡。南北劉宋時期(454年)設置郢州,轄6郡34縣,夏口成為郢州治所,於是夏口城稱為郢城。此後齊、梁、陳各朝州治均設此。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為鄂州(今武昌),設置江夏郡,其郡、州、縣治在江夏(今武昌)。唐元和元年升鄂嶽觀察使為武昌軍節度使,寶曆元年(825年),著名政治家(宰相)牛僧儒以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等身份坐鎮鄂州(今武昌),並以磚結構即所謂陶甓來代替夯土結構,重築鄂州城垣。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湖廣行省治所由潭州(今屬湖南)遷鄂州(今武昌)。於是,鄂州正式成為行省級的大區域行政中心。當時的鄂州(今武昌)既是遼闊的湖廣地區的行政中心,又是元代威順王封國之所在。元大德五年改鄂州為武昌路,明清時期,武昌稱為“湖廣會城”,為湖廣省省會和湖廣總督及湖北省省會。此時的武昌已成為湖廣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並形成上下兩武昌,只不過一為武昌府(今武昌),一為武昌縣(今鄂州)。1912年,廢武昌府,改江夏縣為武昌縣,以武昌為湖北省省會。1926-1949年間,武昌一度設市。1949年後,武昌為武漢市三大組成部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今鄂州為古武昌。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自公安(今屬湖北)遷都於鄂縣建都,因鄂王城東南約10千米處有武昌山(今鄂州梁子湖區太和鎮附近),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並置武昌郡。據《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這也是武昌的最初來源。八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孫權修築了武昌城(亦稱吳王城)。不久改名江夏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分置鄂縣,改江夏郡為武昌郡。南朝宋移武昌郡治於夏口(今武昌縣)。隋初廢。開皇九年(589年)鄂縣併入武昌縣,屬江夏郡。大業元年(605年),知縣羲仕暄築武昌縣城。南宋屬壽昌軍。明清屬武昌府。1913年改稱壽昌縣。後因與浙江省壽昌縣重名,於1914年改為鄂城縣。1960年設鄂城市,後撤銷,於1979年復設。1983年合鄂城市、鄂城縣及黃州鎮置省轄鄂州市。1987年原黃州鎮劃回黃岡縣。至此,鄂州、武昌演變成兩地名稱的對換。今鄂州市瀕臨長江的觀音閣公園新建了“武昌門”。

值得注意的是,鄂州又與鄂王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直接的歷史淵源。鄂王城位於今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城村胡彥貴灣,距集鎮約3千米。原屬鄂城縣(今鄂州市)馬跡鄉。1958年劃歸大冶縣管轄。史載殷商時曾是古鄂國都城(即噩國。一個以捕鱷魚為生的群落,今隨州安居羊子山曾出土西周“噩矦方彝”青銅器

),楚滅鄂之後,成為楚別都和封邑。據《武昌縣誌》載:“鄂王城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周夷王時,熊渠封中子紅於鄂。”秦統一六國後,先後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設鄂縣。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邦封大將樊噲於鄂縣,灌嬰築鄂縣城。魏黃初二年(221年)四月孫權自公安遷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至 1913年。

資料鏈接

武昌城

在明洪武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拓展和建設,範圍東自雙峰山長春觀,西至黃鵠山磯頭,南起鯰魚套口,北止塘角下新河岸。武昌城牆體為陶磚結構,牆身高大雄偉。城垣周長達約10千米,城內徑東西約2.5千米,南北約3千米,略呈長方形;按現代投影法測算,城內面積約6.122平方千米。城高約9.34米,頂寬約18米。武昌城雖多次維修,但城池規模依舊,只是城門名稱有所變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顧磷在任時改大東門為賓陽門,改小東門為忠孝門,改新南門為中和門,改草埠門為武勝門,改竹牌門為文昌門。共設城門9座,城東有賓陽、忠孝2門;城北有武勝門;城西有漢陽、平湖、文昌3門;城南有望山、保安、中和3門。各城門之間距離不等,賓陽門至忠孝門約900米,忠孝門至武勝門約1800米,武勝門至漢陽門約1250米,漢陽門至平湖門約600米,平湖門至文昌門約900米,文昌門至望山門約640米,中和門至賓陽門約1800米。城頭建有譙樓、月城各一座,另建有城垛約2333莊、營房約40座。沿城牆壁有水門、水閘,經排城內匯水。於武勝門至忠孝門建有水門2座,漢陽門、平湖門、武勝門附近設水閘若干。武昌城外圍還挖有一道水面深闊的護城河,城西臨長江,城東、北、南三面的護城河總長約11千米,河面寬約9米、深約7米。從軍事角度看,可謂深溝高壘、固若金湯。清代武昌城未作拓建和興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為方便武昌城東鐵路運輸,於賓陽門與中和門之間增闢1門,取名通湘門。至此武昌城門增至10座。1926年,湖北省政務委員會作出拆除城垣決定,至1929年,除保留起義門及小段城牆外,其餘基本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