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換膝關節時,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假體?

人工關節置換是治療膝關節晚期病變的終極手術,這是一種成熟且富有成效的治療方式。關節置換在歐美髮達國家已經普及且被廣泛接受,目前美國每年的關節置換數量接近百萬例。在我國大城市的大醫院,這項技術也被專科醫生熟練掌握,並應用其造福於廣大膝關節病患。現代人工關節假體發展非常迅速,但廣大患者對關節假體知之甚少,如何選用一款適合的關節假體,是廣大需要置換膝關節的病患所關心的問題。

置換膝關節時,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假體?

現代人工關節的假體材料與設計工藝日新月異,目前人工膝關節是由鈷鉻鉬合金和高交聯的超高分子聚乙烯製造,經久耐用。膝關節假體生產廠家也多達數十家,關節假體更有進口與國產之分,所以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適合的假體類型及型號。

人工全膝關節假體由三部分組成:

1、股骨假體:放置於股骨遠端的股骨髁假體,由金屬合金組成;

2、脛骨假體:可以有單一假體設計,由高交聯聚乙烯組成。也可以由兩部分組件組合式設計,有金屬託和高交聯聚乙烯墊片組成。墊片在金屬託上固定或滑動。股骨假體在脛骨組件上滑動。

3、髕骨假體:安置於髕骨的殘留骨床上,與股骨假體髁間構成髕-股關節面,由帶金屬背板的高交聯聚乙烯組成。通常意義上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就是指由這三個組件匹配替換相應膝關節的病變表面骨質。

膝關節假體分類,根據使用部位不同,可分為單髁假體、雙髁假體及三間室(全膝)假體。根據固定方式,可以分為骨水泥固定假體和非骨水泥(生物)固定假體。根據假體設計的限制程度,可以分為非限制性假體、部分限制性假體、高限制性假體和全限制性假體。

置換膝關節時,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假體?

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膝關節假體呢?主要涉及這幾個方面:

固定方式的選擇: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是骨水泥固定方式的假體,這種假體在臨床上獲得了長期可靠的隨訪結果。骨水泥的作用不僅是固定假體,使假體獲得一個初始的穩定,而且更能加強骨床的承載強度,有的時候骨水泥中可以摻入特定的抗生素進行固定。

單髁假體的選擇:單髁假體是非限制性假體。選擇單髁假體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關節的組織結構、骨量以及運動功能,以備後續的再次全膝關節置換。主要適用於單純內側或外側間室的病變,臨床上單髁置換的比例較小,約佔7%~10%的病例。

全膝假體的選擇:膝關節假體的機械限制保證了假體的穩定,但同時又與關節活動度形成矛盾。一般來說,較少限制的假體可以獲得更好的關節運動功能,較多限制的假體在設計上提供了關節假體額外的穩定性,但可能會截骨過多,高限制性也可能導致假體與骨界面間的鬆動。

置換膝關節時,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假體?

初次置換的膝關節,大多選擇非限制性及部分限制性假體,其中後穩定性(PS)假體,由於無需保留後交叉韌帶功能,其適應症更廣泛。對於後交叉韌帶功能不全或屈膝攣縮而無法保留後交叉韌帶,如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更適合選擇後穩定性假體。

膝關節的翻修,多選擇高限制性假體,如LCCK、TC3等,主要用於側副韌帶功能不全、存在較大骨缺損或嚴重內外翻畸形的患者以及膝關節翻修的患者。全限制性假體,如鉸鏈式膝關節,可用於近膝關節腫瘤患者的關節置換術或膝關節穩定喪失的全膝關節翻修。另外還可以選擇加用延長杆的部分限制性假體。

另外,對於骨質疏鬆或重度肥胖的患者,或者膝翻修的患者,選擇假體時要適當增加延長杆以增加關節的穩定及承重能力,防止假體過早的機械性鬆動。

臨床上假體種類繁多,生產廠家也很多,但設計理念相似,所以關節假體的選擇也有規律可循。膝關節置換是毫米級手術,膝關節置換的療效優劣不僅取決於假體,更多地依賴於術者的操作技術及術後的正確康復,以及術者對假體的認知及熟悉程度。因此,臨床上選擇假體時,如果患者的經濟條件允許,要以術者為主導,遵循基本的假體選擇原則,根據膝關節畸形的類型及軟組織的完整程度,選擇術者熟知的假體。


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我主頁左下角的“免費諮詢”一欄,或者到平安好醫生app直接搜索我的名字,找我詳細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