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遍東陽丨一圖閱盡七十年 人間正道是滄桑

東陽市畫水鎮洪塘村“天生”就帶著紅色基因:元代時一次山洪暴發,洪水經黃泥山洶湧而下,注入村西一口十餘畝面積的大池塘,塘水瞬間泛紅,遂有“洪塘”之村名。

红遍东阳丨一图阅尽七十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7年春,中共路西金蕭地區路北縣工委義南區委派郭琛(又名郭國琛)以教書為名,返鄉開展地下革命活動。當年一個冬夜,郭琛組織3名革命青年,帶著土製手雷潛入東陽縣城欲炸燬國民黨縣政府。此事雖未成功,卻影響極大。他的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外牆黃中泛紅,中間窗戶被設計成五角星形狀。

“70年前剛解放時,郭琛的故居就是這個樣子。”今年81歲的郭乙青指著洪塘村舊貌圖說,70年來這裡始終是洪塘村的紅色“聖地”,得到了村民們妥善周詳的保護。

變:古村幾度換人間

红遍东阳丨一图阅尽七十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郭乙青是洪塘村貌圖的“復原者”之一,另兩位老人郭金豹和郭裕信則充當了“畫師”。以郭乙青的記憶為基礎,兩人於2009年共同完成了這幅村莊舊貌圖。也就是在作畫時,兩位老人猛然發現幾十年來洪塘村已是滄海桑田,不斷迭變的新貌猶如泥沙一層層掩蓋了舊時記憶,需要費很大的勁才能穿越回到兒時。

“新中國成立初期,村裡變化還不大,村民住的都是傳統木結構房子。”郭乙青說,20世紀50年代最大的變化就是村南的前大路因為建造稠嶺線而成了公路。

改革開放初期,洪塘村迎來了一波最為猛烈的變遷,村民們紛紛拆掉木結構舊房,建起磚混結構樓房。郭琛故居南面的圍牆被拆除,牆外的田野裡立起了鱗次櫛比的農家小樓房;村西的墳山被夷為平地,成了建造新房的“風水寶地”。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洪塘村“跨越式”發展,村民們紛紛跨過村南的前溪,原先空曠的前溪畈,逐漸成了人煙繁盛的新聚落。

摧枯拉朽式的城鎮化也抹去了洪塘村許多古老的地標,比如村西的蟠龍寺在明代時設有蟠龍書院,明代兵部尚書許弘綱曾在此求學,如今此地已被一幢氣派的紅木傢俱廠房替代,原先毗鄰寺院的文昌閣也已蕩然無存。

解放前,洪塘就以土地多而聞名五十九都以及隔壁的義烏東朱。雖然村莊變遷堪稱天翻地覆,洪塘村卻始終守著耕地紅線,耕地保有量達1000餘畝。在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村裡合理建設標準化廠房出租給企業,僅仿古傢俱企業就有3家。接下來,村裡將建造標準廠房用於出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而在走出“以糧為綱”的侷限後,洪塘村著眼於提高土地綜合效益,在畫水鎮率先發展水果種植產業,最早從事水果種植的郭君鑫在獲得成功後,帶動多戶村民打造出400多畝果園,僅甘蔗種植面積就有200多畝。

68歲的村婦許銀翠種植了1畝餘地的桑椹,卻獲得了四五萬元的收益,一時成為村民心目中的“網紅”。四時瓜果紛呈還讓洪塘村搭上了發展全域旅遊的“順風車”,接連舉辦了兩屆水果節,村民真正嚐到了發展鄉村採摘遊的甜頭。

守:護持鄉愁舊家園

红遍东阳丨一图阅尽七十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幾十年過去,兩位老人之所以能分毫不差地復原洪塘村舊貌圖,除了記性較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洪塘村內保存著眾多古老的建築與地名,兩頭門、大宗祠、小宗祠、街路、后街、馬路、淑份廳、夏份廳……正是依憑著這些熟悉的建築物與地名,洪塘人守住了鄉愁。

兩頭門是洪塘村的中心。這座門楣上題著“長春”兩字的門樓,是昔年地標建築“介邱樓”的組成部分。“解放前,進入這道門就是東陽,出了這道門則是義烏。”村民們說,門外南北向的巷道把村莊一分為二,新中國成立初期西邊原屬義烏管轄的部分劃歸東陽,併入洪塘村。較之這樣的融合,洪塘郭氏十世祖郭基思維顯然更加超前。早在明代中期,他就在位於東義兩地交界的“黃金塔”地塊建樓構堂,並於1525年落成,以其地處東陽和義烏兩邱之間,命名為“介邱樓”。至今,村內還流傳著“介邱樓下兩頭門,西望義烏東向東陽”的說法。

郭基之後,“黃金塔”一帶以介邱樓為中心,建成了諸多廳堂。兩頭門內的街路成了東陽到義烏佛堂的必經之路,商鋪和店家應運而生,從兩頭門到東門橋僅百米餘的街路上,聚集了10餘家商號,小攤販沿街叫賣,形成了一處熱鬧的集市。

如今,洪塘人更願意用“老街”來稱呼街路,在彰顯其“老”的同時,更為街上至今仍保留著原貌的一溜兒商鋪而感到欣慰。

除介邱樓之外,郭基還於1529年辭官回鄉後,出資在村莊西北重建了郭氏宗祠。這座面闊五間、進深四進的宗祠擁有門樓、前廳、穿堂、正廳、後寢、廂房等,抬梁結構,石柱彩繪,從門樓到前廳需要走過一座石板橋,這在東陽市境內屬於孤例。它和西鄰的小宗祠、位於蟠龍山的明代郭氏先祖古墓群一起,構成了洪塘人最重要的精神根柢。

出了兩頭門就是“沉洋塘”,塘邊以花牆水閣樓為中心,向南向西延伸出去的一大片傳統民居,涸染出極富古意的水墨畫。

古樟、古道、古民居、古臺門。抬頭見古意,低首思先賢。洪塘村民用種種智慧護持著自己的家園:以溪為壕,壘石為牆,牆上開設臺門,成立民團自治。自明代以來形成的這套硬件設施與防範意識代代傳承,內化為洪塘村民強烈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守住了祖先流傳的東國厚風,也夯實了新時代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的基礎。

用:鄉村振興享紅利

红遍东阳丨一图阅尽七十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兩頭門內,北側門樓裡,70歲的陸帶弟正在為村民診治。從診所的窗戶望出去,村民們正在街路上忙著修繕老房子,一排排用繩子串連的塑料風葉在街路上空旋轉出五顏六色的音符,這是5月份洪塘水果節留下的狂歡痕跡。

1985年,在村裡做赤腳醫生的陸帶弟成了改革開放後先富起來的第一代人,她拆除了緊挨著二頭門的破舊老房,建起了五間鋼混結構三層樓,外立面用上了“洋灰”和馬賽克。但是,兩頭門越來越破敗,竟相拔地而起的民居牆體裸露,村內的各種髒亂差現象,又讓她憂心忡忡。門外的沉洋塘一度成了臭水塘,夏夜晚上坐在塘邊,“噼啪噼啪”的拍蚊聲不絕於耳。

變化出現在2016年。“這一屆村班子上任後做了村莊規劃,決定把洪塘村作為傳統村落加以保護利用。”陸帶弟的老伴郭昌星說。隨後,郭昌星看到兩頭門得到修繕,村裡的老房子得到保護,街路兩側的商鋪逐步復建,1萬多平方米水泥路重新鋪上了石板或者彈石。非常注重保健養生的他為此舉叫好,“水泥路面不僅無法排水,而且夏天路面溫度高,下雨天老人容易滑倒。改成傳統的石板和彈石路面後,大家都喜歡晚飯後穿街走巷散步健身。”為此,村裡還上馬了亮化工程,在街巷兩邊的民房外牆上安裝了仿古燈籠,既騰出了路面空間,又有利於村民通行。讓郭昌星意料不到的是,去年村兩委會在徵得他同意後,出資改造了他家的房子外立面,增設了木雕牛腿和花格窗、仿古雨罩,“如果我自己搞的話,這項開支不會低於5萬元。”老人很高興自家成了首批改造的150餘戶農戶之一。這項利好,源於洪塘村被列入浙江省歷史文化一般利用村後獲得的經費。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整治,洪塘村內基本消滅了“赤膊房”,新建房統一為粉牆黛瓦仿古民居。更讓村民開心的是,歷史上洪塘多水塘,但因多年積淤成了“臭水塘”,如今這些水塘都經過了清理,恢復了“天光雲影自徘徊”的美景,沉洋塘畔建起了仿古水榭,成了納涼休閒的好地方,“今年夏天,蚊子明顯少了很多,村裡乾淨多了!”

僅在2018年,洪塘村就投入700餘萬元用於鄉村振興,亮化、綠化、潔化、美化以及老街保護利用等項目的實施,令村莊快速煥顏。村裡還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價格回收了部分古建築的產權,經修繕後賦予其新功能,或用於非遺展示,或開展“古宅尋寶”,或開設書畫展廳,洪塘古村互動體驗深度遊嶄露頭角。

“曾經,洪塘是畫水排名倒數的後進村,現在它已躋身先進村第一方陣,正在申報浙江省歷史文化重點利用村。”畫水鎮黨委書記程亞軍欣慰地說。對此,村民們自發地用一句話評價:“現在整個村都變好了!”

這個家族與陳望道有著紅色親緣

探尋洪塘的紅色基因

红遍东阳丨一图阅尽七十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這就是郭琛的故居,解放前郭琛在這裡從事革命活動。今後,我們計劃把郭琛故居開闢為洪塘紅色主題展覽館,挖掘和收集洪塘紅色資源,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銘記紅色歷史,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在郭琛故居前,洪塘村監委會主任郭君鑫介紹說。

郭琛故居外牆黃中泛紅,中間窗戶被設計成五角星形狀,頗有西方建築風格,村民稱其為“小洋樓”。入內則是中式傳統建築,前後兩排5間,東西各1間廂房,共12間房屋,中間是天井。村中老人說,因為郭琛從事地下革命工作,所以他基本上都是晚上回家,第二天一早走。

1947年春,中共路西金蕭地區路北縣工委義南區委派郭琛從杭州回到家鄉洪塘從事革命活動。他聯絡同鄉好友,以反封建、爭民主、爭自由為宗旨成立青年聯誼會,創辦民報、俱樂部,傳閱革命書刊,教唱革命歌曲等。同年秋,為了打擊國民黨反動派,擴大革命影響,郭琛等人經研究策劃,派東陽中學學生許祥礽秘密到縣政府偵察繪製地圖,由郭國屏、盧世正、郭昌高等隨帶自制炸藥和傳單進城炸縣長。他們把炸藥丟進縣長的宿舍,炸出一個大坑,縣長因當日外出而未炸中。此事震動東陽城鄉,警察傾城出動追查。郭國屏、盧世正等外避到浙南等地。1948年8月,因黨組織遭到破壞,郭琛又從杭州私立武氏小學回東陽南鄉曉莊小學任教,11月回洪塘隱蔽,後與中共路北縣工委義南區委書記朱育茂取得聯繫。1949年1月,郭琛在洪塘以辦學教書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在鬥爭中發展黨員。同年春,建立中共洪塘臨時支部,由郭琛任負責人。同時,郭琛指派進步人士爭取擔任保長、甲長,掌握基層政權,調查、蒐集當地政治、軍事、經濟情報,動員青年積極分子參加路南六支隊和金蕭八大隊。1949年4月,金蕭支隊八大隊到洪塘一帶活動,洪塘黨支部組織發動群眾協助部隊封鎖交通,警戒放哨,蒐集槍支彈藥,併為部隊籌集了一大批糧草,洪塘地區成為金蕭路北游擊區的活動範圍。

在郭琛故居,記者聯線採訪了郭琛的兒子陳雷(郭大建)。“我外公陳致道是陳望道(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是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員)的弟弟,母親陳賽蘭受伯伯陳望道的影響,1948年還是學生的她就參加了革命,在金蕭支隊從事革命宣傳工作。父親和母親為新中國成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一直以來,我以父母為榜樣,工作兢兢業業,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力強大了,人民幸福了。作為革命的後代,我們內心無比的驕傲和喜悅。”視頻中的陳雷激動地說。

據悉,陳雷目前隨兒女居住在杭州,他為老家的故居始終保存完好而倍感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